读后感
一开始是在豆瓣看到这本书的,内容算是比较跳跃,但是对于对社会科学一无所知的我来说算是一个很好的知识补充。
有些东西不一定能记住,但是有些东西会进入思想。
悲剧
所谓悲剧,如果回到古希腊的意思,就是一个潜在崇高的东西,不但崩溃了,还形成了巨大的破坏力。
小型企业的社会意义
它让我看到,一个小型企业,与其说它是一个组织,还不如说它是一个网络。或者说,企业首先是一个亲属组织、社会组织,其次才是一个经济组织。
民众的意见的本源
这里可能有一个扭曲,把普通老百姓对当时官僚腐败、通货膨胀的反感,理解成对社会主义体制本身的反感。老百姓当然说物价要稳定,不要搞腐败,但不是要讲个人自由。
等级制度下的人性扭曲
在一个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的体系下,人格的扭曲。十八九岁的孩子本来应该找伙伴,有各种天真的想法,但在那种情况下,大家都在算计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取悦你的班长、副班长或者炊事员。其实能拿到的利益非常小,如果不取悦,也不一定有什么风险。这个是超越理性的理性计算。横向的战友关系当然也存在,毕竟大家都是同学,回到北大以后,大家变成很好的朋友。但总的感觉是纵向的关系在主导,心理上的压抑非常明显。
乡绅文化与乡土意识
中国开始现代化的象征之一,就是官僚退休不回家乡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循环性的关系被打断了。告老不还乡,点出了中国的中心和边缘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主要是农民)的关系,在现代发生了什么变化。
儒家乡绅的伦理判断,很重要的考虑是和谐。不只是你一个人做得对不对,而且要看你做的事情和其他人是不是和谐。
重要的是一定要回到人本身。80年代我们讨论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起点,现在这个问题就更重要了。我们这些年改革,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其实是一个生命意义、生活意义转移的过程。读好书、考好学、找个好工作、家里给买房子,一直是将意义外化转移,到最后没有必要转移了,就是要回到人本身。
只用所谓的乡土文化把人留住,那也不行,因为今天中国已经是一个各地连通紧密,甚至和全世界的连通都非常紧密的国家,要把乡土意识发展出来的话,也不是一种孤立的乡土、封闭的乡土,必须是在全球、全国大区域之下的一种乡土意识,所以写手要有厉害的眼光,看出自己在整个大的格局里面是什么地位。
这一点让我想到了日本的地元文化,日本很重视地元宣传,对地方特色如数家珍,可能就类似我们所说的乡绅文化。
学者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责任,不一定老讲全国性的大问题,而是把一些具体的小东西讲清楚。今天全国需要几千个、上万个乡绅,如果他们能够发掘、系统化地方的声音,就很有意思。地方的声音就是强调它的多元,这会给中国的长治久安打下很好的基础,像中国这种国家,要想长治久安,不能铁板一块,而要像铁索桥那样,这边松下去,那边翘起来,是一个灵动的有机体。只有把那个局打破之后,地方社会文化的自主性、经济和上层设计的统一性,才能够结合。如果没有地方社会在文化上的这种自洽,大家都往中心挤,其实是蛮危险的。
危机
炒股票炒赔了,不一定是危机,但如果已经跟别人吹牛说能赚但实际上又赔了,这时候会是危机。危机不仅是失去,而且是一种没法解释的失去。
所谓的“中国叙述”
所以中国叙述在我看来是一种比较狭隘的思路,它要靠一种制度框架来界定自我。你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成长在中国,这是事实,但是你看问题的时候,可以是一个母亲,是一个女儿,是一个六十岁退休的老师,这些都是看问题的视角。你去泰国旅游的时候,会关心他们退休生活的安排,去欧洲旅游的时候,跟欧洲的母亲建立一种关系。更重要的是,你们都是普通人,跟国家权力没有什么关系,对国家政策也不熟悉,为什么要用这个角度去看世界呢?一定要有中国叙述,其实可能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不自信,需要一个很大的帽子来戴,这样才会觉得安全。
辩论的意义
我小时候觉得律师制度很奇怪。这个人是不是坏人已经很明显,为什么需要律师在那里辩护。但“辩”这个概念很重要,就是说一定要假设我们不知道事实的过程是怎么回事,然后通过“辩”来把事实过程明晰起来。过程明晰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那些明显的结论可能都是错的!学术也是这样,不能靠直觉去判断,一定要去证明它,要去展示结论是怎么达到的。往往越是明显的结论,越难去证明,但是一旦证明了以后,会是很大的贡献。比如一加一等于二,怎么去证明?为什么需要证明?但证明了以后,把它过程化,会对很多基础理论产生影响。
如何理解“人”
人的弱点
比如,弱者确实有很多毛病,说毛病不是去批评他们,是历史塑造了他们的局限。
理解与解释
理解确实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了解就是实证调查。要真的懂你,聊一聊是不够的,因为我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这些感觉,所以一定要知道你的世界。从了解开始,才能真正地理解。学术的任务就是在了解基础上的理解,通过理解,再做出解释,理解了之后,就知道更大的世界怎么构造出来,才能够解释一些问题。但我比较排斥诠释,诠释是自己有点想象性,要给它赋予意义,当然那是文学评论的范畴,我觉得实证研究里比较重要的是理解和解释。
观察与言行
言行不一致不是一个要突破的问题,而是一个——用我的话讲——“要拥抱的事实”。社会就是靠很多言行不一致构成的。我们要观察的正是具体怎么个不一致法,不是说他们不一致就是在骗我。
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要考虑如何沟通,否则对罪犯就只有放纵和消灭两种态度了,没有教育改造一说了。同时,如果我们理解了,我们自然会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在变得很狭隘、变得不耐烦?
社会科学的意义
作为理工科学生我一直以为理工科主宰世界,后来才发现很多东西用科学解释不了——怎么做人,怎么诠释社会,怎么和人相处,这些需要通过阅读和实践来补充。
年轻人要有这样的态度,不要把社会科学当作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的一个路程,它确实给你工具,但这个工具怎么用、怎么用好,完全在于你。社会科学首先是关于你的,然后才是关于社会的。我们这本书也是想让大家用这样一个态度去读,如果你有这种态度,可能就对符号化、等级性的东西没有太大的兴趣了。
象征的牢笼
象征就是牢笼,奔向象征是奔向了文明,同时也奔向了牢笼。背后是一种非常野蛮的关系。你讲到领导权,包括中国在内,很多亚洲国家都有这个问题。作为召集、作为激发、作为鼓动、推着前进的领导,很快也会转化为象征,成为符号,就很容易被人所利用,符号就物化了,和金钱一样。所以一定要抵制物化,抵制符号化,要把自己的领导力作为一个过程、一种实践。
大学的意义
珍惜大学的低试错成本。
其实大学的作用就是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你做思想上的各种探索。
现在想起来,牛津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很多中国同学可能会很吃惊,就是近二十年特别是近十五年,牛津才从一所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变成以研究为主的大学。前面八百年,牛津主要是一个教学机构,老师认为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学院做一对一辅导,研究是次要的,是兴趣,不是工作。
人的再生产
从人类历史上来讲,我们绝大部分时间的劳动都是为了“人的再生产”,采集野果、打猎、农耕种植,都不是为了追求利润的积累,不是追求超额利润,而只是维持自己。如果富裕一点,维持的水准就稍微高一点,多一点仪式,祭祖的时候多一个猪头。总的来讲是这样一个循环。这个再生产的循环被现代性打破了。现代性跟资本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的活动并不是维持自己,而是要追求超额的利润,所以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有了结构性的转型。人本身越来越不成为中心,经济活动主要就是资本的运行,这就是所谓的“脱嵌”,去嵌入性(disembedding),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原来的经济活动应该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人服务的,现在经济活动脱离出来,不仅脱离出来,而且成为形塑社会关系的主要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再生产”被忽略了。
顺便附加一个题外话,这本书或许是最后一本用旧ipad读的书。
我有一部13年购入14年开始使用至今的ipad mini一代,系统是iOS7,是我至今为止的电子设备里面使用寿命最长的之一了。这部设备存了非常多有回忆的照片,玩了很多游戏(印象最深的是用PPSSPP玩148,还有timberman,还有和朋友一起歌剧之王)。
自从iOS9时代逐渐沦为kindle,后来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zoom用机,拯救了我的网课,不过现在zoom也用不了了,不过用来读题读笔记的电子显示屏功能还是可以的,但是最近闪退日益严重,让我彻底放弃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办法导出笔记了。因为现在开始注重知识的输出和转化,所以这是最头疼的一点。
当然它还是有很多的有点。一部七八年的机器,至今拥有不错的流畅度,游戏也运行顺畅,坚果云可以同步一些文件来读,所以以后学习需要还是会继续用,不过可能不再是读书的主力工具了。
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下定决心要读书,考虑过kindle之类的电纸书,的确ipad会稍微重一点,但是考虑我也读很多网络下载内容,所以ipad会更加方便。
目前使用的中文阅读app是Marvin,考虑付费;iBooks也很好,但是中文阅读体验一般,所以只用来用作英文阅读,pdf阅读是pdfexpert,非频繁使用的资料直接用OneDrive读。
目前的唯一一个不足就是ipad是裸奔的,天冷了,手也有点冷,然后ipad太大了不适合缩在被窝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