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与摘抄合集(2022年第二季度)

2022年第一季度因为中间穿插着寒假和春节假期,再加上课业并不繁忙、休息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读书比较多,所以2022年索性按照季度来整理读书笔记。

单独列出的读书摘抄和读后感:价值的理由成为PhD全球“猎身”, 西方哲学史演讲录悲剧心理学 魔术师时代:哲学的黄金十年时间的秩序语言与沉默

一共读了21本书。

失踪假日

如果说高中时期我最喜欢的作家列表,东野圭吾和乙一两位日本作家应该都榜上有名(应该还有三毛,但是忘记三毛是初中读的还是高中读的了)。中学的时候(包括现在)都偏好有趣的短/中篇小说,或者是散文,所以长篇代表作其实没有看得很多。

入门的时候很多把乙一的作品分成黑白两派,我是喜欢白的那一派,因为比较怕暗黑故事进入我的梦魇、摧毁我本就脆弱的睡眠。但是尝试读了《夏天、花火、我的尸体》之后反而没有觉得那般黑暗。白中带黑、黑中带白不无道理。

说会《失踪假日》,包含几部短篇小说,其中篇幅最长的是同名作《失踪假日》。几步小说的共同特点就是在最后有反转,中间有吊人胃口的悬疑和扣人心弦的推理。初读的时候的确会感到有些意外,但是回头想想又觉得合理。讲鸣海玛丽亚那篇有种吊诡感,而《失踪假日》又颇轻松。

我对于推理的入门始于《名侦探柯南》,每集一死人一小黑成为范例,后来才明白不一定只有杀人案件才能有推理,其他的小说也可以做到吊足胃口最后抽丝剥茧。人不一定要死了才能成为线索,活着的人更会隐匿感情。

最近都在读非虚构作品,久违地读一读小说还是挺有意思的。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

这本其实我关注了一段时间,因为我本人是磕学家最近又读了一丢丢哲学,所以对两者的碰撞感兴趣。本来以为是介绍一下每个哲学家的理论里面和爱情有关的部分,没想到是一个对话体。读这种类型就有点感觉像同人文,首先要对每个人有一定认识,然后沉浸式代入,体验他们跨时代辩驳的乐趣,但是前提背景知识就比较多了。有点像《存在主义咖啡馆》。

这本小书关于独立性、机器人能否发生爱情、幸福与道德的关系的讨论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先说爱的生理基础,这样否认了和机器人产生爱情的可能性,这里又提出了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基于非自然人的爱情的空间,也需要讨论可替代性。爱的对象和范畴是广泛的,如果这么说的话正在交配的无脊椎动物(假设他们没有分泌和人类类似的激素)有没有爱情呢?

道德:

假如有人被将另一个人当成工具使用的想象唤起了欲望,那这种想象对他必然有吸引力。单是这种态度就能从某种意义上伤害到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我们的尊严会对此做出抵抗。基于吸引力的判断从来都不是道德中立的,即便这种态度从来没有表现在具体行动中,依旧会对主体产生影响,让他进入特定的情境,感受到特定的事物,并影响他的思考方式,等等。

渴望

渴望的客体应该是我们相信自己没有,但我们认为有益的东西,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智慧

爱和思考常常被视作水火不容的对立面,人们常说,爱是纯粹的感情,因此与思考相去甚远,但在我看来,一切感情都是经过浓缩的对世界的思考。在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德罗篇》中,苏格拉底向某人解释:爱上他人的(其中一种)意义就是想与对方探讨哲学问题,而哲学需要这种动机,因为只有这种对另一个个体的爱才能引发我们对智慧的爱。

对其他个体的爱根植于对智慧的爱。

反驳:爱不是对功用的权衡,恋人也不是用来实现目的的工具

独立性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这种排他性的情欲关系会让人沉迷,从而变得自私,所以在这种关系中收获的爱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

对女性而言,做到克服一切阻挠、保持独立,要比进入一段常规的男女感情关系好得多

一方面,恋人想要彼此沟通,向对方提出挑战,享受二人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双方都拥有独立性;另一方面,恋人们又想要与对方融为一体,在思想和行为上都与对方步调一致,而这种一致并非深思熟虑后做出的自认为正确的选择,仅仅是因为这就是他的想法。

西南联大国文课

我刚刚结束大学生涯的第一节——也是唯一一堂中文课,不过以实用的写作和演讲为主,对文学没有什么触碰。初中三年的语文老师是细致又认真的类型,而高中语文老师一年换一个,其中高二那年的语文老师每次上课都总是会跑题,扯东扯西,舍友也总是一上课就掏出字帖来练字,但是就是这样莫名其妙,我们班的语文平均分总是在年级第一。或许这才是中文学习的深层次含义,对内容和本质的追求,而不是对绚烂手法的肤浅分析。

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西南联大之所以治学繁荣,是因为“自由”,杨振宁本科便批判爱因斯坦的论文,而各方神圣都能一展风采,有灵气的学生更是可以凭借才华免除考试,这放在现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恰好我的作文题目也与高等教育有关,在实用主义当下,高等教育的价值除了工具性的文凭生产机器以外,还有这样的一个姑且给年轻人追寻理想的空间,在被社会毒打之前。

选文中,许多文言与古诗都是我非常熟悉的。说是“文学无用”,但是内在情感的外化和个人意志的升华,或许是人文不可替代的价值。

如果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中,“自由”和“传统”曾是相互支撑的,那么,它们也刚好又是同时失去的。

之前的一本书说,民国时期,白话文才初生,有许多生硬和不自然的地方在所难免,但是白话又的确是几百年来中国人实际口头使用的语言。

去只强调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只把我们的母语贬低为一种“功能语言”,而忽略、否认和抹煞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拉丁文跳脱不出对中世纪神学经典的研究,但是终究是一门死的语言,并不清楚古典学的内涵,但是对现实的回归才是语言源远流长的秘诀。

我曾仔细研究:中国这二千年何以没有真有价值真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我自己回答道:“这都因为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所以中国这二千年只有些死文学,只有些没有价值的死文学。”
为什么死文字不能产生活文学呢?这都由于文学的性质。一切语言文字的作用在于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妙,表情表得好,便是文学

一个人想靠著述生活,只有去当书铺子的佣工。除此以外,他只有把生活和著述截然地分开,生活自生活,著述自著述。这样,往往因为生活繁忙,就没有时候从事文艺的创造,同时因为兴趣不合,所作的事没有精彩

下面这个选段出自丁西林《一只马蜂》。看到一半以为平庸,到最后这一段的变相表白令人拍手叫绝 代疯了。那个时代的小说和戏剧应该是中学时代接触最多的了,尤其是曹禺的《雷雨》《日出》,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都让人回味很久。

“吉先生:所以我说你是一个特殊的女人。

吉老太太:是的,贤妻良母,有什么稀奇?现在的一般小姐们不是一天到晚所鄙薄不屑得做的么?

吉先生:你要原谅她们。她们因为有几千年没有说过话,现在可以拿起笔来,做文章,她们只要说,说,说。连她们自己都不知道说的些什么。

吉老太太:现在这般小姐,真教人看不上眼。不懂得做人,不懂得治家。我不知道她们的好处在什么地方?

吉先生:她们都是些白话诗,既无品格,又无风韵。旁人莫名其妙,然而她们的好处,就在这个上边。”
:做看护妇本来是一种很苦的职业,因为世界上最不讲理的是醉汉,其次就要算病人。
“吉先生: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

余小姐: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

吉先生:是的,你可以不可以陪我?

余小姐:陪你做什么?

吉先生: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

余小姐:(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情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给我一个证据。

余小姐:你要什么证据?

吉先生: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

余小姐:(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

吉先生:不过我母亲都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

余小姐:(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

吉先生: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的说谎一对!(趁其不备,双手抱之)”
因为十岁以至十五六岁的孩子,无阶级的分别,都喜欢看一些神怪的,武侠的,冒险的“罗曼司”,——至少在我们这社会里如此。

我本芬芳

这本书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严谨的语言,却陈述着最真实的两口生活,从黑头到白头,中国式家庭、中国式妻子的悲剧。吕医生甚至没有名,全程以姓氏出现。

究其原因,思来想去,仍然是两个人不契合,惠文对爱情、对浪漫的渴望在吕身上没有实现,而吕甚至是过于冷酷和冷漠了,但是却没有反悔的余地(婚前同居的必要性)。吕心里没有家,而只有自己,这是典型东亚男性的大男子主义。两个人拿到的剧本不一样,这台戏还得上演,那就只能用一种憋屈的、忍让的方式。就像很多母亲一样,把厚重的希望赋予不懂事的孩子身上。

恋爱和婚姻,浪漫与过日子,永远都是两码事,甚至在相反的两头。

“这些事都不能急,只能等机会。目前只怕没有学校可考,找工作就更难了,到处都在下放。”

如果是关心的事情,那自然是热情满满,如果是不关心的,自然借口很多。


“你的那位是家的还是野的,怎么见人就走?”

一针见血,旁观者清。


“她渴望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善解人意的丈夫,可是偏偏遇到一个如此冷漠的人。跟他讲夫妻需要互相体贴爱护之类的话,他就像鸭子听雷一样浑然不觉。但又不能说他是个恶男人。他不骂人、不打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更不会和别的女人搞暧昧。只是他那种冷漠的性格,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其实吕也是个可怜人。他告诉过她,他十岁那年得知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痛苦得说不出话来,躲到一堆稻草后面整整哭了一下午。童年、少年岁月在他内心留下了伤痕,才让他对家庭如此冷漠。”

某种程度上理解吕,甚至在一些层面(虽然不是全部)感同身受。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会伴随终身。但是人不能比烂。

“惠才又想起刚认识吕那阵子,她不准他去学校找她,说有事就写信。一日还真的收到了吕的一封信,她的心兴奋得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信还未拆,脸就开始发烧,猜想他总会写点与思念有关的缠绵话语。她避开同学,躲到一个角落里拆了信,发现他居然写了一整页自己看完医学杂志后的心得……她大失所望。相比之下,这封信倒要好些。”

理工直男不是理由和借口,笛卡尔的心形如此浪漫,费曼寄不出信因为没有新地址。看到一半我觉得吕八成是在出轨,不过惠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全文一直没有提到的一点应该就是性。虽然惠文设定是有文化的进步女性,但是对于两性方面还是相对现在保守,怀孕了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不过她在三孩之后勇敢结扎,在那个年代可谓是勇气可嘉。性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权力,试想吕在生活中都如此冷漠,在性里面惠文八成也饱受摧残和折磨。

性格不合的夫妻,平日只能是结了筋又和好,和好了又结筋,任谁也讲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把关键点出来了——“性格不合”。

这日子味同嚼蜡,最大的好处就是安静,安静中掺和着痛苦,让人欲哭无泪。

这句话让人感慨万分。

“我要跟你回去。”吕像个小孩似的执拗地说。

男人到最后服软了。生了病才知道需要人照顾。

“她终于知道,这六十年的婚姻——大家眼中的钻石婚——的确也是固若金汤的婚姻,只是她和他都没能获得幸福。

她有她的伤痛,他有他的伤痛。

悲惨孤独的人更宜相爱,他们本该相爱的。

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秋园

紧接着《我本芬芳》又读完了《秋园》。《秋园》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杨本芬母亲的生平。看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是“真实”,因为每一件事情的确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没有那种小说感。

秋园算是那个时代女性中比较幸运的,两任丈夫都是好人,孩子也都争气,没有败家的。但是她又是不幸的,在那个时代,在穷苦的湘阴,难缠的邻里,于是成为了新旧社会交接的缩影。

出于好奇心,我称过它们的重量——足足八公斤。书写的过程,温暖了我心底深处的悲凉。

书稿的重量,人生的重量。

秋园劝慰地摩挲着小泉的手。那手掌粗糙,满是深深的纹路,里面全是做活留下来的色素,永远洗不掉,是一种洁净的丑陋

悲剧之死

前两天看了悲剧心理学,在搜索“悲剧”这个关键字的时候又看到这本《悲剧之死》,所以就一起看了。前者更多是美学著作,所以并没有很高的前提和门槛,而《悲剧之死》这本书如果没有丰富的西方文学底蕴,结果就是像我一样看得云里雾里。

悲剧以失败结尾,悲剧人物被一种既不能被完全理解也无法用理性的严谨来克服的力量摧毁。

理性、秩序和正义的范围是极为有限的

浪漫主义与悲剧

浪漫主义思想是黑格尔式的,原因是它从艺术类型看似自主的生命背后看到历史环境的实际运作。

浪漫主义者没能让崇高悲剧的理想重现生机。

浪漫主义特征至关重要的是对悲剧的回避。

严肃戏剧

大部分严肃戏剧仍是“一座闹鬼的废墟”

它困扰我们,它压制我们,它摧毁我们

从戏剧到散文

17世纪晚期,文学开始对金钱采用一种现实主义的视角

现代小说是意识向经济和资产阶级生活转变的直接回应。

英语的秘密家谱

这本书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言对英语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体现出英语文化的兼容并蓄,其中也蕴含了某种风范。

英语词汇的异质性高得难以想象。虽然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但现有的英语词汇中,真正来自日耳曼语族的还不到1/4。

关于外来语,各国恐怕都有类似的感受。

借字常带有一种神秘的诱惑感,因此有人会用来包装一些平凡无奇的思想。

非英语系国家也会在广告中是用英文,借此按戳场频的优点或魅力。英语国家的广告则往往会加上几句简短的外语,以拯救平凡无奇的商品概念。

有时陌生感正是吸引力的来源,是种地位的标志,代表见多识广,甚至也是时尚与良好教育的象征。

每种语言都有其特色。

古英语较直接,带着原始感,更容易引起共鸣也更实际。

英语词汇中,古英语的部分似乎让我们更贴近现实生活,而法文和拉丁文的词汇则带有较浓厚的学术色彩。

时至今日,英文的法律用语仍然冗长、重复、过时且夸张,故作神秘的法界人士与司法程序也是如此。法律用语还保留了不少双语的词源,像是keep and maintain、goods and chattels和will and testament(遗嘱)。

波斯语对英语的贡献,在性质上与阿拉伯语颇为类似,最突出的都是颜色、气味、材料和奢侈品。

在语言互相融入的大背景下,语言的“纯粹性”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呢?

“纯粹主义”本身就带有一点荒谬,今日之非多为昨日之是,而现今所认定的“纯粹”也很可能是旧时的外来物。对外来物的戒心,往往只是偏狭心态的伪装。无论在什么时代,总会有些新字或新的表现方式收到特别激烈的谴责。然而,所谓的新,往往也只是表面上的。

这不代表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语言。例如,为了维持语言的稳定,使用标点符号或拼写字母都须遵守一定的常规。但若是为了某个单词或予以上的微小变化就争的头破血流,实在是庸人自扰。

语言的特征是:

诗人唐·派森认为“字词就像上了锁的坟墓,而里面的躯体还在呼吸。”

英语就像机器,会击碎眼前所有障碍,搜刮任何可资利用的东西。

good bye原来是god be with you

17世纪是最后一个可以用自然语言涵盖所有人类经验的时代。在这之后,许多思想领域开始使用人工语言,包括公式、数学记号和符号。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印象愈来愈无法用言语表达。

欧文·巴菲尔德对这个年代下了精辟的结论:“我们几乎从没思考过human,也没想过humane(有人情味的)甚至humanitarian(博爱的)……但只要说到humanitarianism(人道主义),就很当一回事。”

于是在当代背景下:

在各种通讯、传播的风雪种,不安全感急速蔓延。我们与科技间形成一种神经质的关系,像是把手机当宠物,带手机去散步,帮手机穿衣服,以手机展示地位,甚至期望手机能提供情感慰藉,为协助沟通而生的通讯设备,往往带来过剩的讯息交流,反而使人更孤立。

Paranoia原本是音明确语义的医学属于,但现在已被大众随意使用。

最后:

你叫一个人下地狱,还让他满心期待这趟旅程。

天生的幽默家

老舍其人,正如本书的名字,是幽默风趣的,对生活豁达。就算在艰难的抗战中,仍然保持着难能可贵的乐观,实属不易,万年的遭遇也令人唏嘘。

中间养猪那段没仔细看,感觉都是流水账。

“我的眼总是迷糊,看不见那么立体的一小块—其中有人有事有说有笑,一小块人生,一小块真理,一小块悲史,放在心里正合适,放在宇宙里便和宇宙融成一体,如气之与风。戏剧呀,神的游戏。木匠,还是用你的锯吧。”


古迹,十之八九,是会使人失望的。青城之值得一游,正在乎山的本身也好;即使它无一古迹,无一大寺,它还是值得一看的名山。

浪漫的人会悲观,也会乐观;幽默的人只会悲观,因为他最后的领悟是人生的矛盾—想用七尺之躯,战胜一切,结果却只躺在不很体面的木匣里,像颗大谷粒似的埋在地下。他真爱人爱物,可是人生这笔大账,他算得也特别清楚

自然也有很阔气的,真是去避暑;可是这样的人大概在哪里也不见得感到热,有钱呀。有钱能使鬼推磨,难道不能使鬼作冰激凌吗?

一个人去自然简单些,可是你留神吧,你的暑气还没落下去,家里的电报到了—急速回家!赶回来吧,原来没事,只是尊夫人不放心你!本来吗,一个人在海岸上溜,尊夫人能放心吗?她又不是没看过美人鱼的照片。

关于结婚

结婚是关系于人生的根本问题的;即使高调很受听,可是我不能不本着良心说话,吃,喝,性欲,繁殖,在结婚问题中比什么理想与学问也更要紧
恋爱是梦,最好的希望都在这个梦中。结婚以后,最好的希望像雪似的逐渐消释,梦也就醒过来,原来男女并不是一对天使,而是睁开眼得先顾油盐酱醋—两夫妇早晨煮鸡子吃,因为没有盐,很可以就此开打,而且可以打得很热闹。


世界上有很好的骂人文字,永垂不朽,但是,并不很多。

笑死了,你倒是读啊。

啊,地山!你记得给我开的那张“佛学入门必读书”的单子吗?你用功,也希望我用功;可是那张单子上的六十几部书,到如今我一部也没有读啊!


马宗融先生的表大概是,我想是一个装饰。无论约他开会,还是吃饭,他总迟到一个多钟头,他的表并不慢。所以,我们与友人定约会的时候,若说随便什么时间,早晨也好,晚上也好,反正我一天不出门,你哪时来也可以,我们便说“马宗融的时间吧”!

把个小一点的南京,和一个小一点的上海,搬拢在一处,放在江的两岸,便是武汉。

箱庭图书馆

乙一的近期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源头灵感来自于读者投稿,乙一将其改编成有自己风格的故事。

非常迅速地浏览完,感觉构成让我想起了有川浩老师的《阪急电车》,前后故事都有呼应,不过有川浩老师更多是温情,乙一更多是悬疑。

无法还原的象

陈嘉映老师的又一本书,主要是和哲学及其周边话题有关的一些演讲和散文。比起《语言哲学》的教科书不可避免地思维没有那么严谨,不过作为演讲稿delivering skills才是最重要的。

不成体系,不过有些见解也是挺有意思的。


所谓哲学争论,大多淹没在隆隆的概念空转之中。

柏拉图主张三十岁以后研读哲学,我从自己的经验教训深表赞成。青少年从学,应以实学为主,读一点儿哲学,更多当作精神陶养,大可不必深究义理。


写作似乎不是由目的引导的,而是由热情推动的,作品不构成文学史或任何史的一部分,作品是写作的一部分,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那才真是“私人写作”呢。


关于语言

语词在哲学里以及在科学里的用法经常和它的日常用法大相径庭

我们会说优质的沉重的红椅子,而不说红色的沉重的优质椅子,因为颜色几乎是实体的一个部分,而优质却像是依附在实体之上的。

语言学是经验科学,其结论是经验概括,是表述偶然事实的,哲学活动在先天真理领域,哲学命题不是经验性的概括,也不能由经验性的概括来支持。

对自然语言的研究基于某种特定的自然语言的结构,而哲学则要求达到普遍性

科学的系统方法把结论的意义限制在系统之内,限制在这门科学内部,不允许它们弥漫开来加深对其他现象的理解。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我们对时间的无限性深感困惑,这种困惑深深扎根于我们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同时又以思辨方式呈现:任何起点之前还有起点似乎是必然的但又是不可思议的

这个道理连带说明了语言学结论和分子生物学或电磁学结论对哲学具有不同的关系。一门科学的形式化程度越低,它就越能够与哲学互通有无。比起电磁学的基本概念,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明显地更富哲学意义,只要提到索绪尔的施指/所指、乔姆斯基的表层语法/深层语法,就可以明了这一点。

我认为,语言规则并不纯粹基于约定,这些约定多半包含了很多道理,因此我们并非单纯通过归纳整理出语言规则,然后依据这些规则做出先天推论。把握这些规则和依据这些规则做出先天推论是同一等级的工作,实际上是混合在一起的。

维特根斯坦并不否认日常语言有很多含混之处,会给更严格的思考带来困难。然而,解决之法不是去建构一套绝对合乎逻辑的语言。他有一段话经常有人引用:“我们踏上了光滑的冰面,没有摩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条件是理想的,但我们也正因此无法前行。我们要前行;所以我们需要摩擦。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

我们平常是用概念进行思考,而哲学是对概念本身进行思考

日常语言谈论的是中等尺度的东西,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要用另一种语言来谈论
所谓哲学概念,无非是经过梳理的自然概念

梳理概念是哲学的本职工作。建构理论的工作则是科学家的工作。我现在希望说明的是,这两种对日常语言的偏离在根本上是不同的,科学理论概念之乖离日常语言和哲学概念之乖离日常语言,在性质上和程度上是不同的。


关于作品与艺术

好在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生活的艺术不会消失,作品则是锦上添花。谁要是只爱作品却不能体会生活中的艺术,只怕对作品的爱会慢慢变得造作。不过,生活有生活的乐趣,作品有作品的乐趣,那些伟大的思想作品艺术作品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格外深厚,格外丰满。

“经典文本的解释工作大致分成出几个层次:考证(考据、训诂)解读(释义)阐发、引申(不同于感想)创新”

“创造性”的解释的优秀处在于,它在落实一种意义的同时仍然保持着文本的活力,保持着意蕴的丰富性。

广义上的学术相当于“学院性”,包括一切理论工作,包括一切须坐在冷板凳上进行的、和直接利用不相干的研究工作。

我们为什么要去解读文本?有人问一个登山家为什么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他回答说:因为它在那儿。文本在那儿,有一个遥远的生活世界结晶在里面。重新展开那个生活世界,以使我们身处其中的生活世界有所参照,是一项诱人的事业


历史观与科学观

历史就是一个从黄金时代逐步堕落的过程

科学理论有两个来源:理性态度和理论。科学是理论,但理论并不都是科学理论

不正常的事情需要解释,需要寻找原因。人病了要寻找原因,人活得好好的,就无须寻找原因,实际上也可说没有原因。

“科学解释并不等同于理性的或正确的解释。科学理论从不意在对某一困惑做就事论事的解释,它提供整体的、系统的解释。由此产生出一个奇特的现象:原本不令人困惑的事情会由于理论——包括正确的理论——而成为令人困惑的”
科学是描述性的而非规范性的,它并不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做。

可是奇怪,在这一点上,社会生物学和别的科学似乎不大一样,它几乎无可避免地涉及道德问题,无可避免地在提出某种道德性质的判断
如果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建构起来的,那么,实在本来是什么样子的
碳原子从来不会作出错误的反应,和谁结合不和谁结合,从来不出错,我们挑一个爱人,费了好多心机,结果还是弄错了

一些有意思的释义

爱情:婚姻的坟墓
恋爱:比性交拖得更长的两性关系

世界在书店中

这本书写了很多作家与本地的独立书店的故事,他们笔下那些偏居一隅的书店有着独特的魅力。

上小学之后我也是书店、购书中心的常客,摆在显眼位置的流行小说逃不出我的法眼。封面饱和度极高的言情小说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而更喜欢奇幻与冒险。那时候最近的D书店要走半小时,我是一周一次的频率拜访,教辅书、工具书、杂志在左边,右边则是名著或者畅销书。当时我厌倦了王x雄等烂大街的教辅,就会到角落里把一些无人问津的书一本本拿出来看。购书中心也要走上半个小时,不过规模大很多,我最常去的是四楼的小说和教辅,后来规模缩减,也只剩下四楼,前几年四楼也关了。

D书店的旁边有一段时间开了W书店,比起D书店W书店的文具多得多,当时被种草了以三菱百乐国誉为代表的一众文具,书则少很多。

出门旅行的时候,机场总有书店,不过价格昂贵,也都是我不怎么感兴趣的内容。

高考之后喜欢自己旅行,辗转各地的时候,咖啡厅和书店成为我会打卡的一些地标,厦门的新华书店、三里屯的三联韬奋、铜锣湾的诚品、上海的茑屋书店,都是我逗留许久的地方。

日本有浓厚的读书文化,车厢里一定有人举着书,车站的地下街一定能找到或大或小的文库本,直木赏每年也备受关注。我最常去的名古屋,沿着錦通り走一段就能到丸善,算是我每次都会拜访的书店了,又大又全,买礼物买文具买书都很合适,查询系统也很友好,人也不多,环境也很好。

中文从小读,日语的文库本在学日语的时候也读了不少,英文实体书高三的时候读了一阵,但是终究的是不太习惯,读的电子书比较多。

二手书是野书,是流浪书;它们披着斑驳的羽毛大群大群地聚在一起,散发着被图书馆驯养的书没有的魅力。

书店永远都在产生新的渴望,永远都在我们心中播种渴望。这种渴望会休眠很长一段时间,然后突然破土发芽。这就是它们的魔力:灵感在我们心中激荡,偶遇唤醒陌生的热望,梦想越来越大,顿悟照亮了心灵

那只是因为书写正在从一种文化技术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中产阶级正在抛弃数十年的经济保护主义和简朴美德。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起了消费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