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演讲录

之前读了很多陈嘉映的哲学丛书,又读了刘擎老师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等,赵林老师这本算是另外一个角度的补充。

作为讲课的记录,尽量做到了严谨而不失生动,当然还是严谨为主,对比我本科时候学的哲学通识课,内容深度和广度都高了几个台阶,所以尽管我不是第一次接触苏格拉底和霍布斯、康德,但是常读常新。内容从古希腊到黑格尔,也算是涵盖了诸多方面。


个人摘录的重点和架构:

哲学在现代

现代人不需要思考本质,他们只相信现象,因为他们看穿了本质只不过是人自己虚构的一个幻象


20世纪的西方哲学纷纷走向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把本质给拋弃了。而传统的哲学,从古希腊哲学一直到黑格尔哲学,都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之为本质主义哲学。


也许这本身就是一场悲剧,但这却是一场崇高的悲剧,它昭示着一种深邃玄奥的命运。人类就是这样一种动物,总是要在简单的生活中去发掘深刻的寓意,总是不安于动物式的轻松而要去追求神性的沉重。
哲学本身就是一场悲剧

哲学就是一场崇高的悲剧。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悲剧,悲剧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

你把悲剧看作是人生中的一些必然性插曲,这些插曲有时候还具有几份崇高的色彩,它们会带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那么你就会对人生的悲剧采取一种一笑置之的态度


智慧却不同于这些知识,智慧是一种活跃的东西,是从书本上的现成文字中找不到的,它不可能被固定在文字里,而是寓于文字之中而出于文字之上,是对文字、语词、概念、命题这些有形之物的超越。智慧不是一种记忆,而是一种思考不是一种固执,而是一种变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智慧这种东西,决不是找出一些哲学家的观点,然后把它背得滚瓜烂熟就可以获得的。


到底能够记下多少哲学概念和哲学原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家学会了一种哲学地看待世界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产生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惊异,另一个则是闲暇。
在西方,从很早的时候开始 ,哲学家们就已经表达一种对待哲学的基本态度,那就是学以致知的态度——学习哲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致用。

我们的快乐感和幸福感,既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自身可能比改变环境更加重要,因为一个人永远只能活在自己的感觉和思想之中,只能活在自身之中,环境必须通过自身才能被感受到。

全书脉络

第一个问题:希腊的自然哲学,从米利都学派到原子论。这一部分在以往的教材中通常被称为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第二个问题:希腊形而上学的源端,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希腊形而上学在以往的教材中通常被称为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第三个问题:希腊怀疑论与道德哲学,即智者派和苏格拉底哲学。这些哲学都对早期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采取了一种怀疑的姿态 ,并且表现了对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深刻体悟。第四个问题:实在论或形而上学的发展,主要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哲学。实在论或形而上学构成了直到黑格尔为止的西方哲学主流,而实在论哲学最初就是在希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五个问题:希腊哲学的衰颓,即希腊化时期的哲学。这个时期的几大学派都摈弃了形而上学,对本原问题不再关心,而把眼光投注到人生意义—决乐与美德——的思考,并且从人生哲学转向了神学。

古希腊哲学

自然哲学vs形而上学vs道德哲学
定形vs无定形
相对主义 怀疑主义

神话世界观虽然还不属于科学和哲学的体系,但是它毕竟表达了一种关于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的观点。

追问世界到底是从什么东西里面发生出来的?或者追问它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形而上学的追问方式。事物背后的根据是什么?它不是追问事物的开端或元素,而是追问事物的本质或形式;不是追问事物的beginning或element,而是追问事物的principle或form(在古希腊,“形式”是指构成事物的本质)。

通过抽象的路径,形而上学得出了关于人的本原的另一个答案,即关于人的本质定义。例如我们通常说,人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可以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理性动物,这就是关于人的一种本质定义。

所谓合题,这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概念,即以一种辩证的方式把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都包含于自身之中

形而上学路线的源端,最初就是由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原说开启的。

“语言是存在的家”,这是海德格尔的著名观点。

在苏格拉底身上,表现了一种对于死亡的超然态度。这种超然态度与通常所说的不怕死还不完全一样,它是以死为乐,向死而生。

苏格拉底把探索的眼光从自然界转向了人自身,认为“认识你自己”这才是哲学的意义所在。所以后来西塞罗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可见“辩证法”的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结果,而在于它的过程,即不断地通过对话来揭露对方的矛盾,启发对方走出矛盾而接近真理的过程,它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远远重要于它所得出的最后结论。

柏拉图的创世论与基督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基督教的上帝是从虚无中创造世界的,而柏拉图的“善”或者德穆革却是将理念加到原本就具有的原始“物质”之上,使它获得形式而成为具体的感性事物。

这种知识的上升过程,恰恰是通过灵魂的不断“回头”、不断反思才得以实现的

有机论的运动是内在的和主动的,机械论的运动是外在的和被动

希腊化时期

亚历山大大帝
东方糟粕 享乐主义 “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主义”

罗马民族没有哲学素养
希腊哲学:客观精神

新柏拉图主义:两者过渡

伊壁鸠鲁本人主要关注的问题,并不是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他只是想要说明,在一个充满了偶然性的自然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这些变化与神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大家不必因此而惊惶失措。

我们之所以惧怕死亡,主要是因为什么?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未知状态,我们不知道死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如果我们生前确切地知道死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也许就不会那么恐惧了,问题在于谁也没有从死亡那边回来过。所以,对于死亡的恐惧主要来自于我们不知道它是一种什么状态 ,说得更简单一点,对于死亡的恐惧主要来自于对死亡的无知。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生活得再糟糕的人,也不愿意轻易地去死。

“神不足惧,死不足忧,乐于行善,安于忍恶。”

创世之前的圣父、世界之中的圣子以及信仰之中的圣灵,这三者乃是同一实体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或位格罢了。这就是基督教神学的“三位一体”理论。大家看看,这套理论与普罗提诺的太一、努斯和灵魂的“三位一体”何其相似!无怪乎基督教的著名教父奥古斯丁认为,普罗提诺如果再晚生一点,只需要改动几个字,就是一个基督徒了。
共相就是事物的普遍本质,它决定了一个事物之为这个事物的根据

关于共相的这三个问题是这样表述的:第一,共相(或种与属)究竟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还是仅仅存在于思想之中的一个抽象概念?第二,如果它们是实体,那么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第三,如果它们是无形的,那么它究竟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还是寓于可感事物之中。

基督教哲学:主观精神

​ 教父哲学:奥古斯丁,关于死亡、原罪和救赎
​ 经院哲学:对信仰寻求理性理解,共相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就构成了贯穿于整个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一条主线”

我们确实很难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信仰上帝,会相信道成肉身和死而复活。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使我们很难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下公元最初的那几个世纪里基督徒在罗马帝国的生存状况和苦难遭遇。

超理性或反理性的信仰特点,构成了基督教最初的理论形态——教父哲学的思想基调
毕竟基督教是一种高级宗教,它有着一套成熟的思想体系,这套思想体系不能仅仅建立在单纯的信仰之上,还必须要有博大精深的理论根基。这就是成熟形态的基督教神学,在中世纪它表现为繁琐晦涩的经院哲学

对于有限理性的反思和批判态度,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理性估计过高,认为理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切对象和解决一切问题。事实上,这个世界的许多奥秘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有限理性之外的,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的理性无法把握的,这种谦虚的态度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近代哲学

英国经验论

(特殊到一般的归纳)

17世纪培根 四个假象 三表
霍布斯 机械运动 唯物主义 社会契约
洛克 光荣革命背景 最初的三权分立和白板说
贝克莱 观念化唯心主义
休谟 《人类理解研究》怀疑论 不可知论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其二是思维与存在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论问题。

那就是真理性的知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这些知识的内容必须能够不断地扩展,不断地更新,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第二,这些知识还必须具有普遍必然。只有先验的东西才能保证普遍性,正如只有演绎的东西才能保证必然性一样。

把理性看成是万能的,就此而言,它实际上是以一种非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理性。

霍布斯的机械论同时也表现为一种功能主义,他只关注物体的功能和运动,而不追问物体的本质和目的。

洛克虽然把经验论哲学系统化了,但是他同时也充分暴露出了经验论的缺陷,尤其是凸显了经验论原则与实在论立场——无论是唯物主义立场还是唯心主义立场——之间的深刻矛盾

贝克莱就通过把实物观念化的方式而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也与洛克一样,到头来仍然只是一个半途而废的经验论者
休谟坚持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强调并贯彻“我们的观念超不出我们的经验”这一思想,对于所有超出经验之外的东西都采取一种怀疑的态度。

欧陆唯理论

(一般到特殊的演绎)

笛卡尔 开创者 我思故我在 古典二元论 身心二元论 身心交感说
斯宾诺莎 体系化系统化 神即自然 泛神论
莱布尼茨 单子论(差异率,连续率)

唯理论的致命弱点有两处,第一,作为整个演绎起点或前提的天赋观念本身的合法性何在?第二,即便我们承认有天赋观念,也承认那一套形式逻辑演绎系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最后这种从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出发、按照形式逻辑演绎规则不断推理的做法能够给我们的知识系统带来什么新内容呢?

自由恰恰在于认识必然性和遵循必然性。不是说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恰恰不是自由。真正的自由在于对客观必然性的驾驭。自由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

单子具有原子的实体性,但是却没有广延性,因为它没有质料
前定和谐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

康德
认识论:三大批判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二律背反
道德哲学:道德律的形式和三个层次,道德和幸福之间的关系

费希特
批判康德 揭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可调和
唯心主义(狂妄)正反合题 对立统一

谢林
绝对精神 唯心主义 艺术直观

黑格尔
绝对精神

康德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进行认识之前,首先批判地考察理性本身,弄清楚理性的能力、范围和界限。


康德对待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的基本态度是,二者应该各行其道,并行不悖


康德的结论却是,世界的规律是我们在进行认识时赋予世界的。不是自然给人立法 ,而是“人给自然立法”,这就是康德在知识论上所完成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认为,广义的理性在理论方面的重要作用就是给自然界颁布法律,即“自然律”。


康德提出了著名的四个“二律背反”。“二律背反”就是矛盾,这四个矛盾之所以出现,就是由于把知性范畴非法地运用到作为自在之物的整体“宇宙”之上。


只有无条件的命令才是道德命令,有条件的命令并不是道德命令,它充其量只是表现了一种合法

这条道德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表述,第一,它应该像自然律一样具有普遍性;第二,它应该始终把人——自己和他人——当作目的,而不仅仅当作手段;第三,它应该表述为一条“自己立法、自己遵守”的意志自律原则

他本人固然可以仅凭着道德就自足了,但是一般民众却需要感性的幸福;他本人可以把道德当作幸福,一般民众却需要上帝以福配德的承诺来作为坚持道德的根据。对于不懂得哲学的老百姓来说 ,此生的道德努力会在来世得到好报,上帝会根据一个人的德性来分配幸福,这样一种信念是此生坚持道德的重要根据。否则人们就没有理由践行道德,直接去追求幸福就行了。

矛盾乃是理性的本质属性,只要理性企图去认识那个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就必然会导致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