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标题里有“心理学”,但是全书的侧重点仍然是审美和美学,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如何欣赏悲剧这种艺术题材,比起社科更多是人文角度的分析。
这里说的悲剧特指古希腊时期的一种戏剧形式,而不是广义的悲伤的文学题材。
个人概括一下,这本书主要回答了这样几个问题
- 人们如何欣赏悲剧
- 人们为何喜欢悲剧(悲剧快感)
- 悲剧为何而悲
- 为何悲剧集中出现在特定时期和作家(古希腊、莎士比亚……)
审美态度与心理距离
对于第一个问题,人们并不是带着道德的批判去看待悲剧,要不然包含许多乱伦情节的希腊悲剧不会被如此高度赞赏。人们没有把自己代入,相反,观众虽然划分了现实世界和悲剧世界,但是仍然保持着“审美距离”。
那么,什么是审美。康德强调审美的非实用性,也并非要去批判,而是一种(不包含联想的)纯粹直觉。
“距离产生美”,因为中间出现了一段距离,超出了个人的欲望和目的,所以能客观而超然地看待。
但是这不意味着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毫无联系,这种审美是具有个人色彩而“切身”的。观众的理解和兴趣才能引出审美的直觉。
主体和客体的距离如何保持?悲剧通过脱离现实的题材,利用神话中的英雄来让观众意识到距离,可以包括时空的遥远、情节的特别、艺术技巧与抒情来构造距离。当然,戏剧艺术中,英雄也是由活生生的人来呈现的,这种媒介会缩短距离,所以许多悲剧剧本读起来更具悲剧性。悲剧的抒情并不使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而是用诗歌的语言,丰富华美的辞藻让悲剧成为诗歌,而不是成为新闻报道。
悲剧快感
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悲剧,是因为悲剧产生了一种“悲剧快感”。关于悲剧快感的产生有这么几种学说。
恶意说:通过角色的缺陷来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感。但这种前提下,越可怕的悲剧应该越让观众兴奋,悲剧性是一种鼓舞、一种振奋。
同情说 :观众喜欢悲剧是因为观众怜悯角色。这个说法站不住脚的原因是“审美距离”的存在,观众和角色是有距离的,观众的角度并不是参与者而是旁观者,也就是说存在一部分观众不会把自己代入任何角色,但是仍然体验到悲剧审美的超然。同情是悲剧快感的一部分,但是不是唯一因素。
怜悯说:作者认可的说法。怜悯包括两种情感:爱(同情)和惋惜。怜悯还包含一种秀美感,一种脆弱的悲哀,但是秀美不是悲剧的全部,秀美之上还需要英雄气概和坚毅(崇高感)。也就是说,如果悲剧的主人公逆来顺受,那就不是悲剧,正因为主人公的顽强抵抗,所以令人感到鼓舞。伟大斗争中,肉体失败往往再精神胜利中获得加倍的补偿。
死亡本身已经无足轻重……悲剧认定死亡是不可避免地,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
恐惧说:恐惧是怜悯的对立面。怜悯附带一种接近,而恐惧附带一种逃避。
除了快感,悲剧自身也带有痛感,例如一种忧郁的情绪。悲剧的忧郁是一种宗教式的精神安慰。人们并不总是逃避痛感,而痛感和快感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忧郁是欲望受挫的结果,而快感是欲望顺畅无阻的反映。
悲剧给人带来一种“净化”,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这种诗体的治愈力“可以书法怨愤,使他们不至疯狂”。而几乎所有现代学者一致认为,悲剧中祈祷净化作用的是怜悯和恐惧,而不是爱、妒忌、野心等等。
悲剧是一场梦,是潜意识的迂回满足方式。悲剧又给生命力以强烈的刺激。是移情,也是好奇心。从悲剧身上,我们瞥见了自己的内心深处。
命运
上面说了悲剧快感来自于怜悯,那么怜悯是怎样从悲剧中被唤起的呢。
悲剧中最大的“敌人”是命运,是生来孱弱而无知的人类和不可名状的命运的斗争,而这里的人类不分好人坏人,关键是“心灵的强大”。
命运面前的人很渺小,命运和正义两种理论是无法调和的。莎士比亚认为“我们只要能控制自己,也就能控制命运”,这种冲突是悲剧的核心。
黑格尔认为,“悲剧的产生是由于两种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的冲突”,他提出了“永恒正义”是悲剧的源头。但是作者认为黑格尔的弱点在于他忽略了悲剧快感的产生是即刻的,是一种当下的直觉,而从伦理、理智和道德的角度去看待悲剧,观众恐怕都没有过“永恒正义”的概念。但是“永恒正义”的“和解”并没有体现出人类自身的尊严和活力。
叔本华则另外剑走偏锋,他走了一种宗教性的道路,用“原罪”的描述来讨论悲剧中的受难。这种“清清醒醒地睁着眼睛互相残害,却没有哪一个人完全不对”。因为“原罪”与生俱来,所以他最后地结论是对意志的否定,对人生的否定和抛弃,是一种厌世的心态。
叔本华的追随者尼采用的是审美的解释。
现实是痛苦的,但它的外表又是迷人的。不要到现实世界里去寻找正义和幸福,因为你永远也找不到;但是,如果你像艺术家看待风景那样看待它,你就会发现它是美丽而崇高的。
换句话说,就是“从形象中得到解救”。他和叔本华的观点可以归结为:艺术反映人生,以及艺术是对人生的逃避。相对于黑格尔的乐观主义态度,尼采显得悲观。
悲剧的衰亡
作者的结论是,当一个民族满足于宗教或哲学时,对悲剧的需要就会消失。
宗教的源头本身是悲剧感,最具宗教性的民族往往是受苦难最多的民族。宗教带来的平和和饱满却让悲剧感消失。中国人并没有宗教传统,但是中国没有诞生悲剧这种形式的原因是中国强烈的道德哲学,文艺都是为了以儒教为代表的道德哲学服务,所以无论中间多么苦难,结局总是满家团员皆大欢喜。印度人同样不喜欢悲剧的结局。以色列的希伯来民族认为苦难是上帝公正的体现,尽管《约伯记》里同样有怜悯和恐惧,但是却走向了宗教和上帝来合理化苦难,于是回避了悲剧观。
一个民族必须深刻,才能认识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又必须坚强,才能忍受。
近代悲剧诞生于异教精神,在文艺复兴中得到发扬。
但是科学精神的发扬让传统的悲剧不能满足人们对强烈刺激的渴望,长篇小说更多复杂变换,而电影带来多重感官刺激。
倘若你曾爱我, 那就请你暂且牺牲天国之幸福,
留在这冷酷的世界里,去忍痛告诉世人我的故事罢。
——《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