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让人受伤

相关的话题在《亲密关系》《李银河说爱情》《Relationships》都有提到过,如果说《亲密关系》是社会学角度,《Relationships》是文学思潮角度,《李银河说爱情》更加私人,那么本书《为什么爱让人受伤》则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分析了两性关系的发展和其中让人困惑的部分。

本书一共五个章节,从历史出发,以现代为核心,循序渐进地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爱情在不同背景下面临的问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更多是从女性视角和观点来解释问题,对于女性读者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另有著作《爱的终末》

绪言:爱情悲苦

爱情的观念和价值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者把变革的本质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追溯自我三大關鍵面向本質上有何改變,它們分別是:意志(我們究竟多麼渴望一樣東西)、認清(什麼才是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慾望(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又是如何追求它)。

爱情在现代语境中带着悲喜交加的双重意味,本书从其苦痛的角度,试图解释其中的社会和心理原因。

精神痛苦有兩大基本特徵。第一,叔本華說過,人之所以痛苦煎熬,乃因我們活在「記憶和期待」之中。第二個特徵,建構意義的能力一旦遭受破壞,痛苦旋即接踵而來,因此呂格爾(Paul Ricoeur)才會說,痛苦常以哀悼的形式顯現,悲嘆痛苦何等盲目又專斷
痛苦若是得不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恐怕只會加倍痛苦,一為我們遭受的痛苦本身,二是懊惱自己無法賦予痛苦意義

比如说从心理学角度,人们对苦痛虽然避之不及,但是其存在却不全然是负面意味:

感情痛苦有它健康的一面,是人類邁向成熟的必經之路。佛洛伊德文化甚至宣稱,感情痛苦很難避免,且多半是人自己一手造成的。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两性关系和权力地位紧紧挂钩:

人總是從浪漫情感的表達及體驗過程中,不斷去展演跟複製性別認同及優劣階序;而感情回過頭來又繼續維繫著、支持著政經權力差異。

或许有人会问,社会学不去看社会变革,而去细究家长里短?但是这也是社会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也是生活的意义——很重要的一部分意义所在。

假使我們不再畏懼上帝,我們還能仰賴誰鞭策我們守德?倘若我們不再追求神聖、集體、相互連結的意義,不受此等意義所約束,生命還有什麼意義

社會學門創立初衷即是為了了解宗教式微以後,生命意義究竟為何。

变革与解放

在近代化之前的时代,女性并没有作为独立个体的社会权利,其社会地位由原生家庭以及其配偶、子嗣决定。

女人雖然被剝奪了經濟、政治權利,可是,整個文化體系向女人再三保證(補償意味濃厚),她們在愛情世界裡不僅倍受呵護,連地位都比男人高。也難怪愛情對女人具有那麼大的吸引力,畢竟愛情賦予女人道德上的地位與尊嚴,否則她們將被整個社會徹底否定。愛情也美化了女人的社會宿命:以母親、妻子、情人的身分照顧和關愛他人。正因為愛情掩蓋並粉飾了兩性之間深刻的不平等,它才會如此誘人。

许多隐喻与明喻把爱情比作陷阱,但是爱情的性质却某种程度上给予了女性难能可贵的自主性:

「愛情」有個前提要件,即戀人獨立自主,具有自由意志,這個大前提成立了,「愛情」此一概念才會成立;且「愛情」也是構成自主性和自由意志的要素之一。

在女性得到解放的过程中,两性关系中女性的选择生态发生变化,对方品格和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成为考量的侧重点之一,而“性感”,或者说选择对象带来的性幻想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

男性身體商品化之初,並非借助美或化妝品,而是從體育運動著手,直接訴諸男人的性幻想。

蘇菲亞.羅蘭的說法是:「性感是發自內在的東西,妳身上要麼有、要麼沒有,跟乳房、大腿、噘嘴,真的沒有多大關係。」

「我們發現,伴侶的肉體吸引力是好感度最重要的指標,反倒是學術成就、智力、人格評價等等,則跟好感度無關。」

承诺恐惧

在现代的两性关系中,开放不一定代表着更加平等,在两性中有可能意味着更深层次的剥削,比如说对女性的物化。因为男性存在生理上的便利,他们可以提裤子就跑,而不需要对意外怀孕负责,而女性需要对此付出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代价:

性自由就跟經濟自由一樣,不僅以更隱晦、更間接的方式組織不平等,實際上,性自由更合法化了不平等。

男人雖然因為性而存在著競爭的關係,但彼此之間也錘鍊出堅韌無比的紐帶,將女人的身體當作一件物品,促使他們團結一致。

为什么男人一听到要结婚就想逃跑?为什么男性害怕承诺,反之女性在寻求更专一的策略?

女性专一策略从进化生物学的基础上,是通过承诺获得保护,进而防止被其他男性侵犯。

專一策略深受女性青睞的理由是,依照男女雙方訂定的契約,男性負有保護女性的責任,避免她們遭受強暴,以此換取她的忠誠和依賴
專一策略是女性依賴性、性別不平等、不對等權力關係所導致的結果

后果是,男性则因此获得了压倒性的权力。

因為你必須應付她們一切要求。不過這確實讓你有掌握權力的感覺。別人愈需要你,你就擁有愈大的權力。

在現實生活中卻不見多少女人抗拒承諾;反觀男人,縱使正面看待婚姻,但只要提到承諾、走入長期而穩定的關係,則顯得躊躇猶豫,舉棋不定。

也就诞生了这样的“渣男语录”。

你說你為愛而忙,那是什麼意思?
丹尼爾:我的意思是說,我總是想著女人,當然未必是同一個女人。不過每當我想著一個女人的時候,我總是把她當作我生命中唯一的那個女人,不管我跟她的關係是真實的,還是出於我的幻想。我有很強烈的幻想。

男性的角度来说,男性的选择多的情况下,做出一个确切的选择不尽然对自身有利:

現代選擇的當代特質:一、現代人通常得從大量選項之中做選擇,選項有的是真實的,有的是想像的,有的則是真實與想像兼而有之;二、現代人必須經歷一段內省的過程,從各方各面衡量自身的需求、情感、個人偏愛的生活型態以後,才敢下決定,做出最終的選擇;三,現代人所做的任何選擇,是完全建立在個人的情感和意願上,並參與、回應對方的情感和意願,原則上,一個人的感情抉擇需要不斷更新。

詩人羅賽克(Theodore Roethke)一段話:「自我沉思是種詛咒/徒教人更加困惑。」

選項太多,反而造成民眾更愛做比較,削弱了他們憑直覺迅速做決策的能力

換句話說,每當人承諾一件事,也就意味其選擇放棄提高自身福祉的可能性,更意味此人能夠將自己投射到未來,能夠停止追尋,果斷下決定,放棄前景更好的可能性。

认可与权力

没有什么比恋人的认可更有吸引力的了。

「愛」行動本身就可以提升一個人的生命能量:「覺得整個人脫胎換骨,變得更強大、更富足、更完整。……所以說,不光價值感受不一樣了,戀愛中人確實變得更有價值。」
「覺得自己很棒」,這既是戀愛的原因,也是戀愛的目的。

愛情的力量源自一個更根本的事實:在當今這個社會價值極度不確定且需要不斷協商的時代,愛情為認可、為價值感的認知和構成提供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錨點。

除了直接价值,也从社会上获得间接价值。

愛情的力量源自一個更根本的事實:在當今這個社會價值極度不確定且需要不斷協商的時代,愛情為認可、為價值感的認知和構成提供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錨點。

这个角度看,分手的痛苦也不难理解,因为

現代情傷經驗讓人真正失去的其實是本體安全感

分手對一個人的基本價值造成莫大的威脅,侵蝕掉本體安全感的基礎

常见的情况是,女性反复哀求着从男性确认对自己的感情,但是男性却倾向于用相对冷漠的态度应对。这和历史上恰好相反。

在十九世紀,忠誠和承諾堪稱是見證愛情的兩大支柱。可是在這裡,光只有忠誠和承諾遠遠不足,因為當今的「愛」,暗指某種持續不斷、永無止盡的「驗證」過程:即一再地確認一個人的價值和個體性。

現代人要體現男子氣概必須按捺住情感,而不是展現情感。女性的情況正好相反,十九世紀女人在情感表達上較為內斂,矜持而含蓄,現今女性則情感外放、表露無遺。

于是出现的状况是,女性和男性都不能扮演传统角色,于是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双方既不能表现得太过热情,又恐惧太过冷漠会失去对方的关注。如果有一方先示好,那么这个人会在将来的相处中处于权力上的弱势地位(所谓的“舔狗”文化)。

她的「擔心」其實是(荒謬地)出於一份恐懼,她害怕她的伴侶接受太多愛、關心、注意,可是又沒有能力回饋。若是太關心對方,超過對方需要的程度,這樣可就犯了戀愛大忌,所以那位女同性戀者才會這般煞費苦心

訪問者:可以請妳說說為什麼嗎?
艾琳:我不知道原因。我想男人……不是所有男人,不過很多男人對結婚、對承諾就是不感興趣。他們覺得他們擁有全天下所有時間,愛考慮多久就考慮多久。妳若太想得到他們,他們會馬上疏遠妳,我認識的每個女孩對此深信不疑。妳必須慢慢來,巧妙拿捏,切勿躁進。

你知道,我發現兩性關係最讓人受不了的地方就是權力遊戲:我該打給他嗎?還是不打?我要告訴他我很喜歡他嗎,還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我應該顯得高不可攀,給人難以親近的感覺,還是甜美可人?樣樣都得斟酌再三,實在令人抓狂。

因為如果妳說了,可是人家對妳沒有那種感覺,妳就成了弱勢的一方,他們可能因此討厭妳,或占妳便宜,或就此疏遠妳。

女性需要認可,可是她又必須跟另一個跟認可完全對立的原則(即維護她男友和她本人的自主性)苦苦纏鬥,因為她如果無法獨立自主,達不到自主性要求,將嚴重傷害她在兩人關係中的地位。認可和自主性雖說是現代社會互動極為關鍵的特質,但卻也把行動者往兩個相反的方向拖。所以說,焦慮其實是兩股力量衝突、拉扯、角力的結果:一是認同需求,一是認同需求似乎會對自主性造成莫大的威脅;一面要用經濟的角度經營自我,自我必須是個足智多謀的互動贏家,另一面又渴望像神一般無私奉獻,交換過程不該被經濟算計支配與控管。

如果对对方的冷漠以解释,或许弗洛伊德会成为帮凶,但是无法真正解决这个矛盾。依赖性和认可的需要仍然不能被忽视。

自主性理念一旦轉移到私領域,很容易把女性對認可的需求給完全扼殺掉,因為象徵暴力的一大特色是,人不可以因為某個定義對自己不利就全盤否定它,反對它的存在。

心理治療原本並無意讓主體承擔失敗的責任,但實際操作時,卻要求當事人從私密過往去挖掘、探查人生失敗的理由,或認清他們的人生會失敗都要怪他們拒絕透過內省和自我理解,解決自身問題。心理治療認為我們永遠是命運的幫凶,是心甘情願又盲目的共犯,這種看法使得自我多少該為失敗的人生負責,拒絕任何形式的依賴。但對社會學家來說,依賴性在所難免,畢竟我們是社會性動物,依賴性不算什麼病態表現;可是對心理學家而言,依賴性應當剷除,所以人若挑了一個「不願付出情感」的伴侶,到頭來矛頭總是指向選擇人自己的缺失。

愛情本該是兩造成熟、獨立之自我協商出來的結果。人若一心只想著跟對方合而為一,或屈從對方、百依百順,這些情況都會被解讀成放棄自主性,病態情感的跡象再明顯不過了。

于是成为一种未能化解的痛苦:

我吃過太多走味的約會蛋糕,我在調情酒吧裡灌下太多威士忌,我在網路上經歷過太多機智詼諧的對談,我在新世紀圈子握過太多濕漉漉的手,至今還沒能擺脫這一切。所以拜託你,我誠心誠意求你給我意見,我已經黔驢技窮了。

理性化

理性的运用是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潮,这一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两性关系的领域。

柏克說得沒錯:「理性是否能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意義?」這才是現代性最根本的問題。

于是理性“入侵”爱情:

理性化的定義確立之後,許多強勢文化力量——科學、政治契約論、選擇技術——可以說已經把整個戀愛的情感與經驗重新塑造了一番,這些力量加速愛情理性化,徹底翻轉認知主體體驗愛情的方式。我認為這三股力量匯聚、交集,才是造成愛情信念消亡的主因,繼而帶動兩大感覺結構——不確定和嘲諷——崛起,大幅削弱現代人體驗狂喜和自我放棄的能力。

人们过去并不计较对象的优劣,只考虑社会意义上的成全,理性让人开始扩大思考的部分。

情感本是無形的,而今卻成了對等原則適用的對象。
一、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個人簡介將搜尋過程轉化成一項項可以自我反思、講清楚、大家公認的屬性
二、邂逅對象理性化管理
三、視覺化。
四、計量(Commensuration)。網路平台將心理學意識型態和自由市場意識型態做了巧妙結合後,發展出一套計量程序,使之制度化
六、效用最大化。最後,這項技術提供了一個提升品味的平台,也鼓勵人這樣做,期許自己的品味愈來愈明確、愈來愈臻至完美,其邏輯跟消費文化是一致的

过去的爱情苦痛被摒弃,隐忍修行失其道,健康快乐幸福成为追求的道路。

“痛苦不僅不會殲滅自我,反而可以壯大、提升自我。痛苦顯然是自我人格敘事裡頭的一部分,讚頌男性的勇猛、忠誠、力量及對女性的無私奉獻。因此,痛苦其實是某種貴族價值觀的表達。

痛苦這一貴族式理想,跟基督教價值觀緊密纏繞著:在基督教的世界裡,互惠不是愛情的必要條件,受苦卻是淨化靈魂的唯一途徑。基督教提供了一個理解痛苦經驗的敘事框架,甚至將受苦視為救贖的神學標記。在這文化框架底下,受苦是有意義的,基督教將痛苦轉化成正向、必要的人生經驗,淨化靈魂,使人達到像神一般的境界。”

當代文化認為,品格健全之人應該有能力克服痛苦經驗,或能在痛苦降臨前就成功閃躲掉。浪漫痛苦不再是(錘鍊品格之)心理經濟和社會經濟的一環,更談不上對品格造成任何威脅。

現代親密關係被心理健康模式滲透得很嚴重,該模式認為愛情應該符合幸福、快樂等原則,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模式基本上是拒絕受苦的,並再三告誡人務必最大化自身利益。

而要注意的是,这里女性的“理性”和资本主义指导下的消费主义“理性爱情”有所不同:

女性主義控管下的理性化愛情,跟資本科技主導下的理性化愛情,兩者存在著重大差異。女性主義研發控制技巧,是為了協助人監控權力差異,盼有朝一日雙方能夠建立一段平等關係,展開良性對話。反觀資本主義理性化,則不斷開發評等技術,用以評比他人,具體化自身的需求和偏好(如將需求與偏好固定在僵化方格內),藉此複製不平等,使之合理化。

但是理性化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因为浪漫和情欲本身是非理性的,这种矛盾和冲突成为现代的关系相处和进展的桎梏。学界倡导的平等反而让暧昧双方畏手畏脚,不知所措,太主动或者太被动都很容易让人陷入不安。

性慾情色,乃涵蓋經驗之整體,所以它無法被化約、被簡化成知識類別。這也意味,從情色領域衍生出來的解析模式必定是非理性的。

“在一段嶄新的戀情裡,我只想火熱的性,不要滾燙的茶!”

平等到頭來反而引發社會焦慮,因為它使互動規矩變得高度不確定,因而降低個人自發性;從前的自發性是靠多層次認同和儀式規矩創造出來的 。

倘若我們一直高舉理性旗幟,鍥而不捨地揭露、追查自身信念的謬誤,到頭來只會將自己逼至冷酷境地直打哆嗦,畢竟唯有美麗的故事——而不是真相——才足以撫慰人心。

除此之外,婚姻制度也和浪漫爱情脱轨,婚与恋的不再捆绑。

浪漫愛情自古以來從不在婚姻制度範圍內,因此浪漫愛情所珍視的價值,跟婚姻制度標舉的理想(如保護自我利益、維繫世系血脈)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想象力

过去听过一首歌的歌词是“恋爱是想象力”,深以为然。竟然能够看到系统地去讨论恋爱中想象力的地位,非常惊喜。

什么是想象力?

想像力無疑是布爾喬亞社會的核心,因為想像力成了一種生產力、消費力,是資本主義美學文化的構成元素。
什麼是想像?一般人普遍認為,想像是尋常的心智活動。而杰夫瑞.亞歷山大則將想像描述成「再現(representation)的內在本質。從生活當中抓取若干不成熟經驗,再以聯想、濃縮、美學創作等方式,將之形塑成特定形狀。」

爱情的想象力取材于我们文学、民族传统、日常生活等等,但是不是所有随机产生的故事都能同样打动人:

愛情之所以現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預期性特質:也就是說,它包含了已在當事人腦海中預演過無數遍的感情戲碼和文化腳本;這些劇本會影響人怎麼去編織、想像其所嚮往的情感及隨之而來的美好生活。

置身在消費文化裡,我們很難區分我們究竟在幻想商品本身(如:一輛跑車),或是幻想因該物而產生的無數連結(如:開跑車比較有機會跟美女做愛)。物質幻想和情感幻想是一體的,綁在一塊兒,激發、強化彼此
如欲透過想像腳本形塑情感,必須先滿足兩大條件:生動性和敘事認同(narrative identification)

生动性/逼真指的是某種再現能力,透過關聯、對比,將客體清晰地召喚出來,以激發心智活動。

現代人始終是從故事,可以動員強大認同機制的故事,去醞釀和觸發自身的情感。

认同的反面是失望,爱情令人失望的原因可能让人大跌眼镜——是因为太熟悉了太过亲近所以失望,而异地恋中因为有更多想象力的空间,所以失望的概率相对低。

這些化學物質留在體內的時間很有限(至多僅達兩年),因此早期的浪漫幻想和幸福愉悅感很快就變成了平靜的依附感或某些人的失望經驗。

為了理解失望的本質,我將失望分成兩種,一種是一次性事件(如:遇見了某個不符合我們期望的人),一種是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的模糊情感。、

不過我的看法跟一般直覺反應不同,我認為熟悉感和近距離接觸的追求實際上引發更多牢騷。伴侶如果兩地相隔,比較容易理想化對方。理想化程度跟互動頻率呈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