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

书读完了

金克木先生是钱钟书、季羡林之外的另外一个学贯古今中外的大家,和其他学院派学者不同的是,他出身“野路子”,无论是语言还是知识要么是通过自学,要么通过请教交流学习。只有如此丰富的积淀才敢说出“书读完了”这样的话。

首先是读书的意义,尤其是读古书的意义:

“所有对‘过去’的解说都出于‘现在’,而且都引向‘未来’”

其次是读书的方法:

在金克木看来,要真正读懂一本书,不能用“兢兢业业唯恐作者打手心读法,是把他当作朋友共同谈论的读法,所以也不是以我为主的读法,更不是以对方为资料或为敌人的读法。这种谈论式的读法,和书对话……是很有趣味的”。
读书也这样。“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这才有效率。效率包含了速度。一本书里可以有无数内容,有各种层次的思想,那就只能取我所需,见我所见,择其一端,不及其余
“想把自己古代化,书就难懂。想把古书古人现代化,那就不难懂。”

最后是读外文书所需要的外语学习:

向来大家以为语言只是工具,思维的工具,思想交流或通讯即互通信息的工具,手段,是载体,容器,外壳。现在认识到语言不仅是工具,它本身又是思想,又是行为。

学语言不是靠讲道理,不能处处都问为什么,这个“为什么”,语言本身是回答不出来的。语言自然有道理,讲道理是语言学的事。

金老不仅翻译佛经,更翻译过天文学著作,对科学以及科学哲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世上一切仿佛都照科学的预见进行。但是科学本身走向何方?

金老甚至懂fuzzy logic,令人叹为观止。

“这几年有人把这类东西装进了算学或者你们叫做逻辑的玩艺儿里面,叫做什么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其实不对,这不是模糊而是让模糊变准确。”

儒与诸子百家

从小我们就知孔子,读论语。记得小学有一位男音乐老师从不让我们唱歌识谱,而是投影《论语》、《大学》让我们读,一堂课读两遍,剩下的时间看《幻想曲2000》。后来应付考试,又背了一些篇目,但是也没到心里去。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读了几十遍论语,却没有那样的长进。那些不明晰的概念却好像潜移默化的进入脑海。一起入座的时候先坐了那个坏凳子,朋友道谢,却下意识地说出了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想起来,有点装模作样的嫌疑,但是那句话确确实实在努力践行。现在也才明白了四书的结构和意义。

一、《大学》——政治纲领。二、《中庸》——哲学核心。三、《论语》——基本原理。四、《孟子》——思想体系。

诸子百家是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是非要看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了解总归是要了解的。

一章中三句都是断案、结论,没有理由和证据。全书多半是这样,很少说明为什么。佛教《金刚经》里问许多“何以故”,回答的往往好像是所答非所问,仍是断案,不成为理由。这和《论语》类似,同属于相仿类型的语言风格和思维程序。一种文风和思路若为多数人所接受而形成习惯,再继续不断,就成为传统。这种情况不是仅仅在中国和印度有。

不管懂不懂,背熟了,印象最深的是词句腔调,是语言,是故事,不是半懂不懂的意思。

释义分歧

语言不同可以翻译,但是通过翻译的理解,由于思维习惯不同,往往会有变化。佛典翻译过来,原有的分歧加上不同的理解,产生了新教派

《论语》中孔子答复弟子问仁的话多种多样,可见他明知仁这个词有歧义。他的每个回答都只是仁的一面。这正符合“白马非马”的思想,每个回答说的仁都不等于仁的全部意义。是仁,又非仁。但是孔子没有说过“白马非马”这样的话。他对歧义视为当然

儒家的理论是主流,但是不代表别的理论就此流失,而是以另外一种形式融入了文化中,例如说下面所讲的“势”,其实也是道家概念。

“道、理”好像没有对立面,只有“无道”“无理”。实际上是有。那就是“势”。“势”是不讲道理的。贾谊《过秦论》末句说:秦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列子》讲的道理是自然无为,矛盾无理,因为“自然”不讲道理,努力常是白费,结果往往和预料相反。这也就是说,“势”胜过了“理”

亲戚念佛吃斋,老人也时不时斋戒。最近两年,“佛”作为一种表示态度的网络语言又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但是究竟佛教是怎样的体系、佛法又包含怎样的内容,这是我所不了解的。

佛法六经,分别着重信、修、解、悟、密、显,又可互相联系结合成一系统

“法”就是感觉不能直接认识的对象,如观念、情感等等。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般若波罗蜜心经:

题名“心”标明这是核心。原文不是心意之心,是心脏、核心、中心。这指出要说明的是,怎么由“般若”智慧能“波罗蜜多”到达彼岸,也就是得到度脱,超越苦海。“五蕴”等于说世间一切,精神物质都在内。

一切可以感觉到的都必有形态,都称为“色”

佛教的宇宙没有主宰,没有本体,根本教义是“无常”,没有永恒,一切皆变。超脱这个“无常”的是“涅槃”,寂灭。 ……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正是“刹那生灭”。时间上无物可以停留,一切都在不停变化。太阳刚刚正中,立刻就偏了。任何东西转眼就变,旧变为新,旧死新生。由变化显出时间。

第一段说菩萨。用全译“菩提萨埵”表示指一般菩萨,不是称号,前面已说过。“菩提”是觉悟。“萨埵”是生物,人。两字合成“有觉悟的人”

宗教的组织结构

各种宗教,有招牌的和没有招牌的,都有一部分不讲道理的理论和行为,被笼统称为神秘主义
佛教理论的复杂化和大发展的一个原因在于内部的非宗教道理和宗教信仰的矛盾。

与其说教祖创造教义而后建教会,毋宁说是由社会矛盾而兴起教会,由此产生教义与教祖。有些宗教运动并没有系统教理。如果说宗教是教祖个人所创造,仅是极少数人长期愚弄、欺骗大多数人的,恐怕不像是唯物主义说法。

宗教与文化分类

“这四大圣人(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耶稣)本来都是在无文的文化(没有自己著书,而是后人集结言说)之中的,也是本来属于隐文化的。”
概括文化的三种类型:一、希伯来—阿拉伯型的(上帝、原罪、灵魂、救世主)。二、希腊—印度型(无上帝、多元文化)。三、中国—日本型(相比希腊-印度型,更重视现世)

为人处事

金老提到了教语言学的经历

我仿佛被抛进了女儿国。课本是死的,学生是活的,上课一星期,我就明白了过来,光会讲课本还不能教好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首先必须使她们把对我的好奇心变成承认我是教她们的老师,

“我只明白了所处的是一个不能不经过解说的隐喻世界。”
我们所处的时间看上去清晰实际迷惑,必须经过解读

真假虚实

“普通人不耐烦去问真假,没法定。眼见未必是真,何况眼不能见的?当代流行所谓“纪实小说”。“小说”一词在外国话里本是“虚构”之意。我们又有“事实与虚构”的小说,两者夹杂分不清。这一直可以上溯到上古的历史文献如《书经》《史记》《左传》等。这是我们的悠久传统,割不断,灭不掉,砸不烂的。打倒再踏上多少只脚也只 能把自己垫高些,真假照旧难分。当事人自己口述回忆、日记、书信就那么可靠?靠不住得很。这问题不好办,不问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