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名吸引,也不知道怎么翻译成英语好,姑且这样了。之前并没有读过作者马雁的诗歌,所以怕出现之前那种读《T.S艾略特传》读不下去的情况,于是找了几篇读。
去年,在黑水我想起
一个梦,汹涌冰凉的江水穿过陡峭的山,
人们在谷草丛中等一月一班的公共汽车。
我住在那里,荒凉而绝望。是的,你
住在那里,荒凉而绝望。你的鱼鳞云
没带来爱情,今天我在这里写夏天的信。
当冰凉的江水冲刷你时,有一个人不断
给你写信,到天起凉风时,给你写信。
——《夏天的信》
读她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一种我身上缺失的、文学的灵性,那不是通过单纯的记忆和背诵达成的。当然,中文系的底子给了她基本的系统方法,但是像是自由的灵魂,这或许就是诗人的样子。
诗人在我的偏见的印象里像是浪子,甚至是“不务正业”。艺术家好像大多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像我这样活在条条框框里的人看到,一样活在框架里的人却诞生了那样的灵魂,一方面觉得羡慕,一方面觉得是要有多么绝望和淡然才能有那样的气质。燕园是我除了自己的学校最熟悉的校园,没有之一.那里的一个冬天一个夏天,就算没有真正领会,也捕捉到了一些细微的气息吧.
摘抄
生活
生活不能在无聊与破坏中走向尽头,但它又不可能有别的结局。
意义,不在于陈述了什么,而重要的是陈述的语调。
离别,从来不是可怕的事情,我们可以轻率地做出这个决定,对于生活的恒久不变性怀着愚蠢的自信,以为一旦离开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变化。但实际上呢?离别就是离别,离别就是离开一个生命,对一个生命冷漠,并且拒绝思考离别对自己的意义。比如说,离别也是使自己的生命与对方隔绝,离别是对生命的一次剥离,离别是否定这个生命曾经经历的那些时间。
经历一次并不意味着占有。事实是,从来都没有什么占有,占有是一种幻觉,即使你不离开,对方也会离开,即使人的意愿是不离开,事物自身也会损耗直到完全消失。因此,在事物消失前离开,就意味着主动性,意味着将被动的被背弃变成了主动的背弃。但这显然是幻觉,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消逝。生活是一个消逝的过程。是不断遭遇,不断消逝的过程。
中规中矩、温和平淡的现代生活中,最大的磨难是难以避免的虚无感(虚无感要么表现为持续一生的叹息,要么表现为对物质刺激的狂热追求)。
每个人都是他人的异教徒
生活就是这样重重叠叠的影像和声音,我们活过漫长一生就像一部只有一人看到剧终的电
且不论是日常生活、革命时期还是私密的性爱空间,都离不了柴米油盐、一日三餐。倘若有一天,菜市要从我的生活里消失,岂不是日子没法过、革命没法搞、恋爱都没得谈了。
然后今天有点冷,然后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但是没有意思才好,有意思不好。没有意思就是通透明亮,哗地一下阳光泻到窗台上,照亮了那些大巴掌一样的绿叶子。
生活的选择不可能是判断,而只可能是决定
生活的过程是无数个瞬间,是无穷的体验,并且不可能二次经验。
“一个没有立春的年份,一个缺乏温情的年份,一个在某种说法中恩爱夫妻必遭生离死别的年份。死神多伟大,他扔下大石头砸死人的时候,不必研究他/她的性别。但鳏夫一词不常见用却是很久以来的事实。
鳏夫并不值得注意,更不值得同情。光棍一条,快活得要死。寡妇却是悲凉痛苦的代名词。而且深入人心。”
一切的情绪里,只有忧伤是我所擅长的。
“全北京最寂寞的是十三陵。那里埋葬的人已经消散了,像尘土。那里的柏树越长越高,越长越大。那里蜿蜒着山陵,不远不近的几座陵墓似乎在呼应着,又似乎……活着的人也是这样,那些居住在那里的人,那些不居住在那里的人。
洒眼泪是简单的。承担是艰难的。场面能煽动起各种廉价或不廉价的情绪,但只是观看,不导致行动。唯一的行动也许是号哭,那不是真正的行动。那是沉迷,是面朝苦难,转过脸去。不断地后退,不断地转身。
一切都只是情绪,包括围观着挖掘抢救的人,包括愤愤于救援不力的人;而在紧张的挖掘现场旁边,熟睡在躺椅上的医生,他必须睡好,他必须在血肉模糊的伤员抬到面前时,精神抖擞。不淌半颗眼泪。模糊的视线将妨碍手术的迅速与准确。风尘仆仆奔波于各灾区、向遗体三鞠躬、不停抹眼泪,都不是行动,只是抒情。
文学
白先勇是真悲凉,因他笔下没有张爱玲的梁夫人,也没有被陷害的葛薇龙。他这里,既说辣话、又有辣手的人是没有的。只有一些惨淡。就算他有金大班,有尹雪艳,也只是皮相,皮相底里是众男人/大陆文化的疲软。这里,谁也没有生活的智慧。
现代汉语本身有很大的问题,实词比虚词更“重”,“重”太多。每一句话都有表达的中心,句子中有一个支点,支点两边分布着意义的重量。对于复句来说,这个支点就是虚词,这个支点将使句子中不同词语具有不同的重量。而由于现代汉语中虚词本身的语法意义太薄弱,虚词系统的使用不够规范,不同虚词之间的力量对比是不明确的。因此,当使用一个复杂的表达时,人们盲目地造句,靠直觉去调整,只有语感特别好的人或为之做过专门努力的人(由于语法的不成熟,只可能是自觉摸索,通常没人做出书面的总结),才能比较高明地表达。
“伟大的作者使自己的标准甚至覆盖了以往的一切标准,他不仅讲了个故事说服自己接受苦难为幸福,还使听了这个故事的人也都相信苦难不是苦难,而是幸福。
而幸福不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因为它的背后是完整的社会环境、个人记忆和价值体系”
社会
一个女人如果不能发出个人的声音以反对丈夫,那她就不可能发出集体的声音以反抗战争/暴政。道德不可能是个人的东西,也不可能是女性的东西。并且,当道德只为男权社会主体拥有时,这里的任何抗议中就不会有女性的声音,那么这种抗议就是不完整的,就是以压制实现的解放。
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只有苦难。他们的苦难是宏大的苦难,是无边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具体的苦难。
当人类生活大面上有了历史性的改善时,回顾之前的经验就显得像是漫长的灾难片
大好的年成,并不是天上落下金玉宝珠,只是让人过个太平的日子,让生活里一切具体可感的烦恼都如期发生,让重大事件让位于八卦新闻。
“一战”前的维也纳是华丽艺术和惊骇的庸俗作品的战场,充满华尔兹舞曲、掼奶油、巧克力蛋糕和高雅文化。政治气氛越严酷,它反而越无情和轻薄。奥地利讽刺作家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说:“在柏林,情况异常严峻,但并非不可救药。而在维也纳,情况正好相反,已经不可救药,但并不严峻。”
人人都还是为此感到不自由。自由这玩意像是玻璃杯里的开水,仿佛清澈,其实够烫,不见得真正舒服,可是却是一个象征,表明你没有被物质文明所污染,其实也是物质文明时代才有的新向往。
爱情
且不论是乱世,本来人和人相知相交就只是彼此陪伴走一段路罢了。只要有足够的现实感,谁和谁也不可能刎颈相交。真要是那样了,不过是把爱情当成了事业——简直不仅是事业,而是成了霸业,一定要舍生取义,上演一出宏大的英雄叙事。有那么夸张吗?我当然愿意相信,世界上有永远坚贞的爱情,也同意人应当追求这样的爱情——不仅是爱情,做人就应当言而有信,忠贞不渝,只是不能强求。而且一定要对等。
也许在每一群诗人中都会有那么几个少女,美丽或不美丽(取决于当时当地诗歌的热门程度),她们热爱写作或者热爱和写作的人耍在一起,即使那些诗人已经很长时间不写作了,她们也仍然在他们身旁。她们是诗人们心灵中的女神在俗世劣质的赝品,冷静地想,实在是一种讽刺,可是——还是留着吧,总比没有强啊!
我们在闹市,风刮起我的头发,遮住我的眼睛。我扬手掠开那些头发,风又来了。我在头发缝里看着不干净的城市。我在头发缝里看着这个情人,他的样子。我记不清楚他的样子了,他总在动,在风吹乱的头发里恍惚着。我们在卖羊肉串的夜市坐着,热腾腾的肉串渐渐变凉,啤酒的泡沫渐渐消散。
爱情就是一种拯救,我想。是对生活无意义的拯救,这种拯救并不能使生活有意义,但却可以使人在快乐中忽略生活意义的问题
“两相思,两不知”也是如此,两情相悦者如此,老死不相往来者也是如此。总有一天,我们会隔着鬼门关这样相思,或者同在鬼门关的一侧仍只是这样的相思。而相思,本来就是不知。
人生只若初相见,每一记耳光都是火辣辣地打在这一时刻你的脸上。你要疼,就时刻都疼,不应只某一晚。
家庭生活里最动人的是一起做清洁,是银钏金钗来负水,还是垂手明如玉,都看君子怎么说,淑女怎么听。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真不如这样的劳动场面叫人神往。
有时候爱也是很难的事情,人人都生活得如此富足,人人都显得如此多余。
小说想说,对于爱来说,只要意识到了,你就依然美丽。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巨大的悲剧,发生在一个雨天早晨,依然美丽的雨天早晨。
他会写好看的钢笔字,有一个做工精良的本子记录着隔三岔五的琐碎事件
现在是一个不是纪念日的日子,毫无意义的日子,有人又想起了写点什么关于他,但已经不抱说服别人的私念,纯粹个人冲动。而在我的文字里,他将不断地获得自由,最后当我们老了,互相不再跋涉着见上一面,连自己的真实也溜掉大半时,还有一部分的马骅始终溜不掉,像个神仙,像个精灵,像个无赖,像个色鬼,像个天才,像个亲人……
人生无常,有多少事情是能够自己做主的呢?自己做主又在多大程度上真的能左右自己的人生呢?所以所谓的选专业也就变成了一个过场,和我们人生中其他的过场一样,只是个形式主义的仪式。但即便如此,大家还是绞尽脑汁地思考来思考去,终于选择了一个自己的专业
哲思
又不能讲清楚,因为真理要求沉默。
我有一个直觉,要说一些话,但是要注意将它们小心地维持在事实的边缘。让它们游离于琐碎与纯粹之间,那里可能有一片空白地带。那就是适合于我说话的地方。同时要小心地填满这些空白,因为必须彻底完成这件事。还要小心避开抒情和譬喻,那都是带有倾斜度的引力,将把原本的意图牵引到不正确的方向上。”
不论生命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的东西,它们的命运都是消逝。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抵抗,痛苦不可能被战胜,但它不断地挑逗以获得我们对它开战。对人来说,这是荒谬的,而思考这些也是幼稚可笑的。十足天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