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本然,终不为他者。——约瑟夫·巴特勒
万物有本然…… ——以赛亚·伯林
首先夸一夸翻译,这本书的翻译吕梁非常用心,译文非常出色。以赛亚·伯林对于浪漫主义的讲解也很深入浅出,对于想要了解浪漫主义运动的人来说非常值得一看。
中文语境的浪漫是舶来品,时常用在亲密关系中,但是他的定义远超爱情。回到浪漫主义的起点德意志,浪漫主义的象征是贝多芬的激昂、歌德的心潮澎湃、卢梭的口号。如果我们不读浪漫的小说、不看浪漫的电影,我们是无从得知浪漫究竟为几何的。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讨论浪漫和浪漫主义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一 定义
在一开头作者就告诉我们——浪漫主义无法被全然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窥见一二。
浪漫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近代规模最大的一场运动,改变了西方世界的生活和思想。在我看来,它是发生在西方意识领域里最伟大的一次转折。发生在十九、二十世纪历史进程中的其他转折都不及浪漫主义重要,而且它们都受到浪漫主义深刻的影响。
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世上有这两种类型的友谊并不奇怪:有些人会全身心投入爱中,至少是对爱怀有满腔热情;而有些人只有买卖鞋子的关系——但二者都可以视做友谊。不过,这个事实,也许,在经过了基督教,经过了浪漫主义运动,或者别的什么运动之后,在我们看来,就显得不可思议。
十八世纪的后期发生的变革。变革发生,不在英国,不在法国,而主要是在德国……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
卡莱尔对《古兰经》所宣扬的真理毫无兴趣,他认为《古兰经》里没有任何东西他会相信。他之所以敬仰穆罕默德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是因为他过着热情洋溢的生活;是因为他有众多的追随者;是因为他自身体现出了一种自然伟大的现象,成为人类生活中辉煌而动人的插曲。
机械唯物的世界里数学和物理一笔一划规定了真理,但是在那背后的人文领域,世间万物却不总是按照机械定律运行。这就是浪漫的突破口。譬如说悲剧。我也一度非常沉迷于思考这样的故事——所有人都做对了,却最终还是迎来了悲剧性的结尾,这种结局比倡良除恶更加让我震撼。
悲剧是建立在人的某些可避免的或无从避免的缺失——知识、技能、道德勇气、生存能力以及正确行事的能力的缺失,或者别的什么缺失之上的。资质好些的人,有更强的道德意识,更明智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具有敏锐周全的知解能力的人,也许凭借这些不凡的能力他们能够避免悲剧。
两种不相容的价值观之间就产生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冲突。以前人们认为所有美好的事物是可以兼容的。这种观点不再正确
人们的思想意识开始转变。这种转变足以使他们不再相信世上存在着普适性的真理,普适性的艺术正典;不再相信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除弊匡邪;不再相信除弊匡邪的标准可以喻教天下,可以经得起论证;不再相信智识之人可以运用他们的理性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浪漫主义是灵魂自我游戏时秘不可述的欢愉:“我永远都在说自己。”约瑟夫·艾纳尔说浪漫主义是爱上某些事物的意愿,是对他人而不是对自己的态度或情感,它反对权力意志。
请允许我完整摘抄下面这段对于浪漫主义的形容。
浪漫主义是原始的、粗野的,它是青春,是自然的人对于生活丰富的感知,但它也是病弱苍白的,是热病、是疾病、是堕落,是世纪病,是无情的美女,是死亡之舞,其实就是死亡本身。是雪莱描绘的彩色玻璃的圆屋顶,也是他永恒的白色光芒,是生活斑斓的丰富,是生活的丰盈,是不可穷尽的多样性,是骚动、暴力、冲突、混沌;它又是安详,是大写的“我是”的合一,是自然秩序的和谐一致,是天穹的音乐,是融入永恒的无所不包的精神。它是陌生的、异国情调的、奇异的、神秘的、超自然的;是废墟,是月光,是中魔的城堡,是狩猎的号角,是精灵,是巨人,是狮身鹫首的怪兽,是飞瀑,是弗洛斯河上古老的磨坊,是黑暗和黑暗的力量,是幽灵,是吸血鬼,是不可名状的恐惧,是非理性,是不可言说的东西。它又是令人感到亲切的,是对自己的独特传统一种熟悉的感觉,是对日常生活中愉快事物的欢悦,是习以为常的视景,是知足的、单纯的、乡村民歌的声景——是面带玫瑰红晕的田野之子的健康快乐的智慧。它是远古的、历史的,是哥特大教堂,是暮霭中的古迹,是久远的家世,是不可分析的、人们愿意信守却无法表达出来的旧秩序,是摸不到、估不出的事物。它又是求新变异,是革命性的变化,是对短暂性的关注,是对活在当下的渴望,它拒绝知识,无视过去和将来,它是快乐而天真的乡村牧歌,是对瞬间的喜悦,是对永恒的意识。它是怀旧,是幻想,是迷醉的梦,是甜美的忧郁和苦涩的忧郁,是孤独,是放逐的苦痛,是被隔绝的感觉,是漫游于遥远的地方,特别是东方,漫游于遥远的时代,特别是中世纪……
二 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对于笛卡尔为代表、被启蒙运动发扬光大的理性主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启蒙运动提供了三个命题的特殊文本,把它们转换成一种特殊的形式。三个命题大致如下:首先,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如果一个问题无法解答,它必定不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命题是,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第三个命题是,所有答案必须是兼容性的。这些正是理性主义的西方传统的一般假设
而浪漫主义宣称:
美德最终在于知识;只有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知道从哪里获得所需和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最佳手段达到目的,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高尚的、公正的、自由的和满意的生活;所有的美德是互相兼容的
世上存在着有关美、宏伟、壮丽、智慧的客观性理想,作家、哲学家、传教士、画家、雕塑家,还包括作曲家,他们的工作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把这些客观性理想传达给我们。这就是那时一般人的观念。
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这位十八世纪最具独创性的美学家,他引发了那个时代对于古典艺术强烈的追慕之情,他谈论过“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在这里提到了十八世纪德国的背景:
当时的德国,根本没有“巴黎”,没有中心,没有活力,没有骄傲,没有进步、变化和权威的意识
所有这些虔敬运动的发起人试图为大量遭受社会欺凌和政治苦难的人们带来安慰和救赎。这一切无非是一种深度的逃避。这在人类历史上时有发生——当然了,把历史进行比照可能是危险的——当通往人类自我完善的自然之径被堵塞时,人们便会逃向自我、沉溺于自我,建立一个外在厄运无法侵入的内心世界
由此,你渐渐在自身周围筑起一道坚固的墙,以减少受伤的可能——你想尽可能不受伤害。你受尽伤害,便希望退缩到尽可能小的空间里,以使自己尽可能不再受到更多的伤害。
所以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人士和对应的法国运动家背景截然不同:
德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大多来自中下阶层……法国,所有激进派,左翼人士,最极端的反教会、反君主、反现状的反对派,他们的身世与德国思想家的身世大不一样。孟德斯鸠是个男爵……
作者着重提到了约翰·格奥尔格·哈曼这个人。
法国人总是用科学的一般性概念来处理问题,但概念从来抓不住实际的生活过程,跳动的生活现实
在哈曼看来,唯有特殊性才有意味。如果你想读一本书,你不会对它与其他书里相同的部分感兴趣
由此他得出一个柏格森式的结论,即生活是一道水流,若试图截断它,必定会毁了它。
科学足以应付。但这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如果你问自己人们追求的是什么,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会发现他们想要的并非如伏尔泰想象的那样。伏尔泰以为他们要的是幸福、满足、安宁,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想要的是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人们想要的是创新,人们想要的是创造,如果这些行为带来冲突,如果引起战争,如果招致争斗,那也是人类的命数
这些贤哲通晓物理、化学、数学,以及百科全书所推崇的所有科学学科,这个人可能就是某种形式的活死人。
哈曼说,人类灵魂的极乐,并非如伏尔泰想象的那样,是幸福。人类的灵魂之乐是充分地实现自己的能量。人类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所以他的身体就是灵魂的画像
三 浪漫主义的起源
让我们从哈曼出发:
上帝不是几何学家,不是数学家,而是诗人。这就是哈曼观点的核心。这是一种神秘的生机论,从大自然和历史里感知上帝的声音
所有这些戏剧有个共同的实质,即在这世界上,在自然界本身,存在着一些无法化解的矛盾冲突,因为强者不能与弱者共存,狮子不能与羔羊共处。强者必须有呼吸的空间,而弱者只能退守一隅;如果弱者受苦,他们自然会起来抗争;他们抗争,这没错,但是强者会镇压弱者,这也没有错。如此一来,矛盾、冲突、悲剧、死亡——各种恐怖的事情就会产生,这是宇宙的本性。因而,这样的观点是宿命论的和悲观的,既不科学,也不乐观,说起来,一点也没有宗教性,不乐观。
赫尔德当然是浪漫主义运动父辈中的一个……赫尔德的最终结论:也就是说每个人类群体都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奋斗,或者说,为了他们的传统而奋斗。每个人都属于他所在的群体。作为一个人,他应该说出他认为是真的真理。对每个人而言,他所相信的真理与别人心目中的真理一样正当有效
四 三位德国思想家
本章着重介绍了三位德国思想家:康德、席勒和费希特。
康德痛恨浪漫主义。他憎恶一切形式的放纵和幻想,即他称之为“狂想”的东西,
他凭什么成为浪漫主义之父的话,我得说,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科学批评家,当然更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科学家,而是因为他的道德哲学。
一种是人的障碍,一种是事物的障碍
启蒙不过是指人们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摆脱别人管教的能力,以及自己变得成熟,能够决断该做什么,无论这决定是善还是恶,无须过分倚赖权威、这样那样的家庭教师、国家、父母、保姆、传统或任何既有的负荷所有道义责任的价值观就能做出决定,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价值之所以是价值——或者再往小一点说,之所以是责任,之所以是一种超越了欲望和情感偏向的目标——是由人的选择而非它自身的某种客观的固有性质所决定的
如果他确实控制不了自己的激情,那么不管他干了什么,都算不上悲剧。
第二位是席勒:
席勒认为自然是一个本质性的、反复无常的、或许有因果联系的、或许是偶然为之的实体,而人,具有道德,能够辨别欲望与意志、责任与利益、正当与错误,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即便因此触犯自然。
席勒拒绝了康德的解决方案,主要因为在他看来,虽然康德所说的意志可以把我们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但把我们送上了一条狭窄的道德之路,送进了一个太刻板、太逼仄的加尔文世界,在那里,人们要么沦为自然的玩物,要么谨守路德教那套严格的职责
席勒的基本观点是人类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称为Notstaat(蛮荒阶段),一个受必然性左右的阶段,这个阶段呈现出“Stofftrieb”的状态——“生理冲动”是该词的字面翻译,亦即现代心理学中的“驱力”。在这个阶段,人类受到自然物质的驱使。这是一个霍布斯意味的丛林,在丛林中,人被激情和欲望占有,他们没有理想,只会相互冲撞,因此需要把他们分开。这是席勒所谓的蒙昧状态(savage state)。紧随其后的是席勒称之为不蒙昧状态(not savage state),这种状态与前面的相反,为了改善自己的境遇,人们接受严格的法则,并奉之为圭臬。有意思的是,席勒仍称其为野蛮人状态(barbarian state)。对他来说,蒙昧之人受自己无法控制的激情所驱使,而野蛮人则不明就里地崇拜偶像,譬如那些绝对法则——因为它们不容触犯,因为它们已被确立了,因为它们是一种训诫,因为有人说它们是绝对的,因为它们源于隐秘却不容置疑的权威。席勒把这叫做野蛮主义,因为这些禁忌声称自己具有合理的权威
第三种情形,是席勒热切向往的。就像他那个时代所有的理想主义作家那样,席勒也想象很久以前曾有过一个辉煌的黄金时代,一个人性的联合体,激情与理性尚未分离,自由与必然尚未分离
理想根本不是被发现的,理想是被发明的;理想不是被找到的,理想是生成的——它是生成的
很久以前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希腊人。(这个关于希腊人的伟大神话,从历史层面来看显然荒唐无稽,但处于政治无助状态之中的德国人——席勒、荷尔德林、黑格尔、施莱格尔和马克思对之深信不疑
第三个是费希特:
生命始于行动。知识只是工具,这一点后来被威廉·詹姆斯、柏格森和很多人反复论及。
人必须坚持不懈地生产和创造才能臻于完满。一个不再创造的人,一个只是单纯接受生活和自然所赐的人,其实已经死了
谢林晚于费希特出生,二者的思想有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并不相同。他对柯勒律治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位思想家,他对德国思想的影响甚巨,尽管当今的人们不怎么读他的东西。他之所以遭到冷落,部分是因为他的多数作品在今人看来即使不算是莫名其妙,也是过于艰深晦涩了。
有深度的作品,我说得越多,我越觉得未能穷尽其意。尽管我想说明它们的深奥之处,但只要我开始说话,无论我说多久,毫无疑问,新的深渊又会出现。不管我说了什么,我说到最后还是留下未尽的意义有待进一步说明。我的任何描述总是打开通往更深远处之门,那里也许更加黑暗,无法还原成精确的、明晰的、可验证的客观的描述。这就是“有深度”的一个功用——唤起“不可化约性”(irreducibility)的观念,这也是我极力阐明的观念,本质上来说,语言永远不足以达成阐明事物的目的。
这和中国文学思想有共通之处,人们许多的忧虑跨越了空间和时间——词不达意本身也是一种悲剧,语言本身无法成为目的。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思想情感。其一是思乡情结,其二便是某种类型的妄想狂。无限不可穷尽,我们永不能贴近它,我们总在追求却难以满足
这里提到了无线。巴特在书里也经常提到这个无限的概念。
下面这段话很优美,阐释了一种以无限为情怀的“思乡”。
著名的浪漫主义对无限的“向往”(Sehnsucht),正如诺瓦利斯所说,对蓝色花朵的追寻。对蓝色花朵的追寻,是自我吸收无限的尝试,是自我与无限合一的尝试,也是自我融入无限的尝试。很明显,这是试图与上帝合一、在心中复活基督精神奥义的宗教追求的一个世俗版本,是异教精神中自我与自然创造性力量合一的又一种表现。这种观念源自柏拉图、埃克哈特、伯麦,源自德国神秘主义和其他相类的思想资源,只是到了德国浪漫主义者这里,它采用了一种文学的世俗的形式
也许世界的本性曾经不是这样,但现在它就是如此。它的残忍之处就在于,世界不可言尽,世界不可穷尽,世界是永不停歇的,时时刻刻都在运动之中。这是一个基始依据。当我们发现自我只有在主动努力中获得的时候,我们才会明白世界无限性这一点。努力是行动,行动是运动,运动永不终结——它是永恒的运动。这是浪漫主义的基本意象,一个我尽力想要用语言阐述却永远不能阐明的意象。
另外一种观念,即妄想狂,则与思乡情结有所不同。它既有浪漫主义乐观主义的版本。在这里,浪漫主义者认为只要不断前进,只要拓展我们的天性,摧毁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不管它是什么……这种观点表现出偏执狂的牵强附会,比如在历史阴谋论中。这些隐蔽的力量要比我们人类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标,它们总是在愚弄我们
格尔就说:“精神欺骗我们,精神玩弄诡计,精神编造谎言,精神总是取胜。”他几乎把精神看做某种巨大的、反讽性的、阿里斯托芬式的力量,它在嘲笑可怜的人类,因为人类总是把自己微不足道的家园建在荒芜的斜坡上,自以为找到了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山峦,结果发现它不过是人类历史的巨大火山。它正要再次爆发以实现自身的理想,也许会在长远的意义上造福人类,但从短期的结果来看,却给许多无辜的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毁灭。
另外作者提到了一个我很感兴趣的作品:
《卢琴德》,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在十八世纪末发表的作品。这是他那个时代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六 持久的影响
认识到主宰着人们的伟大意象——认识到黑暗力量、无意识、不可言说之物的重要性以及忽视它和顾及它的必然性,这个认识,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传播,并不局限于艺术。举例来说,它首先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进入了政治学说
这些是浪漫主义最基本的要点:(承认)意志以及这个事实:世上并不存在事物的结构,人能够随意塑造事物——事物的存在仅仅是人的塑造活动的结果。由此,浪漫主义反对任何把现实再现为某种可供研究、描写、学习、与他人交流的形式,换言之,就是那些以科学方式再现现实的企图。
不断地促使你前进,永不知足,它的本质和意义在于它绝对无法实现,所以,一旦实现,它将毫无价值。就我所见而言,这就是浪漫主义的本质:意志,以及作为行动的同义词、作为因其永远在创造而无法被描述的人;你甚至不能说它在创造自己,因为没有自我,只有运动。这是浪漫主义的关键所在
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这些和浪漫派的初衷相去甚远。然而同时——就此而言,浪漫派的教义是正确的——他们是最强调人类行为之不可预测性的人。他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幸运的是,他们有志于实现某个目的,结果却几乎全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