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与摘抄合集(2024年第一季度)

古典与现代

Emily Bronte诗集Wrong Norma、古典学还有未来吗、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Existential Physics、文明I、倾城之恋

第一季度一共读书16本。

语言学的邀请

这本书不仅从语言的角度诠释生活,更是加入了社会学的观点和视角,翻译则是使得全书内容更加接地气,更好理解内容,内容深入浅出很有启发意义。

符号

关于语言的符号性功能——象征和前象征。

我们所做或想做的事情,所享有或希望享有的物件中,很少是只有机械性或生物性价值而另外没有象征性价值的。

我们不但对语言中的象征过程幼稚无知,对其他各种标记也是如此。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真假不分、虚实混淆的现象,可以说就是因为在许多观众那里,象征的符号不但真的像现实一样,而且几乎替代了现实的地位,以至于他们看不到事实的真面目。

言辞并不是现实

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东西并不一定有连带关系。

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混为一谈的习惯,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都会在各种不同的文化阶层上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从而成为一个永久性的人类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承袭了许多无用的知识、错误的印象和谬见(那些都是我们从前认为是正确的地图),因此我们所学到的总有一部分是必须抛弃的。

在这里点一下这里和后面翻译的地图这个词,窃以为不合适。我猜想应该原词大概率是mapping,这里不是一张图纸或者眼前的一片视野的意思,应该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映射、一种对应关系。

报告用的语言

像是“莫须有”这种话,所谓的糊弄,却也是一些人赖以生存的语言方式。拨开云雾并非易事,青天难觅真相易失。

模糊而无意义的说话方式和滥用语言的恶习,早已演变成一门神秘的学问。艰涩或用错的文字,哪怕是极少甚或没有任何意义,也会由于习俗规定的缘故,竟然有特权被误认为是极深奥的学问和极高明的理论。想要说服讲着或听到这种语言的人,使他们相信这种语言不过是愚昧的掩饰品、真知识的障碍物,却也并非一件易事。

—约翰·洛克(John Locke)

색앙경 을 기고 보지마요

判断下得太早,往往会使我们看不清楚近在眼前的事物

发现自己的偏见是智慧的开端,摆脱自己的偏见是自由的源泉。我们若是带着偏见就无法做到公正,进而也就无法提供一幅恰切的地图。

前后文

前后文,又称作语境,英语的context。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有这样一类考试题:过去一个学期学过的单词列成一个单词表,我们需要背诵此表,并且根据给出上下文选出正确的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这个题型曾经困扰我许久,因为很怕自己背漏单词或者背少释义,我的舍友会编顺口溜来记住每一个单词,听她编的无厘头顺口溜是我每次考前少有的乐趣。

翻字典并不是单纯想要知道一个释义,而是看在一个具体语境里的用法。中学学完新词同样有一个造句题目,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其实造句掌握词汇的重要方法之一。

字典编纂者是历史学家,而不是制定法律的人

一个是外向意义,也叫本义(denotation);另一个是内向意义,也叫转义含义(connotation)。简单来说,一个声音的外向意义,就是它在外界里所指代或表示的东西。也就是说,外向意义是不能用言辞表达出来的,因为它就是那个字所代表的东西。想要记住这个定义有一个简单方法:每次有人要你说明一个字的外向意义时,你只需一手捂着嘴,一手指着那样东西即可。

倘若一句话有外向意义,争论可以有结束,双方也可达成一致看法;倘若一句话只有内向意义而没有外向意义,我们就可能而且常常会争论不体。这种争论的结果只会造成无法调解的冲突

现代语言思潮的基本理论之一,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字能有两次意义完全相同

扩展语境的涵义,我们其实都只是生活在某种语境中罢了,真实是虚无缥缈的。

一个极普通的说法:“我相信”,在下面三个句子中就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我相信你。(我对你有信心。)

我相信民主。(我接受“民主”这个词所包含的原理。)

我相信圣诞老人。(我认为圣诞老人确实是存在的。)

有助于社会团结的语言

语言的社会性功用。

我们在社交场合中的会话也大都属于前象征的性质。

除了极要好朋友间的密谈,一般对这些题目所发表的意见,从交换知识的观点来看,多半毫无价值,不值一谈。可是在那种场合下,一言不发是会被视为失礼的

我记得小时候和家里人拜访亲戚朋友,结尾总是会说“下次也来我们这里来玩”,不懂事的我果真开始盼望下次见面或者下次旅行,但是其实很难有机会,那几句话也是飘渺没有意义的客套话。日语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敬语,但是其实并没有到那么诚惶诚恐的尊敬程度。来了美国发现这样的套话也层出不穷,How are you也仅仅是问好,Have a nice day也仅仅是另外一种Thank you。我曾经最厌恶没有意义的话,但是现在我也能熟练地张口就来了。不仅是对尊长,甚至也是对身边的人,对家人和亲近的朋友。

话说回来,也正因日常生活中充斥着这样没有意义的话,所有我特别珍惜追星的时候写下来或者说出口的话,因为那个时候每句话都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每句话都是真情实感不掺半点水分。偶像让我在这个层层叠甲的虚伪社会里重新遇到真实的自我。我很感激。

从这些社交习惯上我们可以定出一个普遍原则;打破沉默本身就是说话的一个重要功用。我们生活在社会上,绝对不可能一直要等到“有事情讲”方才开口说话。这种前象征的“为说话而说话”是一种活动方式

上面所说的社交性谈话,固然多半是敷衍式的陈腐滥调,没有多大意思,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不可缺少。因为它不但能使我们与别人有获得相同看法的机会,从而谈得来,还能帮助我们结交新朋友,开辟新的交往关系,同时还能帮我们和老朋友保持友谊,维持旧的交往关系

这些仪式性词句(ritual utterances)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好处”呢?它们的好处就是“重新加强我们的社会团结”:

大都可以视为语言的前象征用法一一也就是说,一套套根据习惯而来的声音,不传达意义,却带着情感(往往是团体情感)。语言的前象征用法都有这个特点:倘若必要,它们可以不用合乎文法、句法或是能够清楚地读出来的象征言辞,就能完成任务。事实上,即使所用的字眼一个都听不出来,它们也照样可以完成它们的任务

语言的双重任务

我们曾区分过本义(外向意义)和含义(内向意义,即心里的“意见”“观念”“概念”“感情”等)。其中含义又可分为两种:说明性(informative)含义和感动性(affective)含义。正是因为有些字词能同时引起说明性含义和情感性含义,所以一讨论起有关宗教、种族、国家和政治团体等题目,事情就会变得特别复杂……真正的原因是那些旧名词充满了传袭下来的偏见,我们一用它们说别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过去人们对他们的看法。

语言的任务是“通情达意”,用直接却冒犯的词汇在“达意”上很成功,但是却伤害了情感。这并没有完成语言本身的任务。

所谓“直言无忌”(用“直言”这个名词的人,本身就已犯了第二章中所说的对“正确的名词”的迷信),通常是指用一个有着最坏、最不愉快的含义的名词去称呼某人或某物

误解的原因如下:

(一)说明性含义可能不够充分,甚至容易让人误解,但是因为情感性含义的内容相当清楚,因此我们仍然能够对这句话作出一个正确的解释

(二)说明性含义足够正确,外向意义也足够清楚,可是情绪内容却极不恰当,容易让人误会或见笑。当有人咬文嚼字时,这种现象常会发生。例如:“那缸水太浑浊了,所以我就放了些硫酸铝钾。”所谓硫酸钾铝,其实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明矾。

(三)说明性含义和情感性含义都“听起来没有问题,但在‘地图’上却没有这样一块‘地域

控制社会的语言

语言最神秘诡谲的地方在于时态,或者说是:

语言与未来事件间的关系

有了语言这一工具,我们就能影响未来的事件

天啊,即使预言家都不敢百分百把我的未来,语言居然能施加某种必然的影响。

比如说所谓的忠告:

虽然他们的动机可能会有所不同一有时是为我们好,有时是为他们自己好一一可是他们都在想影响我们的行动。这种想用言语来控制、指导并影响别人未来行动的努力,可以称为语言的指示性用法(directive uses of language)。

比如说所谓的诺言:

在这众多的诺言中,有的真能办得到,有的却不能事实上,我们每天都会碰到显然是无法做到的诺言。

这背后的社会基础都是信任。这个机制必须要得到反馈,否则会逐渐消耗减弱直到失去信任。

有这么多的协定,就不会有社会这一回事,我们可能仍然会在粗陋而孤独的洞穴里局促地生活着,不敢相信任何人。有了这些协定和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按照这些协定生活的意志,人类的行为才开始有种种可以预测的规范,人类的相互合作方才成为可能,自由和平也才能建立起来。

很多人仍然抱有一种依赖礼仪本身效果的倾向。这种倾向的起因当然是由于我们仍旧不免相信语言有魔力,认为我们只要把某些词句按照固定方式一遍又一遍地讲下去,就可以对未来产生一种力量,使未来的事件一定能以我们讲的方式出现

还有许多学校,它们不是给学生更多时间和机会去研读民主真正的意义和实践民主的方法,而是一味强调升国旗仪式或叫学生天天唱国歌,这样下去,很可能会使“民主”一词在学生眼里变成一个毫无内容的空洞名词。

什么是“权利”

第一点,既然人类的语言对任何事物都无法全部说出,指示性言辞里所包括的允诺也就一直不过是“未来地域”的“地图轮廓”。这种“地图轮廓”将来自然是会填满的,可是未来的详细情形往往会与现在的预测不同。有时,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地想要去实现自己的诺言,未来的发展却仍然可能会与我们的地图毫无关系

第二点,指示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往往比较相似,我们应该能将它们区分开

我们之所以没能正确地理解指示的性质,进而产生失望感和幻灭感,第三个原因便是我们太富于幻想,把指示里并没有的意义看成是它真有的。

传达感情的语言

让我们回到语言“传情”的功能,回到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隐喻和死隐喻。

隐喻并不是一种“修饰”,它们是直接表现我们感想的方法,只要我们有强烈的感情要表现,就会有隐喻出现

隐喻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而且,它一旦成功风行就会死去

一旦隐喻“死去”,就彻底嵌入了我们的语言,成为语境的一部分,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然后成为历史传承下去。

研究历史和文学并非只是为了讲体面称风雅(很多讲求实际的人常会这样想),要想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见和感情,以及更好地去理解别人的意见和感情,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技巧娴熟的作家往往特别擅长选择能够遂其所愿的方法感动读者的事实。这种描写或叙事的文章要比一连串明白说出的判断更容易让我们信服。因为作者并没有要我们听他的话,承认那一意外是“可怕的”,因此当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时,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是我们自己的而不是作者的结论。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说话时自行下结论的情况就比较少见,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是在陈述事实。

孔子论春秋。 

所以当我们论述所谓的“真实”的时候,我们要重新考虑语言表达在其中的作用。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语言中包含太多的预设,所以我们说出来的话大抵都是限定的。

第一,既然表现个人感情是文学的核心所在,感动性成分自然也就会在所有文学作品里都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二,当我们说一篇感动性的文字是“真的”时,我们并不是说就科学观点而论它是“真实的”。我们的意思可能只是自己赞成那些文字中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相信那些文字真切地表达出了某种态度;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相信那篇文章在我们心中引起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改善社会习俗和个体行为。“真”这个字几乎有无穷多的意思

当我说“我的cp是真的”的时候(尤其是rps),并不是想要这两个人在真实的世界谈恋爱,而是为他们构建了一个连接,这个连接构建了一个坚固的关系,这种关系性是我们憧憬的。这种关系可能是暧昧可能是热恋可能是分手也可能是彼此厌恶,但是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有人告诉我们,莎士比亚的戏剧、弥尔顿或但丁的诗永远是“真的”时,他们的意思是说,这些文学作品使我们能对他人产生某种新的态度,能加深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或者能使我们产生深切的道义责任感,这种种贡献,在所有能够想象得到的情况下,都是对人类很有价值的。

因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不但有外向世界,还有语言世界。“在书本里过别人的生活”,用比较正式的术语来说就是“象征性体验”(symbolic experience),有时也叫“间接性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

小说家却能通过精心选择与故事有关的事实,将其细致地组织起来,使它们变得有意义而且首尾相连

每增多一种新的象征性体验,就表明他对世间人事的见识又丰富了一些

艺术和激荡的情绪

为什么古希腊人钟爱悲剧?这一点朱光潜在在《悲剧心理学》有过阐述,而在这里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了解释和说明。究其根本,在虚构文学里我们看重的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是一种现实生活无法企及的可能性。

小说、戏剧和诗歌的起源,就和起誓诅咒一样,都是因为一个有机体体验到一种十分强烈的情感(欢喜、痛苦、不安或失望)的时候,内心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需要,想要把它们说出来。说出来后,这种激荡的情绪就可以或多或少哪怕只是暂时地松弛一些。

一个人却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符号世界——活动。他不但会遭遇到种种经验,而且会用符号向自己展示自己的经验。当我们心情激动,尤其是极不快活的时候,只要能将不乐意的事情对一个真正的或虚构的有同情心的朋友甚或是对我们自己说出来或写出来,就会感觉好受许多。倘若我们所用的符号足够恰当,而且有足够的技巧,我们激荡的情绪就可以被象征性地控制住。要想控制感情,我们可以用肯尼斯·伯克所说的“象征策略”(symbolic strategies)一一即用种种方法将我们的经验重新分类,将它们“包围”起来,使其变得容易为我们所忍受

接下来作者介绍了几种“象征策略”

第一种当然是所谓借助文学“逃避现实

从现代心理学上来讲,适应环境这个过程并不是一种怡然自得、不闻不问、不顾世事、静止的乐趣。它是一种富于动力、每时每刻都在变更的过程,不但包括改变自己的感情以适应环境,还包括改变目前的环境以适应自己的个性。达到和维持适应状态的方法越多,对环境的适应也就越加成功

把自己的经验用适当的符号表达出来,再将其整理成一个首尾一贯的整体,是一种综合性行动。一个伟大的小说家、戏剧家或诗人,就是一个将许多广泛的人生经验完美地综合起来使它们有一种秩序的人

从读者的观点来看,语言具有社会性这一事实又成了一个主要的中心原则。作家借助语言将其经验和态度整理出来,从而在读者心中产生作用,使读者也能把其个人经验和态度略事整顿。经过这番整顿,读者的内心也就可以变得略微整齐些。这就是艺术的目的

我们是怎样得到知识的

知识以语言作为媒介进行传递和累积。

这并不是说原始民族“不聪明”,而不过是说他们缺少文化交流,没有和别的民族把知识汇集起来的机会,因此没有什么机会去发展他们的语言,也不能得到正确地汇集知识时所必的,更精细的评价方法。文明人之所以能进步为文明人,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智力高些,面是因为他们传袭了许多世纪以来最广泛的文化交流的果实

但是我们从日常经验里知道,学习语言并不单单是学会一些字词。学习语言更是要将字词与它们代表的事物正确地联系起来

要想避免这种纠纷,唯一的办法就是越少用定义越好,随时随地指着外向阶层一一也就是说,无论写作还是说话,我们都应引用具体实例来证明自己讲的是什么。

当我们抨击假大空的时候,事实上是在抨击抽象的理论

一般在说话时始终离不开较高抽象阶层的人们,不但犯了分辨不出他们什么时候在说有道理的话、什么时候是在胡言乱语的毛病,而且他们在听众心里也会造成同样缺乏辨别能力的现象。他们从不切切实实地说话,只是在字眼里兜圈子,丝毫没有注意到,他们虽然嚷了大半天,却一点也没有说出什么东西来。

抽象一定不好吗?不尽然,数学是对于数的概念的抽象,如今数学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裨益无需多言。如果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呢?对于一个人,一个身份,一个职业,这中间因为语言抽象的性质而导致的分歧如何解决?

可是根据抽象阶梯来看,我们的所有知识都是抽象的

即使你和你太太已经结婚三十年,你对她所知道的仍然只是一个抽象概念。“不信任所有的抽象名词”是一句毫无意思的话。

所以,抽象不一定是坏的,如何利用不同的抽象阶层来使人信服是一种本事。

一个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能够经常在高级抽象阶层和低级抽象阶层之间来去自如的人。在各地替他“跑龙套”的人,在政治上只知道低级抽象阶层。他们只知道用什么诺言、什么方法才能使民众照他的意思投票。他不忠于原则(高级抽象阶层的抽象概念),只忠于个人(政治领袖等)和眼前利益(低级抽象阶层的抽象概念)。所谓能说不能行的政治理论家,知道高级抽象概念民主”“人权”“社会公道”等),但对具体事实却知道得不够多,因此永远无法成功。然而,许多使国家民族得到幸福的大政治家,却能用种种方法同时达到高级目标(“自由”“统一”“公道”)和低级目标(“提高购棉价格”“增加纺织工人工资”“司法改革”“土壤保护”)。

捕风捉影与分类

“所有的XX人都是坏人”这样的话屡见不鲜,从分类的角度是过度简单粗暴的分类。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种行为,就是因为我们把脑子里的概念与外界现实搅混了,因而在行动时就把自己的概念真个当成外界现实看待

这些“分类”是不是真的呢?当然是的。它们之所以为“真”,是因为每一种分类对他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都有很大影响。

“真”的背后有很多内涵,和事实相符,和事实的哪一面相符,有多相符。

二元价值观点与多元价值观点

当我们说要避免二元论的时候,反而已经陷入了二元论的陷阱

“不论任何问题我们都必须听取双方理由”这句话里,包含着一个往往没有人深究的臆断,那就是“每个问题都可分为两个方面”。

我们要避免这个陷阱,就要走向多元化的怀抱。

一种民主政体越是发达,它的价值观点越是富于伸缩性,也就越是能够调剂民众间相互冲突的欲望

我曾经也热衷于抠字眼,现在对于话语里的纰漏已经感到无解,再加上我自己为了圆滑场合说话也难免前后冲突,更多是尝试理解对方语言里的信息,比如对方的背景知识和终极目的,从而游刃有余地生活。

许多人都盲目地相信逻辑能够减少人类间的不少误解。虽然根据共同的经验我们都知道,常爱夸自己的话语合乎逻辑的人,往往也是我们认识的人中最难相处的人

我们的朋友、事业上来往的人和偶然相识的人之间—有的是天主教徒,有的是基督教徒,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神秘主义的感情用事者,有的是运动迷,有的除了赚钱别的什么都不感兴趣——大家只有极其模糊的语言上的协议存在。因此,虽然我们自己往往并不觉得,但是在平常的会话里,我们经常都是一边在和别人谈论,一边也在学习他们用的字词。一般聪明而机敏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走向内心和外界的秩序

作者在这里总结了前面提到由语言带来的一些概念陷阱,在这里回顾以时时自省。

(一)一张地图并不就是它所代表的地域;言辞并不就是事物。

一张地图从来都不会表现出一个地域的每一部分;言辞从来无法做到将所有事物都完全描述出来。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创造地图的地图、地图的地图的地图……不论它们与真的地域有没有关系。(第二、十章。)

(二)言辞的意义不在言辞中,而在我们的脑海里。

(第二、十一章。)

(三)前后文决定意义(第四章):

(四)留心“是”字,因为它可能会代表一种错误的评价法:草是绿的

(五)不要没有造桥就想从上面走过去。认清指示与说明之间的差别。(第七章。)

(六)必须认清“真”字至少有四种不同意义

……

(九)小心定义,它是用言辞解释言辞。如果可能,思考时尽量设法用实例而不用定义。(第十一章。)

(十)用指数和日期来提醒自己,没有一个字能有两次意思完全相同。

价值判断在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接受事实反而来得更加轻易。

如果我们对自己心境的看法变得日渐外向化,接受自己的能力逐渐增加,我们就可以无需断定“好”“坏”而直截了当地面对现实

Why Fish Don’t Exist

A Story of Loss, Love, and the Hidden Order of Life

有一天夜里睡不着刷推看到知宪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斯坦福建校校长David Starr Jordan的故事,他同时也是一位鱼类学家,致力于收集水样分析鱼类。20世纪初的旧金山大地震摧毁了他的许多收集,而他在那之后做了什么。中间穿插了作者自己在茫然期间通过挖掘Jordan的资料企图找到自己人生的钥匙。标题的《鱼不存在》是作者后来发现鱼类在分类学上并不确切的事实,并且试图代入Jordan的视角。讨论了优生学和物种进化演变还有degeneration的概念,也尝试讨论熵和混乱,但是在我这个做热力学相关研究的人的角度来说还是粗浅了。文笔不错,很多句子可圈可点。

With each new fish, each new catch, each new name placed on a formerly unknown piece of the universe, came that impossibly intoxicating feeling. That sweet honey on the tongue. That hit of fantasized omnipotence. That lovely sensation of order. What a salve, a name.

作者在讨论一些“哲学”概念的时候引用出处很模糊,说服力不够。

There’s an idea in philosophy that certain things don’t exist until they get a name. Abstract things like justice, nostalgia, infinity, love, or sin. When people have this feeling of personal inefficiency, compulsive collecting helps them in feeling better.

An antidote to terror. A recipe for hope.

diffusing the chill of Chaos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刚好吃了Cajun特色grit。

she named “grit” that seemed to be the magic ingredient. Grit. A catchier word for persistence. Grit. The robotic plunging at “extremely long-term objectives” without “positive feedback.

faith shall be ur shield

his belief gave him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than truth.

关于Chaos

Of glimpsing the glaring, relentless truth so clear from inside the swirl of Chaos. You don’t matter

There was no way of overcoming Chaos, no guide or shortcut or magic phrase to guarantee everything would end up okay.

So what do you do after letting go of hope? Where do you go?

Because of course, we don’t. We don’t matter. This is the cold truth of the universe. We are specks, flickering in and out of existence, with no significance to the cosmos

这段写得像是某种悲剧。但是分类不其实也是人为的界限?

In the 1980s taxonomists realized that fish, as a legitimate category of creature, do not exist.

Birds exist.

Mammals exist.

Amphibians exist.

But fish, in particular, do not exist.

this is something humans do all the time—downplay similarities between us and other animals, as a way of maintaining our spot at the top of our imaginary ladder. Scientists, de Waal points out, can be some of the worst offenders—employing technical language to distance the other animals from us. They call “kissing” in chimps “mouth-to-mouth contact”; they call “friends” between primates “favorite affiliation partners

成长是逐渐变得人间不信。

“Growing up,” she told me, “is learning to stop believing people’s words about you.”

It is different for everyone.

当然,我觉得有这样一种超脱的“信仰”——比如鱼,对于生活总归是有好处的,只不过崩塌也来得很轻易。又回到Chaos,有点莫名其妙的。

We are all fish, I thought. Maybe. Though probably not. Cold and colors leaving no room for such thoughts

When I give up the fish, I get, at long last, that thing I had been searching for: a mantra, a trick, a prescription for hope. I get the promise that there are good things in store. Not because I deserve them. Not because I worked for them. But because they are as much a part of Chaos as destruction and loss. Life, the flip side of death. Growth, of rot.

Consider the word “order” itself. It comes from the Latin ordinem, to describe a row of threads sitting neatly in a loom. In time, it was extended as a metaphor to describe the way that people sit neatly under the rule of a king, general, or president. It was only applied to nature in the 1700s under the assumption—a human fabrication, a superimposition, a guess—that there is an orderly set of ranks to find there

法律的悖论

罗翔老师的书一向深入浅出,这本新书也颇有意思。刑法折射出了人间道德,是切入社会的一面镜子。不仅是张三李四,提到的很多案例是真实的耳熟能详的。

罪犯与罪犯

人为什么会犯罪,存在两种对立的立场。

自我决定,还是被决定,这看似是一个悖论

菲利提出了著名的犯罪饱和原理理论(The Law of Criminal Saturation),认为在具有特定量的引起犯罪的个人、物理和社会因素的社会,必然会发生一定量的犯罪。

人类的终极发展规律不可能被尘世中有限的人类全然知晓,我们不能宣称自己掌握了某种绝对真理而不择手段地要求人们为了这种貌似崇高而且善良的目的去行动。

自由意志强调人的理性,但人并非完全的理性,人内心中的理性、欲望和激情始终处于冲突的状态;但人也并非完全非理性的存在,如果任由欲望拉扯,人必将被撕成碎片。

被决定论则强调人的身不由己,无论认为犯罪是由基因、自然还是社会决定的,都会导致责任的消解,当你甩锅给社会,社会也会甩锅给你。它可以随意诊断你具有人身危险性,以治疗为名剥夺你的基本权利。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不坏的抉择

犯罪是一种恶,这种恶是因为“它是犯罪所以邪恶”,还是因为“邪恶所以成为犯罪”呢

欧悌甫戎就像我们一样,对很多宏大的词汇,理解是混乱的。许许多多我们赖以思考的基本词汇,正义、自由、平等、良善等,我们感觉自己知道它的准确含义,但是一旦被追问,我们就感觉自己茫然无知。

这一点在上面的《语言学的邀请》里也有提到。

权利和义务

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提醒我们,义务一定在权利之前。只有在一定的道德义务的基础上才可能衍生出法定的权利。义务是无条件的,如果义务需要一个基石,那么这个基石也是超验的。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不能假设,但似乎又必须假设。休谟认为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去把握因果关系。

在休谟看来,因与果的联系不是靠理性推导出来的,是靠相信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而来的,它存在于一个信心或盼望的跳跃,比如,我们认为明天必定会来到,是基于经验中对昨天、今天与明天的“知识”,不自觉地把明天作为今天的结果,这是盼望和信心,不是“知识”!

休谟提醒我们,因果关系只是一种经验判断,虽然这种经验判断可能不稳定,但这是人类的局限,我们要接受这种局限

但是我们要清楚休谟的怀疑论立场。

在恶劣和不义的人群中生活,要懂得认命。最坚固的良善必须建立在全然的漠视上面,并且认为这世上的一切都是虚幻无常的

人类的逻辑思维,无论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都天然具有短板,都只是以偏概全的一种方式。

人类的有限性让我们所有的认识都或多或少有缺陷,我们都是在偏见中成长,人类所有的见识都有偏颇的成分。公共讨论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在对立的立场中纠正自己的偏见,至少对我而言,倾听比言说可能更重要。

生命

死者的权利似乎是属于遗属的。张三侮辱死者,其实是在损害死者的家人。毕竟,死者的家人无法脱离死者的人生之书,即便这本书合上了,活着的人还是会时不时回到这本书中

我们这一生必然经历许多痛苦,但是如果没有痛苦作为参照系,幸福也就不再成为幸福。

主观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很靠不住的东西,也存在巨大的偶然性。有时,当你的目标达成,可能没有太多喜悦,反而会产生一定忧伤和空虚。有时,当你的目标受阻,可能也不会难过,因为这正好给了你放弃的借口。甚至,主观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可以通过毒品的放纵来便捷地促成。王尔德在戏剧《温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里说:人生有两种不幸,一种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一种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这里说的不幸都是主观上的幸福感。

自由

当自由成为唯一价值观,其实是一块遮羞布,因为这个词太大了。

自由,其实是一个极其含糊的词语,孟德斯鸠说“没有一个词语比自由有更多的含义,并在人们意识中留下更多不同的印象了”,它似乎包含了可以想象的任何事情,难怪罗兰夫人不禁感喟:“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几多之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理性

没有人是完全理性的,我们也无须做完全理性的人,人生总有一些意外和变数。我们不能用以后的我来彻底否定之前的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即便今日烦心,也无须彻底否定昨日

索维尔会说:“如果你认为人类总是理性的,那么至少一半的历史是无法解释的

所有的悖论都提醒我们理性的有限,面对知识的海洋,唯一正确的姿态是敬畏与谦卑。一如奥古斯丁后来的反省,他说,我们因为好奇所获得的一切,最终会因为骄傲而全然玷污。

多人认为法律人是理性的,感性是职业大忌。但阿奎那却提醒我们:凡是在理智中的,无不先在感性之中


Mythologies

巴特的这本书读了一半,幸好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不知道是翻译还是批判的文体的缘故,阅读的过程异常艰难,希望我再接再厉。最近要读的书可真不少。

不是语言的问题,中文也读不下去,弃了。

 The World of Wrestling  

This public knows very well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restling and boxing;

Thus the function of the wrestler is not to win; it is to go exactly through the motions which are expected of him.

Wrestling is like a diacritic writing: above the fundamental meaning of his body, the wrestler arranges comments which are episodic but always opportune, and constantly help the reading of the fight by means of gestures, attitudes and mimicry which make the intention utterly obvious.

in America wrestling represents a sort of mythological fight between Good and Evil (of a quasipolitical nature, the ‘bad’ wrestler always being supposed to be a Red

 The Romans in Films  

What then is associated with these insistent fringes? Quite simply the label of Roman-ness

Everyone is sweating because everyone is debating something within himself; we are here supposed to be in the locus of a horribly tormented virtue, that is, in the very locus of tragedy, and it is sweat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conveying this

 

For although it is a good thing if a spectacle is created to make the world more explicit, it is both reprehensible and deceitful to confuse the sign with what is signified. And it is a duplicity which is peculiar to bourgeois art: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 and the visceral sign is hypocritically inserted a hybrid, at once elliptical and pretentious, which is pompously christened ‘nature’.

 The Writer on Holiday  

Holidays’ are a recent social phenomenon,

>

I would no doubt feel that a world was blissfully fraternal

 Blind and Dumb Criticism  

Why do critics thus periodically proclaim their helplessness or their lack of understanding?

The reality behind this seasonally professed lack of culture is the old obscurantist myth according to which ideas are noxious if they are not controlled by ‘common sense’ and ‘feeling’: Knowledge is Evil, they both grew on the same tree.

You don’t explain philosophers, but they explain you

 Dominici, or the Triumph of Literature  

To rob a man of his language in the very name of language: this is the first step in all legal murders.


Wrong Norma今天应该就能拿到,于是上周决定把Autobiography of red再读一遍,今早刚好读完。作品B昨晚终于完结了。昨天也顺带把回国机票给定了。一年过去总归是有所成长有所感悟,心情却复杂了许多。如果真的是那样,痛也痛过了,愈合了也好吧。

下面是读red的时候随手写的。

Somnambula
(Greyon) back from Hades
Buenos Aries
Yellow beard
la conseacencia

Lazer (Jew)
Ancash (Herakles’s girl)
Lima, Peru
Yazuamac
Huaraz
XLIV

一个女人的故事

声称矛盾是不可构想的,这完全是一种错误。实际上,在一个生命体的痛苦中,矛盾甚至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黑格尔

关于母亲、母女关系和死亡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便渐渐消失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天气还是这样寒冷多雨,与月初我母亲活着的时候一样。而每当我确信自己“没必要”或“不再需要”(为她做这做那)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感到一种失落,感到遗憾,甚至心痛

在诺曼底的方言中,“抱负”就意味着分离和痛苦,一条狗会因为有抱负而死掉

在共同的灾难降临时,个人奋斗的野心会暂时消失,因为那个时候,个人奋斗是无用的

我试图并不简单地把她的暴躁、她对我的溺爱和指责都归咎于她的性格特点,而是将它们置于她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来分析。我觉得用这种方式写作可以让我更接近真实。发现一种更普遍的意义,可以帮助我跳出个人感情上的孤独和迷惘。可是,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情不自禁的抵触,总想极力保留我母亲纯粹情感的一面,热情或是眼泪,都不赋予它们任何意义

最近在报纸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绝望是一种奢侈。

关于overliving,在另外一本书有更详尽的说明。

也许有一天,全社会都会这样认为。他们没有来看她,在他们的眼里,她已经死了。但是她想活着。

她的形象越来越重新变回我童年时所想象的她的样子,一个巨大的、白色的影子笼罩着我。

是她,以及她的语言、她的双手、她的姿势,她走路和微笑的习惯,把现在我所是的妇女和曾经我所是的女孩联系起来。我失去了与我所来自的世界的最后一根纽带

弗兰妮和祖伊

说实话是不对我口味,没有什么记忆点,也可能是因为比较仓促吧。

Here is New York

在去纽约的火车上读完的,挺有意思。

The quality in New York that insulates its inhabitants from life may simply weaken them as individuals.

>

Although New York often imparts a feeling of great forlornness or forsakenness, it seldom seems dead or unresourceful; and you always feel that either by shifting your location ten blocks or by reducing your fortune by five dollars you can experience rejuvenation.

[they] extricate themselves from panic situations by some lucky wisecrack, they meet confusion and congestion with patience and grit—a sort of perpetual muddling through

The oft-quoted thumbnail sketch of New York is, of course: “It’s a wonderful place, but I’d hate to live there”

more than true

“This must be saved, this particular thing, this very tree.” If it were to go, all would go—this city, this mischievous and marvelous monument which not to look upon would be like death.

汝、星の如く

之前听说过的作品,看到学校图书馆有就借了,第一次摸轻小说的单行本,本来没兴趣看的,今天清理书柜的时候想着还掉好了,反正也闲着没事就一口气读完了,没想到我看轻小说的速度还是很感人,300页三个多小时就看完了。

下面是大致剧情有剧透:

男主从京都到濑户内的岛上,女主是生在岛上的,女主爸爸出轨给刺绣老师,但是没有离婚,母亲酗酒发疯。

男女主恋爱之后被北原老师发现,没有训斥他们反而让他们做好备孕。北原老师是单亲爸爸。

男主为了实现漫画家梦想上京,女主留在本地做营业。本来对刺绣感兴趣想要找刺绣老师学,对方的确是很美丽的人,和自己的母亲不一样,但是如果让母亲知道肯定会完蛋,遂放弃。

男女主两个人远距离,男主出轨,一周也才联络一次。但是是出轨了很久之后才分手的。女主的疯批老妈把别人车搞坏了要赔钱,女主爸不给钱,女主求男主,男主立刻答应了,于是女主每个月给男主还钱。

女主和北原老师聊,北原老师提议结婚,可以经济上帮助女主,然后就结婚了。

男主同事和强奸未成年,牵连到男主,连载停止。然后男主查出来胃癌。

女主辞了工作专心做刺绣,做出了一片天地,听说了男主的事情之后抛下北原老师上京租了3DK陪男主治病。想起来高中的时候一起看过的濑户内海。全剧终。


结论是再看现实向轻小说我就是猪头。

首先就是很多剧情很离谱。日本人对于出轨的包容和对婚姻的“痴迷”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就说男女主的工作,漫画家在哪里都能当,营业才是需要上京的。然后男主出轨又是替身文学,绝了啊。

每个月打钱就是两个人之间唯一的羁绊了。好物质的羁绊,还不如抚养费。

女主爹是个窝囊废就算了,女主被原生家庭束缚,但是男主完全没有帮她的意思,北原也有点乘人之危的感觉。而且越长大我越来越觉得差辈分真的不行,除非一方在另一方面有优势,否则就说权力的滥用。

最近看音乐剧比较多,有的音乐剧虽然离谱但是三观是正的,霓虹金永远让我大开眼界眼界大开。离大谱!哈哈不过万幸我早就看透霓虹金这套了,铜仁女玩剩下的。希望下次吃点好的!

另类事实:知识及其敌人

本书主要抨击所谓的“另类事实”,尤其是特朗普参政时期胡说八道但是博取了许多选票的行为。关于社会新闻里的那些呈现有多少真实,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话题。

我的其中一个家人自以为每天观看境外媒体就能获得更多的“真实”,而境内媒体全是“虚假”,殊不知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对于语言的影响真的很大。早在公元前孔子《春秋》就已经把这种述而不作的功力运用得淋漓尽致——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是立场,都是目的。而不知道是万幸还是不幸,在我成年之后不久我的生活也被社会运动波及,迫使我学会用更加独立的视角去看待一切问题。

当时我遇到的社会运动的集中爆发的导火索是一个年轻生命的失去,围绕他展开了太多激烈争论。在社会冲突的乌云下,或许许多真相已经不重要。

本书的一大主题是知识的社会性质

许多事实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因为我们不屑于知道;还有很多事实即便我们想知道,也不能够知道

我们要区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我们称前者为关于“是什么”的知识(knowledge that),后者为关于“怎样做”的知识(knowledge how)。理

什么是知识?

信念和知识的区别

如果想要拥有知识,光有这个想法是不够的,我还得相信这些行星上有生命。我需要有信念(conviction)

“传播知识不光要发布信息,还得让人相信这个信息是真的。”

信念不管有多强,都不是知识

知识的条件。

因此,哲学家公认,知识需要满足(至少)三个条件

信念,即具有特定思想内容(现在正下雨,地球是圆的,办公室里有18个人在喝咖啡)的心理状态。

这个信念必须是真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现实:外面的确在下雨,地球确实是圆的,就是有18个人在办公室里喝咖啡。

这个信念必须以充分的理据或证据为基础。仅仅靠猜测蒙对了的人并不具备知识。

话说我其实不是很喜欢前面部分的这种“哲学家说”的陈述方式,没有具体的引用人名就很缺少可信度。

证据还需要强到能排除错误

即使知识不具有内在价值,它也具有重要的工具价值,也就是说,知识能帮助我们达成目标

两者必须有其一

社会建构

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中心观念:既然我们用来描述世界的概念是人的建构,那么就产生了一种视角主义,即认为真理永远是相对于某个既定(而任意武断的)视角的真理

这是一种相对主义

如果你和我说的语言不一样(特别是在两种语言关系不近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真正了解彼此的,我们也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的。结果就产生了一种语言相对主义,通常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

即使接受语言是一种社会建构,也不代表语言所指代的(狗、柠檬、电子、麻疹等等)是社会建构。

当然,有些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建构,哲学家称之为“社会事实”。社会事实的特点是以人类机构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特朗普时代的后现代主义

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比如田晓菲老师提到的南朝和北朝视角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倘若美国南北战争是南方胜利,北方人会被写成什么样子呢?

知识是权力问题,有权力者的视角占支配地位,这样的观念背后是有可资利用的洞见的。世界非常复杂,所有关于世界的描述都会漏掉一些东西,而什么被排除在外往往跟权力有关。历史研究就是众所周知的例子

“反正都是假的”这样反而更加可怕。

最大的危险很可能并不是人们都接受了后现代主义,开始质疑客观现实这个观念,而在于强调不同视角的做法让我们更难用“这是假的!”这么一句话来对付宣传和虚假信息

所以我也很讨厌别人侃大山。陌生人还好,反正彼此不熟不知道城府,但是亲近的人尤其是亲人,因为自己太了解他们所以知道他们几斤几两,看他们吹牛更加难受。

后现代思维方式虽然在哲学中比较边缘,但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非常有影响力。未受过哲学训练的学者虽然没有真正理解和评价这些理论所需的工具,却欣然接受激进的哲学理论,这在我这个做哲学的人看来很奇怪。对于自己不是专家的学科采取谨慎态度,这才是科学的方法。

理性与怪论

工具理性,因为它涉及我们实现目标的手段

这是人类知识的困境:保持正常水平的信任可能会让你上当,时刻怀疑则会让你无法获得关于世界的一般知识。

信息爆炸时代给人的影响是失去了思考的精力——信息太多了

知识的社会属性意味着,不那么幸运的人会去相信各种荒唐的事。研究也表明,周围的环境越“嘈杂”,我们就越难拒绝某个信息。电视新闻充满让人分心的东西(闪烁的图像、屏幕下方出现的文字等等),让我们认知疲惫,对无根据的虚假内容的抵抗力就下降了

每个人都只是在维护自己的信念。我和长辈发生冲突的时候,以前会尝试说服他们,后来放弃了,因为每个人都要要维护的珍贵的信念,是没有办法磨合的,只能求同存异。我尽我的包容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不要想再从我这里得到有用的信息了,可惜有些人已经被我推到那边了。只能说是家庭关系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

心理学家所说的“动机性推理”是另一个妨碍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心理机制。这种推理方式不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而是为了维护自己所看重的信念——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而不是去相信有充分理据的事。我们不是有意识这么做的,也不是选择去采取这种态度;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机制,我们重视的信念受到威胁时,机制就会启动,然后我们就会运用自己的推理能力,把威胁这些信念的证据排除掉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eudaimonia这个概念,研究者还在讨论应该怎么翻译才好。常见的译法是“幸福”,但亚里士多德的意思可能不是我们说的那种“幸福”,而是依照生而为人的“潜能”来过美好生活

语言与谎言

知识的社会属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世界观有可能从根本上是错的

牛的世界里的上帝也是牛。

我们逐渐学会了在几乎所有的事情上说谎,有时候理由高尚一点,有时候则不

以前的我对于真实太过执着,现在却理解了很多必要的谎言。

“说谎的人不想让人知道他们其实并不相信自己所说的,扯淡的人则不想让人知道他们根本不在乎现实是什么样子。”

媒体media,始终只是中介,是中间,他们的视角决定了他们的目的。

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众多消息来源是彼此独立的,但其实它们的源头就那么几个,而且服务于相同的政治目的。”

很难相信日常生活中有人会说出一句话,却不带这种言外目的

理解与批判性思维

比如推理、解决问题等批判性思考过程,是与储存在长期记忆中(而不是在环境中获取)的事实性知识密切相关的。

知识只是一种建构,这样的哲学假说是站不住脚的

knowledge is more than constructure.

就当前围绕气候变化的争论而言,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思维陷阱是人身攻击(ad hominen)论证。犯这种错误的人是攻击人,而不是攻击论证

很多别的思维陷阱需要小心:稻草人(将对手观点曲解后再加以攻击)、错误二分(把情况描述得好像只有两种可能性)、错误类比(做出有误导性的比较)、概率谬误(比如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举出的例子)等等

亚伯·斯特里普(Ab Streep)所说:“你没有办法通过让人自觉愚蠢来说服一个人

避免人身攻击。猴子也可能打出来一本《哈姆雷特》,特朗普也有可能有半句话是对的。

理性思考和强烈情感根本对立,这种说法是错误而危险的。这是一个常见思维陷阱的例子,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错误二分。要么理性,要么情感。对于这样的错误二分,我们的回应是:没有必要二选一。理性和情感二选一是一种危险的简化

避免错误二分

Uninvited: Living Loved When You Feel Less Than, Left Out, and Lonely

其实前两章还是挺引人入胜的,戳到了一些痛处。但是随着上帝出现得越来越多,本无神论者实在不能借助万能真主来解决现世困难,遂弃读。

Rejection

Today’s rejections, big or subtle, are like stealth bombs that zing straight to my core, locating hurts from my past and making them agonizingly present all over again

honesty isn’t trying to hurt me. It’s trying to heal me.

Self-rejection paves the landing strip for the rejection of others to arrive and pull on up to the gates of our hearts.

For years, I’d been expecting stability from a broken identity

My world in the ditch felt predictable and therefore safe. No one ever came over to peek inside or attempt to join me.

Hidden

>

In the strangest way I felt as long as I stayed hidden, life stayed in control and I stayed safe

I needed truth to inform what I believed about myself. Otherwise, what I believed about myself would become a fragile, flimsy, faulty foundation. The beliefs we hold should hold us up even when life feels like it’s falling apart.

Proximity

>

Proximity and activity don’t always equal connectivity.

I can’t expect any other person to be my soul oxygen. I can’t live as if my next breath depends on whether or not they give me enough air for my lungs not to be screaming in pain. Because here’s the thing. People don’t mind doing CPR on a crisis victim, but no person is equipped to be the constant lifeline to another.

Unrealistic neediness is actually greediness in disguise. It’s saying, “My needs and desires deserve to tap into or possibly even deplete yours.” This will never set a relationship up for success.

Walk away early so you don’t have to suffer the pain of them falling away later. Some call that protecting yourself. But I knew in my case it was called letting past hurts hurt me all over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