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与摘抄合集(2022年第四季度)

冬天也要继续好好读书。

单独列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保险朋友书读完了The End of Love读书与跌宕自喜天真的人类学家

第四季度一共读了19本书。2022年一共读了87本书,再接再厉。

The Sorrows of Love

“We not only feel unhappy; we feel unhappy that we are unhappy.”

Why sometimes we behave like monsters to those we love?

Because he/she is close and significant
We feel safe to be horrible to them.

Memory is a hugely unreliable and therefore reckless instrument

Domestic preoccupation is not a sign of the death of love; it is what we start to get involved with when love has succeeded brilliantly.

It reminds me of a live stream called “doing dish with your darling at midnight”. Chores sounds boring themselves, but not at all if with somebody you love. It’s like a journey you need to go through together, although your work space may have zero intersection.

What should a ‘perfect’ relationship be like? (But not perfect for everyone)

“Our idea of what a good, loving relationship should be like (and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loved) never comes from what we’ve seen in adulthood; it arises from a stranger, more powerful, source. The idea of happy coupledom taps into a fundamental picture of comfort, deep security, wordless communication and of our needs being effortlessly understood that comes from early childhood.”

What if untold truth hurts honesty, and thereby relationship?

true loyalty may lead us to say very much less than the whole truth. We are so impressed by honesty that we have forgotten the virtues of politeness

Loneliness within relationship

“We must all die alone, which really means that many of our pains are for us to endure alone. Others can throw us words of encouragement, but in every life, we will at points be out on the ocean drowning in the swell while others, even the nicest ones, are standing on the shore, waving encouragingly”

We are born to be alone, and loneliness is inevitable, whether in a intimate relationship or not.

Relationship is never a panacea to life

Only when being single truly has equal status with being in a couple can we be sure that people pair up for the right reasons

How Much Inequality Is Fair?

The Author Prof. Venkat Venkatasubramanian is Chem Eng professor from Columbia, familiar to those in the field of 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 Surprisingly, this book is not about how to synthesize or optimize chemical process, but to optimize the social system with statistical mechanical approach. He denote the methodology onto soc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as statistical teleodynamics in this book and generated numerous important discoveries.

I feel very smooth and comfortable with this book, because I am trained as graduate chemical engineer, and meanwhile I hav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n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All vocabulary are familiar to me so I skimmed it in a speedy pace, but not in pain. But still I did not read through it carefully, well, stat mech is torture, at least for me now

>

statistical teleodynamics, rests on two key conceptual insights. One is that the concept of entropy from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nformation theory is the same as the potential from game theory, and that these mathematically model the concept of fairness in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The other key insight is that when one maximizes fairness, all agents enjoy the same level of effective utility at equilibrium in an ideal free-market society.”

we proved that Nash equilibrium is arrived at by maximizing fairness in a distribution. We also proved that at this equilibrium all workers enjoy the same level of effective utility (i.e., economic welfare or happiness) and that this is also the socially optimal outcome (i.e., this is the best a society can deliver to its working citizens)

……

This is a valuable result for it proves that by maximizing the potential (i.e., fairness) one is indeed maximizing the total effective utility of the entire population, which is a very desirable outcome.

Some have claimed, however, that the free market is neither moral nor immoral, but amoral

哲学与人生

傅佩荣教授在台大教授的这门通识课非常有趣,我也在大学的通识课学习了哲学,相比起来我欣赏傅教授的以下几点:

  1. 不限于哲学:寻常的哲学课总会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但是我们的对他们所处的时代特质和文化背景知之甚少,傅教授在书中补充讲述的神话和希腊悲剧等等,虽然不是哲学本身的内容,但是对理解时代和理解哲学有很大帮助。
  2. 总分式结构:我在上课的时候迷茫的原因就式不知道接下来老师会往哪个方向讲,但是傅教授每个论点的开头都有概述下面的三到四个小点,让我想起了我最喜欢的百家讲坛的蒙曼老师,比起从头串到尾或者分总式结构,总分式结构对于学生来说是更好接受的。

个人的感想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是西哲出身,所以讲孔孟老庄的时候总有点隔靴搔痒,没有触及其中本质政治与道德的体系,而知识泛泛而谈了。

胡塞尔的现象学:胡塞尔是当代现象学的代表学者,在此要介绍他思想中的三个概念:描述法、自由想像法、地平线法。

诠释学(Hermeneutics)是阅读的途径,通常人阅读的时候会有三种取向:传统、个人、文本(text)。

阅读一篇文章时有四个步骤:(一)文本“究竟”(did)说了什么?(二)文本“想要”(would)说什么?(三)文本“能够”(could)说什么?(四)文本“应该”(should)说什么?

真正的悲剧是指一个平凡人,没有特别做好事,也没有故意做坏事,却因为命运的摆布,而陷入一种极惨的情况
怜悯和恐惧是人与人互动时最鲜明的情感,而悲剧的作用就在于引发这两种情感,然后加以净化(purify)
近代欧洲的悲剧到最后往往接近一种虚无主义的情调,让人觉得人生再怎么奋斗都没有用,因为最后的结果都是一种虚幻。


人的心灵要永远保持开放,才能往上提升。人年轻的时候,往往觉得自己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未免过于执著。我们应当同意可能还有自己尚未看到的部分。就算我们今天选择过这样的生活,也必须给自己保留其他更高境界的可能性,在还没有到达那些境界之前,不应该先去否认或者怀疑。

一旦有信念,就必须以行动证明,在这个过程中会显示出人的尊严

生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密度。有些人可以在很短的一生中,以一种信念作为原则,表现出生命的精彩。相反,如果一个人想要把所有的道理都研究透彻,再去选择人生的道路,那么他可能永远无法往前,因为人生并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路,任何一种理论都可以找到与它相对的另一种理论。

“把事情做对”与“做对的事情”是不同的,一般人活在世界上通常希望能够把每一件事都做对。换句话说,每一件事都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达成,而我们要选择其中最适当的一种,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但事实上,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亦即,我们要去“做对的事情”。那么,我们首先就要问自己:“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也就是要能够分辨善恶是非,而在这里面,就包含了许多价值上的抉择


存在主义

宇宙万物之中,除了人之外,都没有资格使用“存在”这两个字,因为“存在”不只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存在”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能够自由地选择。换句话说,存在就是“抉择”,就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克尔凯郭尔指出,人生有三种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和不能够有自我。
真正的绝望是一种内在的体验,无关乎外在目标的达成与否。
“(一)不知道有自我
这种绝望是指,一个人在世界上奋斗了许久,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有追求代表有欲望,有欲望则代表一个人愿意激发内在潜能,朝着目标奋斗。然而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也不知道追求什么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顿,这是由于我们不知道有“自我”。”
“(二)不愿意有自我
当一个人发现了自我之后,接下来必须问:“愿不愿意有自我?”有些人发现自我以后,却不愿意有自我,因为要独自面对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了自我,就意味着人必须开始为自己负责,而为自己负责的压力是非常沉重的。
“(三)不能够有自我
假设一个人愿意成为自我,努力做一个真诚的人,最后却发现不能成为自我,不能“有”自我(存在主义用到“有”这个字时,并非真的是指“有”,而是指“是”的意思),这时候常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而必须走很长的路来实现自我,因此会感到非常绝望。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非常孤单的,而坚持下去是否会有好的结果,更是未知数。”


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有三个阶段:感性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
“(一)感性阶段
一个人在青少年阶段往往会以感性为主,所谓“感性”,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感性阶段的心态是偏向享乐主义
“(二)伦理阶段
此一阶段的特色是“向内要求自己”,把过去、现在、未来连贯起来”
(三)宗教阶段
经过实实在在的反省,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在很多方面非常脆弱;接受这个事实,并且认识宇宙之中有更大的力量,它是生命的来源,也是生命的归宿,如果没有它,人的生命根本不可靠


宗教本身未能使信徒免于人性的弱点,因而遭致批判。宗教本质上都有很好的理想,而宗教的致命之处其实就是人性的弱点利用宗教表现出来的结果。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生有三种界限状况:身体界限、心理界限、灵魂(精神)界限。当这三种界限出现时,便是人必须思考,作出抉择的时候。
(二)心理界限
在遇到困难时,才会发现自我并非如此可靠。这时候我们会察觉一些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念头,以及其中的盲点,这就是发现了心理的困境,也就是所谓的心理界限。
“(三)灵魂(精神)界限
灵魂则代表着“精神”,它关系着“意义”的问题。人生有没有意义,这不属于心理问题”
“许多人喜欢问:“我拥有什么?”然而实际上,一个人“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己;因为一个人拥有的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


存在主义有一句名言叫做:“拥有就是被拥有。(To possess is to be possessed.)”举例来说,我拥有一辆车子,就等于我被这辆车子所拥有,因为我必须时常担心:“我的车有没有被拖走?停车费还没缴怎么办?””


奥秘(Mystery)≠问题(Problem)
奥秘与问题的差别在于:问题是预设了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可以消解问题;奥秘则否,我们只能够跟它一起生活。


如果我们对待任何人,都像他在现场一样,那么我们的言行就会比较谨慎,这样才算是符合存在主义的要求。
意识是什么呢?意识就是“为己”(poursoi;being for itself),随时赋予一切事物以意义,但可随时改变之。意识因而是自由的。萨特说:“人被判决为自由的。
“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亦即在运作“存在”这个动作时,我们尚未成为“自己”。我们必须先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才会变成这样的人。”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一个人先有选择自己的可能性,最后才使自己得到所选择的内容。每个人都是在生命过程中不断抉择,选择之后才会得到结果


荒谬的形态
人的理性“要求理解世界”,而世界或大自然却“无法回应”此一要求的这一点。
“(一)荒谬是一种遭遇
加缪认为,荒谬是一种“遭遇”(confrontation),来自理性与世界的对峙”
“(二)人我之间的误会
譬如,我常以为别人了解我,而事实上别人所了解的只是他所了解的我,而不是真正的我。换言之,人与人之间无法完全了解,我们了解的都只是被我们了解的部分,而我们所了解的和对象本身一定有些落差,这就是我们和别人之间所产生的一种误会。”
(三)我与自己之间的隔阂
他是以荒谬作为方法。二者的差别很大。以荒谬作为方法是指:即使我们知道真实的情况是荒谬的,但仍接受这种情况,并且以它作为出发点,把我们原先建立的一切虚幻知识与价值观全部打破,再重新开始建立人生观。


庄子思想是道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也是不以人类为中心,表现出超越的性格,所超越的是空间、时间、义与利、生与死等相对的观念。


宗教

若一个人以科学家的名义批判宗教,那么他显然已经跨越了本身的范围。
如果科学家认为上帝不存在,找不到研究的对象,那么就应该保持缄默,因为对一个没有把握或没有对象的东西,不能说它“是”或者“不是”,否则将会变成一种“自然科学主义”,亦即认为唯有能够经由科学方法或客观经验加以检证的,才能称为存在。如此一来,世界上存在的东西未免太有限了,连人也只能被分析为一堆化合物了。

宗教并不是社会的工具:首先,宗教的诉求比法律更高,要求的是更完美的人格表现;其次,宗教所传布的对象并不是个别社会中的人,而是全体人类;最后,宗教与社会之间有时并非相辅相成,反而会产生一种紧张关系,督促社会追求正义。

宗教之高级与低级,有三个判断标准,就是:人性不完美、对罪恶之反抗、对痛苦之正确态度,这三个标准都是针对高级宗教而言,其反面即是所谓的低级宗教。

迷信大致而言具备四点特色:出于恐惧、崇拜个人、增强欲望、迎合世俗价值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是“风格之培养”。他进而指出,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浪漫期、精密期、展望期

人生有四大领域,就是: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进入社会以后的教育,应该根据这四个领域来思考,


文化

文化的第一个特色就是异于自然,每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都有一个核心信念,亦即相信自己具有特殊价值,譬如犹太人自视为上帝的“选民”。

文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

三日間の幸福

221029

最近想重新捡起日语用一下,读了这本网友推荐的轻小说。一个小时看完之后的感想只剩下吐槽。

以下内容有剧透


小说里我一受不了摆烂二受不了发疯,这本男主两个都占据了。不过轻小说摆烂的懦弱男主是正常的,忍忍。和心心念念的青梅竹马好不容易见面又闹掰了,对天降的监视员产生好奇心和同情心,最后把剩下的人生都卖了,只当幸福的三日恋人。这里让我很厌恶的是对同情怜悯和爱意的混淆,这与我现在的爱情观非常矛盾。

其实这种天降剧情真的不是我的菜,感觉比起一见钟情来说日久生情才是我喜闻乐见的,但是到最后倒不是这一点,还是回归到人设和剧情的问题。《植物图鉴》里的男主是天降,但是有共同进步努力生存,除了最后消失又重现然后就结婚了这点太狗血,前面的日常还算温馨。《盐之街》的女主其实也有点天降感,和男主配对的时候也让我大跌眼镜,但是末日世界里互相扶持,女主的活泼和男主的沉稳也相得益彰,最后也能接受了。《雨树之国》的女主是聋哑人,但是男主也绝不是因为怜悯,而是被她的才华折服。总而言之有川浩老师yyds

希望找的其他几本轻小说对我胃口一点吧。

Ugly Love & Slammed

221030

久闻Colleen Hoover的浪漫小说,下午在咖啡厅读不下去,回到家对着电脑却刷刷地看完了(我读得进去的小说其实读得挺快的)。其实一开始想看的是It Ends with Us(中译《莉莉的选择》),听闻是家暴题材,不忍卒读,两度放回书架上,最终还是没能读下去。

于是读了另外出名的两本,一个是fwb to lover的Ugly Love,另外一个是打破禁忌师生恋的Slammed(这个是读的中译《因为深爱,所以放手》)。这两个给我共同的感觉是,这大概是我五年前或者八年前会看的文,总会有波涛汹涌的情感蔓延泛滥,不可自拔的罗曼蒂克,总是以结婚作为终极结局,至于这样文章里对性的描写,那更是人生极乐。但是看多了这样的恋爱描写,再加上自己的经历更加丰富,就显得刻板,没那么有意思了。感觉就是家庭主妇眼里的女儿,让我感觉自己被误会;而我现在看的许多文字,是真实的二十来岁的女孩子抒发的细腻情感,那些片段我才能深深共情。

顺便提提我理解的师生题材。师生之所以是禁忌,是因为教师处于年长的位置,具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在师生关系中更大的权力,所以学生对教师的目光中是带有权力不平等的仰望态度,师生的结合是一种权力的滥用,不慎则会酿成房思琪那样的悲剧。但是师生我能磕的是不良学生的设定,因为这样的学生是不受到权力体系束缚的,不良根本不在乎成绩或者学校的评价体系,老师的威信也荡然无存,教师只是一种职业,那么无论是改邪归正也好,还是一起堕落,都是比较有趣的看头。

fwb这个题材好像之前也讨论过。我的观点是找到理想的fwb比找到理想的恋爱对象更难。理想的fwb要具备一切理想恋人的性质,而且很多时候要求器大活好,但是偏偏还不爱你。之前日本的节目「人間観察」里找一对陌生男女接吻,然后问对方想不想和刚刚的对象约会,除了一堆男矮女高身高差异悬殊的,其他都选择了想要和对方约会。这是一种生理的上头,而不是真正地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去磨合变得更加合适。所以我认为,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

我之前的备忘里是这么写的:

On the problem of whether sex and love can be separated, my answer is yes. Sex can be - but not necessarily - only the issue of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reaction, while love of course carries way more than that.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又是一本陈嘉映老师的书,这本是一本演讲合集,所以比较口语化,读起来不费力的同时,要点也比较散,不过主线贯穿全书,也算是轻松,对自己也有一些启发。

到最近是选下学期课的时候,其实也想去迈出舒适圈学习,一开始上大学的时候,想着要多读人文,多写代码,但是最后其实在课外做这两件事情更多。因为面对课程评价,总是生怕自己不能拿到好的评价,但是如果只是自娱自乐,到什么程度也无妨,反而用这样的心态学了更多。我是不胆敢去和才高八斗的母语者竞争的。

感知

有些事情我们通过熟悉,可以把理知到的东西逐渐转变成为可感知的东西,有些东西你似乎永远感知不到,像紫外线和四维空间。

感知和理知在哪些情况下能转化、在哪些情况下不能转化,转化和不能转化的界线、要求和条件都是什么?这些都是开放的问题。一开始我们把界线画在感知和理知之间,也许更有意思的界线是在可以被感知和不可能被感知之间

我们可以区分两大类的看到,或者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两种回答:whatness和thatness。从whatness说,你看到刘擎;从thatness说,你看到颜色形状。whatness回答事物是什么,对应于Sein、being,在这个方向上,看有一种不同于其他感觉的本体论地位;thatness回答感觉内容,在这个方向上,看跟其他感觉是同类的。


就算有蚊子,你感到的也是痒痒,不是蚊子。

物事之间只有相关性,没有因果性

奥斯汀提醒我们说,直接/间接这一对词很slippery,使用这些词,往往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这样的词还有好多,比如内在/外在,你们留意一下,哲学书里这些词用得很多,黑格尔每一页都用好几次。读读奥斯汀可以让我们用这些词的时候认真一点儿,别那么乱用,读到这些词也要格外当心

感知这个概念本来就包含直接性,我说他是小偷,我亲眼见他偷东西了,不是听别人说的,不是从蛛丝马迹推论出来的。与之相对,理知是间接的,通过听闻、通过推论知道

按照真理符合论,一个感知对一个现实,对得上的是真的,对不上的是错的。这条思路会带来好多不解和困难。我们要把思路转过来,对得上对不上是件整体的事情。

他心问题。我能不能知道另一个人心里的东西?
描述不能替代感知,也不是要替代感知


语言与语法里的哲学,陈老师的老本行

实际上,你即使想细细描述感受也做不到,描述感受的语词很少、很粗,一个原因,我猜,就是我们平常不通过描述感受来表达感受。“晴川历历”“芳草萋萋”,说得不怎么细,也不描述感受,但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寓于言外。

不是一个人有个形象,而是一个普遍的陈述(statement):语词都带着形象。比如像“咬”,它不仅有个定义,还有个形象,有嘴有牙,有一种表情,甚至还带着疼痛感,这些都汇集在了“咬”这个词里。

你要说一个茶壶在笑,我就不知道它怎么笑,因为它没有嘴——哦,茶壶有个壶嘴,但那个嘴它不适合用来笑。

语法笑话深刻,因为它们揭示出隐藏在日常话语背后的深层逻辑结构,我们一直都知道但我们几乎不会想到的东西,不把它变成一个笑话,我们几乎很难想到。

我从下雪了推论出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这是因为“雪是白的”这个一般事实被吸收到(embody)了我们的语言之中。语言中沉淀了大批一般事实,比如雪是白的这样的事实。


理知

我们还记得,“感知”,sense,就是意义。图灵机可以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但我们失去了感知,意义好像流失了。

理知高于感知,另一个论据是,理知具有公共性。

从前,音乐是一种公共活动,用来教化,用来鼓舞士气。实际上,在古代,不只是古代,甚至一百年前,音乐很少连在个人感觉上,也很少成为个人享受——除非你是个王子,养一个乐队为你演奏。有随身听之前,很少有一个人在那儿听音乐的。现在呢,音乐首先跟个人感受连在一起。


老百姓要的是当用之知,老百姓要过日子就得知道好多乱七八糟的小破事儿,但我们不把它叫作知识。“知识”这个词——你们可以停下来想一想——主要是指系统知识。你知道再多,如果你知道的事情不是一个系统,你就不是知识人
系统知识跟生活常识、当用之知是两回事儿。有用的是当用之知,反过来,系统知识没啥用。英语有用,梵文好像没什么用,除非你教书。系统知识好像真是为真理而真理才发展起来的,因为它的确没用。看来,“知识无用论”还有点儿道理啊。

人们通过理知发现这样一件事情,会在心理上引起巨大的震撼,因为这是人通过感知无法知道的事情,无论你怎么训练你的感性精神,不管怎么训练你的感官、感知,你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个。就像奇迹一样,一种动物,跟动物差不多一样生活在经验和感性世界里的人,忽然上升到了一个不可见的、不可感知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他们成为可知的了,他们忽然能够形而上学了,这是理知的神奇之处,这是我们一直所说的知识的力量、理性的力量。对所有进入理知时代的民族和心灵,理知都是一场震动,这个震动对希腊人最为强烈。我们经常讲,哲学起于惊异,我们会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到惊异,那么,我理解,哲学这种惊异是一种智性上的惊异、震动——哇,居然有理知这回事,它让我们看到没有理知就永远无法看到的事情。


认识论与自我认知

你怎么认识一个对象,这不是对象的一部分,你怎么认识却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是哪个认识是对的、哪个认识是错的,自我认识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对和错,而是深和浅

你知道汉语语法吗?你平常说话不犯语法错误,你知道,但让你讲汉语语法,你一反思,你又不知道了。我们说自我认知也有对错,也有从不知到知,指的是这种变化。

世界上有那么多恶,却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十恶不赦,觉得自己卑鄙,那些坏人,犯下滔天罪行的人,往往相信自己正在从事一项高尚的事业。那些真心认识到自己恶劣一面的人,反而不是那些大恶之人。

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对自己讳莫如深的。发现真正的自我,但那不像是发现宝藏似的,让人手舞足蹈,发现自我往往也就是揭发自我欺骗,穿透自我屏蔽

冬泳

班宇的短篇小说集,东哥的变压器宇宙。感觉是90年代到千禧年的东北县城故事(书中提到很多次沈阳)。对于家里没有相关背景的我来说,国企的一些东西是十分陌生的,所以没有那么有共鸣。所以头几篇读得津津有味,后面越来越索然无味了。虽然是挺现实的市井,但是烟酒小姐部分我的确也不喜欢。可能因为生活在2022年了,所以现在希望看到更加现代的观念描写吧。

小说集的特点是,总有一对男女搞在一起,结尾总是莫名其妙的魔幻现实主义(而且这个桥段作者似乎屡试不爽)。也有些描写让我莞尔一笑。

少时读书

《书读完了》放在同一个系列的书,看内容感觉内容应该相似,于是读了。第一次听说废名,读到一半感觉到晦涩,于是快速扫过。然后又读了一些关于废名的评价,关于杜甫、鲁迅还有佛教的理论,确实不止我一个人觉得晦涩。汤一介说废名是“真性情”的人,或许晦涩内容后斩钉截铁的自信可以窥见一二。然后我又读了他的小说《桃园》,感觉的确是现在的李商隐了,需要许多揣摩和解读,信息和表达上的确是自成一派s。

尽管如此,还是摘抄一些有感想的句子出来吧。

中国人的思想大约都是“此间乐,不思蜀”,或者就因为这个原故在文章里乃失却一份美丽了。我尝想,中国后来如果不是受了一点儿佛教影响,文艺里的空气恐怕更陈腐,文章里恐怕更要损失好些好看的字面。

物理学,止于意验相符,可谓能守范围,在人生经验上有其事实,然而这些事实正是法则,并不是执着有物。执着有物便不是法则了。汝愈知法则,愈见真实,愈见幻空,因为幻空才是真实,大家都不能逃此法则。

世界是理,最要紧的是懂得因果道理。这时你知道佛教不是迷信。世人是迷信。


知觉的世界

一本很薄的演讲集,随便翻翻的话不到半小时就看完了,但是其中的内容很丰富,可以和上面提到的陈嘉映老师的《感知•理知•自我认知》一起读。(其实还有陈嘉映老师的《从感觉开始》但是找到的资源损坏,以后再补充吧)

蜂蜡的这一真正现实性并不仅仅是由感官带给我的,因为感官所呈现给我的永远都只是些有着确定的大小和形状的对象。所以,真正的蜡就必然不是能通过眼睛看见的。(4) 真正的蜡只能通过理智构想出来

科学家们已经习惯了把他们的规律和理论看作近似的知识(connaissances approchées)

科学的任务——去澄清具体之物、去澄清感性之物——是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完成。

因为看了这几句话,所以又打算把《科学究竟是什么》拿出来再继续读。

每时每刻,在我们的目光流转于现实场景中的时候,我们都必然只能从某一个确定的观点出发,而这些前后相继的瞬间之所见,无论是关于哪一个风景区域的,都是不能够简单地相互叠加起来的。画家如果想成功地彻底控制住这一系列的所见并从中提取出一个永恒的、唯一的风景,就不得不破坏掉自然而然的看的方式

以前学画画,夸人的方式是画得像,后来知道了莫奈梵高,觉得不逼真;毕加索塞壬,张牙舞爪,不知其中美感。但是这就是再照相机诞生之后艺术的发展,是实实在在的。

在心理学中,那种整全而彻底地给予了一个没有身体的理智的均质空间观念被抛弃了,代之而起的是这样一个观念:空间是异质的,空间的几个方向中有的方向对我们而言比其他方向是更加要紧的,是和我们身体的各种特点有着紧密联系的,是和我们这样一种被抛在世界中的存在者的处境有着紧密联系的

感知不能用简单的唯物或者唯心主义去批判,因为我们不可否认我们认知的主观成分。

我们并不是首先活在我们关于我们自己的意识里——甚至都不是首先活在我们关于物的意识里——而是首先活在关于他人的经验里。我们从来都是在与别人接触之后才感觉到自己存在着,而且,我们的反思——即向我们自己的回归——其实非常有赖于我们与他人的密切往来

即使画家在画真实的物件时,他的目的也从来都不是去召回此物件本身,而是在画布上制作出一场自足的景象

实际上,很久以前,马拉美(12) 就已经把做诗性使用的语言和作为日常闲谈的语言区别了开来。闲谈者在提到事物的名字时其实是很泛泛的,泛泛到只是在简短地指明事物,他提起事物的名字不过是为了点出他讲的到底是“哪一档子事”。与此相反,诗人——按照马拉美的观点——则会用一种会向我们描述出事物本质结构并将我们拉入此结构中的语言

最后,爱也是一种感知,是一种想象力和误会。

叙述者自己确定只有在阿尔贝蒂娜不在身边的时候才会想要和她在一起,他由此得出结论说他并不爱她。但当她逝去后,当他得知了她的死讯后,当他明确地意识到这一远离是永不可挽回的时候,他却认为自己之前一直是需要她的,自己一直是爱着她的。但是读者会继续读到:如果阿尔贝蒂娜又活了过来——正如叙述者有时候梦想的那样——那么他还会爱她吗?是不是应该认为爱就是这种嫉妒性的需求?还是应该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爱,认为有过的只是嫉妒和被排斥这样一种感觉?

最后,给自己的话——

现代人的心是断断续续的,它甚至都做不到了解它自己。

三年前在Lecture Theatre里听哲学课,听苏格拉底教我认识我自己。我终究是没能认识我自己,但是还能得过且过地过下去。

分手的决心

221128

让我认真写点评的电影不多,一部电影也算一卷书了吧。汤唯获得青龙奖,慕名去看了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佳作。
印象深刻的果然还是剧本和镜头语言。都说汤唯没有台词功底和表现力,看了她青龙奖的获奖感言,的确她本身就带有这种气质,美丽而忧伤的,看不透的眼神,猜不透的人生。是本BE美学爱好者心中一等一的质感。

爱的形式可能是错过,这样的主题被探讨了很多。“他的爱情结束的时候,我的爱情开始了。”有人说他们的爱情太过突然,没有来由,但是那些观察和记录看上去是奉公禀报,未尝不是一种迷恋的注视,刑警的爱从那个时候发芽。因为职业正义感带来的失望是他分手的决心。而女人说再一次结婚是她分手的决心,误打误撞和精心设计的结合。最深沉的秘密在于爱,她走向大海的时候心里是有多么绝望,一点也不会呈现在脸上。她知道自己让他能眠,也让他余生无法阖眼,因为男主也正是这样的“疯子”,是满墙的案件,是梦醒又难寐。他的爱情已经结束了,她的爱情却会成为一种深沉的吐息,一种永不消逝的回忆,一种海浪的声音。

当然电影不是完美的。如果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批判,女主从一开始挣脱束缚又坠入情网,甚至不惜用两条人命换得再次被他审问,恋上已婚男(即使他的婚姻有名无实,但是还是有形式存在)也让人眉头紧锁。但是就像《悲剧心理学》所说,审美的视角和道德审判应当分开。电影里的镜头是美极了的,汤唯的美,构图的美,镜头切换的美,台词的美,都让这部电影成为不可多得的作品。

这个季节太适合怨妇,就像Cry for me 最后的歌词:

사랑이란 게 너무 혹독해
미운 마음도 다 녹아 버리게 해
또 다시 원해 널 내 곁에,
yeah, yeah, yeah (oh)

I want you to cry, cry for me
너 연기라도 해 빨리, cry for me
Make your rain fall,
fall and fall now, yeah

I want you to cry, cry for me
내가 울었던 것처럼, cry for me
Make your rain fall, cry for me
But again
조금씩 조금씩 또 빠져가
사랑에 내 결심 이 또 무너져 가
용서 할 핑계 를 만들어가
I want you to, I want you to
I want you to die for me (for me)

食物探险者

如果说到环球旅行,第一个想到的或许是哥伦布或者达伽马,如果再加上生物,那或许就绕不开达尔文。这部传记的主人公戴维·费尔柴尔德(Davis Fairchild),他最突出的贡献是为美国引入了数以千计的作物,大大丰富了美国的食物种类。他除了引进植物之外,也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食物最终能否引进,关键不在于费尔柴尔德是否获取了它们,而在于国人(农民和消费者)是否喜爱它们。

与莱思罗普

费尔柴尔德生活中的第一个贵人应该是他自己的父亲,有一个在农业部担任职位的父亲对他未来的道路起到了启示作用。除此之外,对于他的生活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巴伯·莱丝罗普。莱丝罗普为费尔柴尔德提供了最初几次环球旅行的经费——在当时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并且以他丰富的旅行经验对他的探险进行指导,在费尔柴尔德感染伤寒时寸步不离地照顾他,甚至旅馆主人想要驱逐罹患传染病的费尔柴尔德时,莱丝罗普用枪支守护了这个年轻人。

应该是在莱丝罗普让费尔柴尔德单独去巴尔干探索之后,或者是在费尔柴尔德结婚之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放下了年龄差带来的尊卑,而变得更加亲密了:
两人先前那种尊卑关系完全不复存在,其明显标志是,莱丝罗普渴望再次见到这个年轻人,深感和他在一起,自己可以尽情展现那个最能高谈阔论、最为宏大壮阔的自我,毫不担心会被嗤之以鼻或被指点评判。

莱丝罗普终身未婚,过世于费城,葬于费城城郊的公墓。比起下文中迈耶的悲壮凄凉,莱丝罗普可谓是度过了极致浪漫的一生。

与马拉特

马拉特曾经是费尔柴尔德的同学,后来却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费尔柴尔德坚持引入植物带来的好处,而马拉特对生物入侵者及其提防。两个人冲突集中爆发在华盛顿从日本引入樱花树时期。原本举国上下都期待美丽樱花在总统府前盛开,但是马拉特发现其携带的害虫会对美国造成巨大威胁,只好付之一炬。万幸的是日本谦卑的文化(以及美国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没有让这次事件上升为国家之间的冲突。

但是马拉特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让费尔柴尔德的事业受挫,在《植物检疫法》颁布之后,费尔柴尔德的宏伟蓝图层层受阻,植物引进的脚步也变慢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其实两个人都没有错,引入可以为该地农业带来巨大利益,但是引入也需要慎重。万事开头难,在进口检疫法确立的初始阶段,一定是面临不成体系的混乱,在日复一日的迭代中才能不断修正,符合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如果没有检疫法,非洲猪瘟的肆虐,课本上的水葫芦,费城到夏季遍地的黑红色虫子,目之所及便如此严峻,后果难以想象。

另外马拉特的命运则和费尔柴尔德截然相反,他没有莱丝罗普那样的贵人扶持,只能依靠自己打拼。探险精神被推崇的年代里,他像是一个做空机构。他为了坚守科学,从生物入侵者中拯救这个国家的作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与迈耶和波普诺

迈耶和波普诺都算是费尔柴尔德的精神继承人,书中着重写了迈耶。在费尔柴尔德成家之后无暇继续探索,于是雇佣迈耶来继续他的事业。相比于迈耶,费尔柴尔德是非常幸运的:费尔柴尔德在莱丝罗普的引领下前往开展的旅行,出入都非常豪华;而迈耶是独自一人前往太平洋彼岸的中国,用简朴的方式踏上旅途。费尔柴尔德引入植物的时候,《植物检疫法》尚未颁布,也没有世界大战,对于美国人更多是忌惮;而迈耶的植物引入则因为检疫困难重重,许多作物在检疫处被摧毁,中国也处于兵荒马乱的时期,理想无法实现,现实一败涂地,这样的双重打击让他陷入精神混乱,最后从返航的甲板一跃而下,埋在长江边。

波普诺的故事主要则是和鳄梨有关。看看现在超市里必不可少的鳄梨,也要感谢这位开拓者所赐。

浪漫的人生

费尔柴尔德的妻子是电话的发明者贝尔的女儿,直到老年他们还保持着互相吸引。书的最后,两个人一起踏上了前往菲律宾的旅程,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尾不可谓不浪漫,也是对他人生最好的诠释。

翻译流畅,值得一读。

意大利的冬天

米什莱散文选的前半部分是自然景观的描摹,说得上是写景散文的典范,也很适合在倒时差的时候催眠

这里的风景一般非常纤秀,阴郁,低沉,孤寂,绝无粗犷之感

甚至在十分岑寂的时辰,森林还不时发出声音,一点微响或是一些喁喁絮语,使你想起生命。

东方人认为海只是苦涩的漩涡,黑夜的深渊。在所有印度或是爱尔兰的古代语言里,“海”这个字的同义词或类似词乃是沙漠和黑夜。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像发出一项悲哀的抗议似的,说道:“永远熄灭吧。”

不过最喜欢这地方的都是一些曾经有过心灵创伤的人。圣路易[116]目睹中世纪的废墟,深感悲戚,于是常到这座森林里来祈祷。路易十四[117]每逢战败,就避开凡尔赛宫——在那里他生平所搜集的大批名画这时反倒成了一种讽刺——到枫丹白露来寻觅一份安静和绿荫。

贞德

法国史的选文中放了很大篇幅的贞德,此前我也只是粗略听说过贞德的故事,但是没有仔细去了解过。贞德的壮烈故事富有传奇色彩,在宗教时间用坚定的信仰捍卫自己和国家。许多细节让这个形象不仅是英雄,更是实实在在的人。真正的胜利是让敌人永远后悔,永生难忘,她做到了。

“我们完了,我们烧死了一个圣女!”

自由!多么伟大的字眼,它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的一切尊严;没有自由就没有德行。

平民生活

手工工场就是资本主义异化的开端。相比之下,农民掌握完整的生产资料。

手工工场的工人可是一辈子都背着十分沉重的担子,童年时期他们的体质就过早地受到摧残,孱弱不堪,甚至完全给搞垮。他们在体力上比不上农民,在道德风尚方面也不如农民淳厚。但是他们有一个优点,就是比较合群,秉性温和。他们中间最穷苦的人,哪怕生活困难,毫无生计,也能克制自己,不会干出任何暴力行为;他们总是耐心地等着盼着,默默顺从,饥饿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