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觉开始

陈嘉映老师的另外一本哲学书。

文件格式一直支持不好,所以拖到现在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很喜欢陈老师的一点是他的哲学散文的通俗易懂,毕竟还是有很多不讲人话的哲学家。虽然后面讲海德格尔我依然没有读懂,但是前面很多概念还是受益匪浅。

论大小

中文中的确有很多这样的词汇,比如“远近闻名”,其实感觉上更强调“远”(“近”闻名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一对反义词放在一起,其实是在强调其中的一面,而与之搭配的动词也带有特定的属性。

语词常含褒贬,人所周知,但其广度仍有始料不及处。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性”,但他能不能“具有”卑劣的品性呢?反正我们从来不说他“具有软弱的意志”。卑劣模模糊糊被视作品性的阙失,软弱明显是意志的阙失,而我们较多赞许具有和存在,不大喜欢不存在、死亡和阙失。于是,“具有”隐隐约约是个褒义词。

哲学概念翻译的几个问题

对于日韩两语中充斥的外来语感到无奈,似乎用外语的方式去说才是更加国际化的,但是接地气的表示也不输。

形式上的对应,最简单的一种是音译。不过,我和倪君一样,认为非万不得已不要采用音译。主要的理由就在于,一旦采用音译,这个译名就失去了和同根语词的字面联系。

意译包含对异族文化的较多尊重。罗马人最早翻译希腊文,以硬译为主,后来越来越倾向于意译,甚至把希腊人读起来拗口的希腊文也译成流畅的拉丁文

未来最好不要由我们决定

我并不觉得哲学问题是空洞的。如果我们对于事物的紧密连接有充分的认识,那么很容易从生活的表层到达哲理的深度。语言和自然科学对于我来说是最亲近的入口。

哲学一端接着我们的基本感受和领会,另一端接着形式化的框架。据罗素回忆,维特根斯坦到剑桥以后经常半夜跑到他家闷头闷脑在他面前踱步,有一次他问:你是在思考逻辑还是你自己的罪孽?维特根斯坦回答:两者都是。对维特根斯坦来说,生命之谜和逻辑疑难互为表里

林中有许多路。这些路多半断绝在人迹不到之处。这些路叫作林中路。每条路各行其是,但都在同一林中。常常看来一条路和另一条一样。然而只不过看来如此而已。伐木人和管林人认得这些路。他们懂得什么叫走在林中路上。
——引自海德格尔:《林中路》

感人、关切、艺术

很有趣的一篇文章,把“感动”和“艺术”放在一起讨论是我未曾想过的,想起一些电影营造的生硬的“感动”桥段,又深感这个话题的必要性。其实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曾经也想要塑造感动,但是写感动的确是难的,不如写憎恶写离愁来得容易。

舍己救人是感人的,但舍己救人并不因此成为艺术。

关切总是以它有多实际来衡量的。对超越性质的价值的关切也一样。

感动和善良之间的关系好像苏格拉底所辩论的虔诚和被上帝喜爱的关系一样。

你的善良感动我们。但你不是为了感动我们才善良。只有自身具有真实关切的行为,才可能感动我们。 

感人不能成为理由,而是一种关切的结果。为了感动而感动是令人反感的,是空洞的。

我们从本性上抗拒感动我们的企图。我们不“要”被感动,这是我们能被感动的先决条件。为了感动人而做点什么,让人厌恶;为了被感动而做点什么,一样让人丧气。我们能追求刺激,我们无法追求感动。使我感动和使我受到刺激稍有不同

理由可以打动我,但不能感动我。你基于我的既有利益使我改变了计划,但你并没有改变我的关切。只有通过感动才会改变爱与恨、关心与冷漠。感动具有深度。这话的意思是:只有打到深处的,我们才称之为“感动”。同理,关切处在深处。只有受到感动,才可能转变关切,才可能生长出新的关切

伪装只是不真实的一种。由于这种形式比较简单,我们会经常用它作范式来说明不真实。虚伪未必装给别人看,它可以在血管里流动。有人流泪,既不是伪装,却也不曾真被感动,这我们见得多了,简简单单说那人爱哭。也许我们该说感而不动。只不过,“感”本来含有“动”,所以感而不动,就不该说是真有所感。我们也许可以界定某种“纯粹的心理感受”,像个小小的黑洞,只受不出

下面这段论述几乎震聋发聩。逻辑有他强硬和死板的部分,只用逻辑看一个个人类,是无法解释情感的多样的。没有人去解释情感的世界,符号学无法勾勒感情的全貌,这是逻辑所不能及。

我们的各种关怀之间是有联系的。但别一下子断定我们关心的事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矛盾是对人类心智的挑战,它要求解答,呼唤解决。我们这么说,本来没什么错。然而今天,自然科学——更确切地当然该说“不自然的”科学——统治了我们的思想的今天,我们怎样聆听这种说法?逻辑不再努力贯通人生的各种基本关怀,它正忙着建立五花八门的符号学。矛盾不再是对健康心智的挑战,它不过是哪个公式里出现了差错。为了深入了解人心的矛盾,我们指望社会学提供更多的统计数据,仿佛四个军官屠杀犹太人之后去演奏莫扎特还不够我们思考。如果不满于社会学所提供的或然联系,我们还有精神分析呢。它会提供具有科学根据的解答,在演奏莫扎特和屠杀犹太人之间建立必然联系。

托尔斯泰明言,科学要求认识的统一,艺术要求感情的统一。是的,正如人类认识不断面对矛盾并努力建立统一,人也始终面对感情和关切的矛盾并努力建设统一的精神世界,只不过在这里,矛盾来得愈加错综复杂,融会贯通愈加艰巨。当然,融会贯通带来的“快感”就愈加深邃基本。谁面对心灵的矛盾?谁建设精神世界的一统?我们后来称之为“艺术”的那种人类活动。然而,艺术已经奄奄一息,虽然艺术家还在活动——他们正扛着他们的艺术产品在外国使馆门口游弋。

这其实也是我觉得很悲观的一点——有能力去深入思考的人在逐利的前沿,或是在科学的边界,关心更加本质的问题却几乎吃不饱。人文学科的衰亡带来的精神世界的空虚,鼓吹文科无用的人们麻木高歌,对于精神衰弱视而不见。

人生的基本关怀,欢乐与忧愁的统一,爱与爱的矛盾,这是一个久已为人遗忘的领域。最聪明的头脑都去做股票生意和基因分析了。

我们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却还在研究美学,研究艺术,研究逻辑。

逻辑,从它的高贵出身来看,旨在建立对世界的统一认识。不是靠把不合逻辑的现象砍掉。对矛盾掉头不顾,留下的当然是统一。然而,只有我们不合逻辑的,哪儿有世界不合逻辑的?正是在矛盾的现象面前,逻辑必须扩大自己的眼界,变换自己的视角,让那些隐匿的环节浮现出来,让整个现象呈现原形。

归根到底,你的感情,高尚也罢,低贱也罢,干我们什么事?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喜欢谈论自己的程度,大致和他的无聊程度成正比

托尔斯泰为艺术总结了三条标准:独特、清晰和真挚


在这些事情上,我们需要的是透彻,而不是彻底


关于谈话的谈话

发一千条信息不如一起说话一次,因为共度的时间,哪怕是沉默,都彰显了许多内容,而信息也只是文本而已。

在谈话中,有沉默的参与,在书面语言中沉默的力量就被削弱了。

人的自信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成功,不过,我们不能用群众的赞扬来衡量成功与否。我觉得越实在的自信,越来自一个小范围的肯定。大众的赞扬只能产生浮面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会融入一个人的性格。这一点在科学评价机制上最明显,我们很难想象爱因斯坦需要大众的肯定来增强对相对论的信心。

我们没有面对面说话的传统

我们一直没有法庭,没有公开辩论制度,我想这一点对思想方式、写作方式甚至说话方式影响极大

哲学的用途

就算是到了博士阶段,学校教育更多是学术训练,而不是拿来就用。

不消说,这是把“用”看得窄而又窄,只承认执鼠(能抓耗子)才叫有用。我觉得你老兄也有点把“做事情”和“有用”看得偏窄了。在我心里,哲学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于讲道理的科学,这门科学研究的是讲道理的技术或艺术。讲道理的科学有用没用?当然,人们用不着学习讲道理的艺术,就已经会讲道理,研究这门艺术的,实际上仍然可能不讲道理,或在讲道理的时候笨嘴拙舌,就像研究运动医学的教授可能一下场踢球就伤了膝盖。但我仍然觉得讲道理的科学有用。第一,人们爱讲道理。第二,人们愿意自己的道理讲得通,甚至讲得漂亮。第三,人们经常不知道怎么把道理讲得顺畅,讲得漂亮。第四,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和学习提高自己讲道理的水平。


我们并不需要一套独立于各文化之外的价值标准,就能够跳出一种特定模式来了解别的文化,评价不同的文化。就像我们比较甲物和乙物孰热,并不需要站在绝对零度之上。


异类让我们难受,可是去消灭异类就更危险了

五味盐

适者生存。于是,英雄毁灭了,病毒、虫豸还一代代传下去。值得关心的只是更高的存在,而不是更久的。

成功不能证明一种生活方式;明天什么都可能发生。自信不能评判的,幸运也不能。但仍然,有人生活得好,有人不好。

爱中有需求,于是人们就把需求称作“爱”了。他们爱起一个人来就像烟鬼需要烟土一样。

下面这个问题又出现了。

是引力不可知呢抑或不可知才吸引?生存吸引人,因为其中总有暧昧的东西。

关于痛苦,艺术里的痛苦更多是,深夜里抚摸爱人遗留衬衫的袖口,回忆变成挣扎的噩梦,艰难愈合的疤痕比血淋淋的伤口更能说明痛苦,高分贝的尖叫和扭曲只能叫作恐惧。

喋喋不休议论自己痛苦的人,让人为他感到羞耻。
痛苦是无法议论的;所以我们在艺术中找到它——艺术表现而不议论。
不过,能够表达的痛苦总还有点美味在里面。那种当真透不进光线来的痛苦才真叫苦。

继承往往是无意识的,反对则多是着意的。

德国古典哲学与德国文化

德国的启蒙运动,和从前英法的启蒙运动不完全一样。首先在气氛上,它不像英法启蒙运动那么乐观,它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自身反省。这种反省精神既使得德国哲学特别深刻,也使得德国哲学有几分沉重。而且,理性一旦开始了自我批判,我们就不能保证它会在什么地方停下来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习惯了这样的想法:既然科学是有效的,那么它就是对的。这个想法是后世发展出来的,人们最初一直指望科学的进展能获得自然理性的支持。现在,自然科学和自然理解可以说完全脱离开了

自然科学完全专业化了,我们普通人不再努力思考物质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只等着科学技术为我们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产品来就好了。这是本世纪的情况,但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了

从前哲学通过真理确定意义,今天哲学直接追问什么是意义,真理被降了一格,因为我们首先要问真理的意义是什么。

德国首先成为了一个文化大国,然后才成为一个政治强国,或者说,德国首先在文化上统一,然后才在政治上统一

与自然科学分离,与人类思考分离,哲学在抛开一切寻找意义和真理。

在近代以来哲学发生了两次转折:一次是17世纪开始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分离,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文主义成为一个小的精神窗口,没有多大意义。第二个是语言学转换,认为对意识生活的分析也是一种形而上学。我想问一下您怎么看待哲学在现代世界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哲学对伦理生活、人生态度还有多大影响。 

个人认为,哲学从希腊开始以来,一直要使世界在整体上成为可理解的,自然和人生是作为同一个系统具有意义的。但近代科学把自然分离开来加以理解,在一种根本的意义上,这就使自然变得不可理解了,就是说,变得没意义了。面对一个无意义的自然,人生不能单独保持其意义,就像你说的,精神成了一个小窗口,没多大意义。现在需要恢复对世界——包括人生和自然——的整体理解。当然,哲学再也不可能把自然科学的图景包括在本身之内了,它现在要做的工作是描述自然科学怎样建立起了自己的方法,怎样建立起了自己的基本概念,比如时间、空间、力和运动,通过这一类描述,哲学将重新指明自然科学和我们的“自然理解”的联系——一种理解上的联系而不像现在自然人和科学只剩下物质欲求方面的联系。可以认为语言哲学的兴起为完成这项任务作好了准备。

在语言的本质深处交谈

海氏反复强调,我们无法把语言作为对象来议论。语言有所说,而不被说。那么,我们怎么思考语言的本质呢?逗留在语言之中。逗留在语言之中,就是让语言有所说。言而有物:人在说话,显现的是事物

学习语言和语法,枯燥的语法背后是遥远的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是语言没有直接说出来的。

语法的逻辑来自生活的逻辑。语言给予我们的不是一堆事实,而是连同事实把道理一起给了我们。我们的语言如其所是,是有道理的。给定了这些道理,我们必须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但并没有什么逻辑必然性迫使我们的语言是这个样子而不能是另一个样子。我们的语言是一种相当合用的有道理的语言,倒要通过自然的源始涌动(海氏),自然史,人类的生活形式,语言和其他人类活动相交织的“语言游戏”(维氏)加以说明。

为辩解进一言

在考虑“固定搭配”的时候,其实里面包含的思维深度远超过我们表面看到的。

我们为什么特别着重分析日常语言呢?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词是前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不知经过了多少锻炼修正,“凝结着无数世代承传下来的经验与才智”,体现着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理解。哪里须得加以区别?哪里须得保持联系?我们区分“事实”和“事情”,虽然两者都是客观之事;我们说“事情发生了”却不说“事实发生了”,这个区别里面多半包含着值得深思的道理

1、修饰语必然带来某种偏离。人们会以为,张三做了一件事儿,要么他是有意做的,要么是无意做的。推而广之,“某人做了某事”这句话里,总可以插进一个副词,或它的反义词。其实不然。我们的语言颇为经济,在标准的情况下,用了一个动词就不再需要一个副词,甚至不允许插入一个副词。我坐下了,既不是蓄意坐到椅子上,也不是不由自主地坐下去的。与此相接的一条结论是——

2、副词的应用范围颇受限制。哲学家和法庭人士最喜欢使用“自发地”“自觉地”“冲动地”这一类副词,似乎它们可以加到任何动词头上。其实,它们只能用来修饰很少一些动词,远不可以用于很多动词和很多场合。小伙子抬头看见了什么,怪诱人的,他捡起块砖头扔过去。难道我们可以说“他自发地捡起块砖头扔过去”吗?我们经常考察我们都能怎样说,但我们通常不大善于考察我们不能怎样说,而多数情况,后一种考察比前一种更富启发。

3、反义词不可“貌相”。很多人想当然认为“自觉”的反义词是“不自觉”。我自觉遵守纪律。但我能不自觉地遵守纪律吗?这时候,“自觉”的反义词不是“不自觉”,而是“被迫”。反过来,“被迫”的反义词可以是“自觉”,但有时候却是“自愿”、“故意”等等。“不小心”打碎了玻璃杯的反义词绝不是“小心翼翼地”打碎了玻璃杯。一个副词不一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反义词,有时干脆没有反义词,我们说“无意间”,却不说“有意间”“故意间”,说“禁不住”,却不说“禁得住”。为什么没有这样的说法,这事颇有蹊跷,值得好生琢磨一番。
我自觉捐款,自觉锻炼身体。我不自觉哆嗦了一下,不觉叹了口气。从字面上看,“自觉”和“不自觉”一定是反义词,其实它们几乎从不在同等的层次上使用,只有说到重大的或长期的事情我们才用得上“自觉”,而“不自觉”却总用在一些小事儿上。

4、通过辩解的选择可以透视行为机制。有些行为可以用“自觉”来修饰,有些则不可以。‘不自觉’也是这样。我们通过这些情况可以了解到我们是怎样把行为分门别类的。
副词不仅能帮助我们为行为分类,而且能帮助我们透视一件行为的机制

5、接受或拒斥某一辩解的标准何在?任何道歉都可能遭到拒绝。某种辩解在一种场合成立,到另一场合可能失败。你可能由于太忙拖延了给我回信,但你不可以因为太忙拖延了下达发动总攻的命令。你若这样为自己辩解,你受到的指责只会越来越重。我们接受一些辩解,不接受另一些,标准何在?发现这些标准是件饶有兴味的工作。

6、词源和构词所含的“深层模式”总在隐隐约约起作用。“一个词几乎从不会完全摆脱它的词源和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