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学校

《人生学校》这个系列讲述了一些教科书之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的建议,有一部分被翻译成了中文。之前读的Relationships也是出自这个系列。这个系列的主旨是:

透过人文教育缓解现代人心理压力、提高情感智慧。

理想的工作

当代大部分“打工人”的苦楚在于工作的疲惫和无趣。在工业革命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从农业社会脱离,成为工业体系的一部分,然后是服务业/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我们要如何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又如何从工作中找到价值,我想这是对于当代年轻人必修的一课。

自我认可与社会认可

在我的身边,同学分为三种——金融、码农和其他。我属于其他里面,但是我也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看其他人选择就业方向时候的想法和考虑。有些是出于个人的原因,有些也是出于环境的考虑。正如作者所说:

在引导我们走向一份崭新和更有成就感的工作的过程中,起到尤为重要作用的并不是我们过去关于工作的直接想法

人并不是因为自己的选择而高兴,而是因为环境的认可而欣慰。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我的选择也被家里人不理解甚至反对,但是在当时,学校里友好的教授们鼓励我继续前进,并且告诉我这个专业的价值,到现在我很感谢我的选择和坚持,让我现在能够处于一个有良好知识储备的位置。对于父母的职业期望,我可以理解,但是理解和接受又是两个概念了。

我们受到一种代际使命的激励,要为父母疗伤,为其纠正错误。我们经常认为,可以在自己的一生之中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要形成一种对工作的明智、有效(也是令人满意)的态度,可能需要两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毫无疑问,我们未能实现的愿望只能留待我们的子女去实现了。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抗拒和长辈交流。尽管时代日新月异,长辈的代际经验不尽然适用于当下我们面对的世界,但是他们的视角、态度和心态的仍然很有参考意义。

我们通常生活在“时区气泡”(time zone bubbles)中。我们大多数时候生活在与我们年龄相仿的人群之中,所以代际经验不足。我们很少会进入比我们老很多的人的内心世界与经验之中,所以对他们所处的生命阶段的现实并非完全了解。

乐趣与兴趣

当下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作为求职大军中的一员,说实话是能有合适的岗位已经很幸运,想要完全附和自己的兴趣可谓是难上加难。在看待工作的时候,薪资待遇、工作地点、加班频率成为重点,而工作本身有时候却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有了“上班如上坟”一样的体验。

要走出这种痴迷,就需要透彻地了解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我们对自己所在意的东西了解得越透彻,就越可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及与其相关的乐趣之所在,然后我们就不会把目光局限于娱乐业,而会考虑其他职业。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我们对于就业市场的了解也是人云亦云、只看表面,我们才被逼进了死胡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选择,失去了保障。

事实上我们的需求并不是一面倒的“钱多事少”,忙到凌晨通宵和摸鱼摸出茧子来都会让人怀疑人生价值。我们需要的是和自己匹配的工作:

任何一份工作,只要足以吸引我们,那么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具体的瞬间会让我们心存感激,让我们欢欣鼓舞,而且一定和我们的核心个性非常吻合

诚然我们不能一蹴而就,应届毕业生很难直接邂逅完全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我们可以逐渐靠近更加适合自己的岗位, 通过自我审视和经验积累一步一步到达自己想要的。

为了能够找到一种我们热爱的工作,先从不起眼的地方入手,小试牛刀,或许是一个明智之举。

这里举几个书中提到的例子。

  • 童年

或许,我们可以从充满偶然所得的职业洞见之“宝库”——童年——入手。孩童时期,我们不会去分析自己的快乐,但通常只有在孩童时期,我们的快乐感才是强烈且直接的。然后我们就进入了青春期的荒漠,这个时候乐趣已经退居次席,关键在于在社会上寻得一席立足之地,并最终融入经济浪潮。成人期的我们则将真正能让我们快乐的东西列在了优先级名单的最后。

  • 妒忌

我们通常认为妒忌并不是一种正面的情绪。但是我们拥有的每一次妒忌经历都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了解自己心底真正喜欢的是什么。通过仔细探究妒忌的细节,我们会发现自己缺少了什么,然后才能反思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 死亡

死亡的念头所起到的作用或许是,它引领着我们去发现对我们而言碰巧是最重要的东西。或许将对死亡的强烈感受融入我们对热爱的工作的寻觅之中会是一桩至善之事

作者总结,我们获得的乐趣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 赚钱的乐趣
  • 美的乐趣
  • 创造的乐趣
  • 理解的乐趣
  • 自我表达的乐趣
  • 科技的乐趣
  • 帮助他人的乐趣
  • 领导的乐趣
  • 教学的乐趣
  • 独立的乐趣
  • 秩序的乐趣
  • 自然的乐趣

通过强调自己重视的乐趣和体验,来匹配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类型。

但是我们要小心一个误区,那就是不要把终产品和产业完全对等。比如说,不要因为喜欢看书就笃定自己要闯出版界,也不要因为喜欢追星就确信自己要走娱乐圈。产品是产品,产业是产业。

确定我们可能喜欢的工作的一种极常见方式,是把目光锁定在我们喜欢消费的那些产品所在的行业上。我们喜欢他们输出的产品,所以就会从职业的角度参与到他们的输入过程。

由于我们把行业与其明显的输出联系了起来,我们很快就会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全部经济领域里几乎都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

职场关系

职场关系或许是比工作本身更让人头疼的,和业务内容和企业结构有很深刻的关系。

  • 妒忌

在面对其他人的忌妒时,我们要显得大度,因为忌妒是软弱、脆弱的表现。但它也意味着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并非总是能在期待的地方找到我们所需要的鼓励和支持—这并不是我们的错,而恰巧是因为我们做对了,才会让别人感到不安。我们的处境可能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做错了,但是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超然。我们可以把这当成一种于我们有利的良言,毕竟每一次职业变动都有可能将我们带入与我们亲近的人之间的冲突。做我们想做的事情的代价,可能是让我们爱的人失望。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一些朋友,和另一些人交朋友,然后重新调整我们与家人的关系。了解这些是成功的必要和正常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勇气,使我们能够更坦然地面对在职业前进道路上可能遇见的最大困难。

因为脆弱和冲动并不是唯独落在我们身上的魔咒;它们是人类精神结构中的普遍特征

  • 责任

责任担当的想法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且花销巨大的世界里,它似乎是最有保障的一条道路。但是,责任之治其实并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保障。一旦我们完成教育,它就表现为一种伪装成美德的纯粹的责任

创业

人们总是在赞美创新的价值,但是创新从何而来。但是创新遇到的阻力也显然易见。

由于人类从本质上而言有很多共通之处,它们也符合其他人的需要,能让其他人满意。适当的自省是一种准确解读自我的能力,既要有想象力,又要大脑清晰,既不能感情用事,又不能有偏见,这会为我们提供了解周围人所需的几乎所有关键东西—而靠谱的商业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变革,一些小小的改变也会积少成多。

某种成功的自省会走向创新,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我们真正喜欢的、需要的或是反对的,与我们的社会认为是正常的东西是有所不同的
但是事实上,真正起作用的往往是数不胜数的小小变化。看着这些小小的变化,我们或许不会那么激动,但是在解释当时的情境以及最后事态的演变时,这些小事件往往更为精确。

面对后悔

18世纪新媒体的作用就是告诫广大社会民众,其生命是不完整的

存在主义是19世纪发端于丹麦的哲学思想。该思想对人类所遭遇的困难表示同情和理解,而这些困难是因知识和时间匮乏,无法做出最佳选择而造成的

存在主义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有效地匡正一个正常但有害的观点,即聪明的选择从结构上来看是有可能且非悲剧性的。克尔凯郭尔式的方法调和了这种现代感性认知,即认为完美是有望企及的。你遭受的选择之苦并非异常现象,它是人生在世最可预料且最令人心酸的事情之一。

这一主题引起了古希腊悲剧作家们的强烈共鸣。他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承认后悔不可避免

面对失败

每一个生命都背负着某种形态或形式的悔恨,能帮助我们走出悔恨。“无怨无悔”的生活只存在于歌曲中。消减悔恨的方式就是消除这样的想法:人有自由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失败了。失望是人类的基本状况,但现代性根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我们手里同样攥着各种各样的彩票,眼睛也盯着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几近奇迹的东西,虽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么做。在工作这样一个重要的领域,我们对于工作乐趣的期待其实和买彩票差不多

因为我们疯了

每一个人都疯了,而且无可避免地会疯,我们也疯了,我这么说并没有任何贬损之意。我们疯了,因为我们只是偶尔才知道应该理性行事;因为我们总是透过我们已经忘得差不多的、经常混乱不堪的童年来看待各种现象;因为我们不能很好地了解自己,也不能很好地了解别人;因为我们失去了对本来就不多的耐心和平衡感的控制。这是无可避免的。”

因为失败的概率总是更高

普遍困境从根本上来说令人悲伤,但我们总是对理应是最基本的公共认知的人类境况之一—人经常会失败—感到暗自羞愧。”

因为宏观经济图景出错了

在不同的时期,某种天赋可运用的空间和可获得的奖励是大不相同的。我们是环境的产物。我们的职业成就如何,不仅取决于我们能力的强弱,还取决于我们的时代。”

因为我们斗不过办公室政治……

因为我们已经筋疲力尽……

面对挫折

由于努力的方向集中了,我们虽然失去了无所不能的乐趣,但社会就其整体而言,会富裕得多、物产也丰富得多

其他工作之所以很有吸引力,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其积极向上的一面。此外,我们对自己工作的美妙之处其实早就已经麻木了—我们忘了目前的工作最初吸引我们的地方

我们可以教会自己在某种程度上重新爱上我们目前的工作。那不会是一种痴迷。那也不会像我们第一次坠入爱河时的情景。那会是一种更加成熟但仍然真实的爱,一种充分意识到各种不完美和缺陷的爱,一种意识到妥协和困难之处,但仍然可能感觉得到那些重要优点真正存在的温暖与欣赏。它和情感关系里发生的事情是相似的,一对夫妇成年累月打打闹闹之后,开始正视另一半。他们知道这并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但是他们能看到另一半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支持他们的,真的是在为他们着想

发明“足够好”这一概念是为了赋予失败一种尊严,因为成为理想之人或成就理想之事是惩罚性的、事与愿违的。它指出在不追求完美无缺、毫无缺陷的较低水平层面上,有许多真正重要的事情正在发生。温尼科特想告诉父母们,“足够好”是一种更为理智,因此也更加光荣的目标

题外话

在快餐店看到点单的员工,或者是百货公司的销售员,或者是办事处的文职人员,有时候不禁诞生出一种怜悯式的同情,甚至他们的很多工作是被“设计出来的工作”,说白了就是一些没什么价值的形式,但是他们日复一日地在操作运行。

但是从价值的实现角度来说,他们是这个庞大系统中最末端的一环,比起上游的工程师、设计师或者官僚来说,或许他们没有改变大局的能力,但是他们完成了最后的那一环——把商品售卖、或者是把服务完成,而到这一步为止,才有真正的人的参与。在此之前,设计师、工程师和官僚们看到的人都只是抽象的、宏观的“人”,而没有许多具体而微的品格和形态。有时候重要的恰恰又是脚踏实地的部分:把人当作人,而不是一串统计数字。

最后,致工作——

在一份足够好的工作中,你慢慢会发现许多正面之处。你会交到一些亲密的朋友;你会体验到真正的激动人心;你会经常看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受到了奖赏;你会欣赏自己以及团队其他成员的整体价值取向;很多时候你会觉得很累,但是很有成就感。

公众不会为你唱赞歌;你不会做到巅峰;你不会单枪匹马地改变这个世界;许多关于职业的幻想都会轻轻地随风而去。但是你会知道,你是带着荣誉与尊严在工作的,而且,你足够热爱你的工作,以一种安静、成熟、不过分乐观而又非常真实的方式。而那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美好的品格

什么时候善良变成一种难能可贵?多愁善感的人们总是会过度在意自己的举止,这本书就揭示了一些常见心理的运行法则,。

缺点

优点和缺点同在。

人身上具有吸引我们的某些优点,而这些优点会带来一定缺陷,我们应力图把这些缺陷视作不可避免的消极面,如此,便能从其他方面获益(而这些益处暂时还不太明晰)

对我们这种人而言,正面感受烦人的打钻声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我们活该遭此一切。

同情

这部分也可以参考到《悲剧心理学》

对他人内心世界的精确重构,远远超出了文学作品的范畴。这是一种同理心,我们常常需要对自己抱有同理心,还需要对他人施以同理心。我们需要从外表看来尤为上进的人身上试想出他们内心的混乱、失望、担忧与悲伤。我们需要把同情施于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那些最让我们厌恶的人身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部优秀的悲剧作品应当能够同时激发人们心中的怜悯与恐惧:怜悯基于对悲剧主角境遇的理解,读者读出了小错有多么容易酿成大祸;恐惧源自对自身的担忧,读者因而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有多么容易失控。一旦有事情要考验我们,我们所有人都会情绪崩溃。

礼貌

礼貌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是中国人的心照不宣,日本人的繁文缛节,还是美国人绕着圈子的问候。

卢梭强烈地把礼貌重新定义为一种过分的屈从以及公然的欺骗。对卢梭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不要隐藏或者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要时刻对自己开诚布公。

分歧

这里说的分歧不仅是和朋友意见上的分歧,也包括物理意义上的渐行渐远。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需要赖以信任的伙伴,以便能够在他们面前犯傻

有些朋友和现在的我们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我们仍会去见这些朋友,他们的陪伴有些无趣,但是我们不会错误地把他们封存在生活里。

可能我们从学生时代起就认识他们了,或者我们在二十年前和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假期,又或者我们在子女上幼儿园时结识。他们代表着过去的自己,那时的自己离现在的自己很遥远,但是我们仍对那时的自己保持忠诚。他们帮助我们理解自己来自何方,曾经关注何事。他们与现在的我们无关,但是我们的身份并非仅仅与当下有关,这一点可以通过我们与这些朋友持续的接触来证明。

而对于意见的分歧,我们也要懂得对友谊做出取舍。

我们应该敢于变得无情。选择性地结识朋友并不代表我们不再信任友谊,而是证明我们越来越了解友谊的真谛,对友谊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谨。要弄清友谊的目的,和朋友共度几个夜晚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第一,分歧并不一定可怕。遭到反驳时,若我们的自尊并没有受到威胁,还从好强的对方身上学到了宝贵的知识,我们可能还会为之振奋。

第二,人们只想在自己真正引以为傲的事情上得到赞美。赞美的价值在于不能不加节制地使用。真正讨人喜欢的人知道自己必须对许多事情保持缄默,然后他们最终给予的赞美就会得到恰当的回应。

第三,比起向我们诉说欣喜之事的人,对我们表现出理解的人更能让我们欢欣鼓舞。这一类人通常怜悯我们的悲伤,愿意与我们一同探寻内心焦虑、犹豫、困惑的自己。”

害羞

害羞源于一种对陌生人的独特解读。害羞的人并不是在所有人面前都忸怩不安,他们只会在某些看起来与他们千差万别的人面前笨嘴拙舌

可以把害羞定义为一种心灵上的“地方主义”

这引发了一种悲伤得令人动容的可能性,有可能他人也有我们身上存在的弱点,其程度比他们表现出来的要深,甚至深到我们不敢想象。可能两个人心中都暗暗渴望某个小物件,然而,双方又都表现得太过礼貌(受到了对人性冷漠解释的影响),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渴望,或为其付诸行动。

谎言

一个伟大的真相必须通过一个微小的谎言才能进入另一个人的内心,这是常常出现的情况。

关于出轨的谎言是本书中我不敢苟同的一点。谎言意味着信息不对称和故意遮蔽,而在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信任,谎言是可以直接击破这个关系的。处在排他性关系的前提下,应该对自己的承诺和关系付出责任,表现出应有的态度。这是你在享受对方带给自己的所有的好的同时付出的代价,即心无旁骛。

对于不愿意做出排他性承诺的人,Open relationship是一种选项,但是一定是双方共同认可的。如果没有诺言和信任体系,人际关系也就在崩塌的边缘了。简单来说,我宁可说真话去造成伤害,也不会为了安慰人做出无法实现的虚假承诺。

Flirting

在建立在不产生糟糕谎言的前提下,flirting成为一种试探的方式,也有人享受其中。其实Flirting也是一种建立信任的方式,只不过采取的是挑逗式的轻浮的语言方式。

代到了

打情骂俏像件礼物,送出这份礼物不是为了操控对方,而是出于一种喜悦,因为我们觉察到了对方身上最迷人的地方。以此看来,善于打情骂俏之人必须小心翼翼地用三件显然矛盾的事情说服我们:他们想和我们共度良宵;他们不会与我们共度良宵;原因与我们的任何缺点毫无关系。

良好的打情骂俏不带恶意地利用了有关性爱的重要真理:性爱中最让人享受的部分常常不是进行的过程,而是为了使这一行为能够顺利进行而让对方做出的许可。这表明对方足够喜欢我们,愿意接受我们最不加掩饰、最易受伤害的状态,愿意卸下克制的伪装,放下他们平日里的自尊。当我们第一次为对方宽衣解带或听从对方的要求,用我们能想到的最放荡的语言称呼他们时,让我们产生幸福感的主要原因远远不是对肌肤的轻抚,而正是上述的概念。

善于打情骂俏之人使我们摆脱对自己的苛刻责备,他们用了几个真挚的原因有力地向我们解释,两个人没能共赴云雨不是因为其中一人发现另一人令人厌恶,可能是一方或者双方都已经有了另一半;双方年龄差异悬殊;性取向不同;办公室的同事不会赞成;复杂的家庭情况;或者,最简单的一个原因,没有时间。

理想中的打情骂俏是由两人共同创造的一种社交艺术,是文明的产物。在打情骂俏的过程中,人们承认存在的局限,也担忧会产生的后果,人们知道自己不应该让一时冲动毁掉一段长久的感情。人们知道避免性行为通常是明智之举,但又明智地懂得如何不真正采取性行为却能享受性的美好。

有趣

有趣的人并不是在表面看来经历了趣事(环游世界、会见权贵、出席重大地缘政治场合)的人,也不是那些用学术语言谈论重大文化、历史、科学话题的人。有趣的人不过是那些细心体贴、了解自己的倾听者,他们如实记录着自己心灵的颤动,也能够因此如实阐述生命中的悲苦、激动与古怪。

被我们称作有趣的人,从本质上看对我们在社交中极度渴望的事物十分敏感,即通过他人的眼睛毫无保留地观察人生这场短暂而清醒的梦境,从各自心中都有的困惑、古怪以及强烈的情绪中得到慰藉,明白我们并不是孤单一人。

有大的政治动荡的时候会讨厌和男性长辈共进晚餐,因为避免不了地听他们指点江山。但是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趣。

看多了综艺,有一种有趣的人并不总是能产生新奇好玩的梗,但是他们善于观察和模仿,所以让一些本来没意思的动作语言行为变得趣味横生。有趣的生活是观察出来的。

平静的力量

当下是焦虑的社会,我们被各种各样的焦虑情绪包围,也包括我的亲人和我自己。如何对抗焦虑、重获平静恐怕是当今最值得学习的话题之一。

生活

我们所害怕的许多事情都是杂乱无章且徒劳无益的,因此最佳的解决方案便是使自己趋于平静

系统分析“罪魁祸首”,即造成焦虑、愤怒和气恼的一系列问题,找出个中缘由,仔细思考造成我们心烦意乱的具体原因;探寻人类大脑中存在的某些不为人知的神秘领域;耐心、细致地对其进行解读,以求获得平静的心态。

感情

恋爱中的人们,往往期待值最高。感情出现问题时,我们不愿将其归咎于自己对于爱情的过高期待
对于共同生活的伴侣,我们的态度可能最为荒唐、恶劣。而与同事或朋友相处时,却能一如既往地友好、文
实际上,真正导致慌乱情绪的应该是那些我们事先尚未做好应对准备的难题或需求。因此,要营造更和谐的关系,关键并不在于避免争执,而是应该认识到争执始终是难免的,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以解决。
我们应该更理性地认识到:自己或伴侣态度冷淡,故作冷酷,又或是想要掌控一切,其背后都隐藏着深深的爱与渴望。

生活中的那些最令人狂躁不安的时刻,从本质上而言,也是由于教学失败造成的。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发现希望的基础。原因在于:不管我们对于教师这个角色有多不熟悉,在课堂之外,我们还是会有很多方面、很多机会可以教导他人。我们可以将教学作为一项可以学会的技能。如此一来,“做更好的自己”也就成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理想。

礼貌

礼貌不能解决焦虑的问题,但是似乎能够再保持体面的同时消融不安的情绪。

制定礼貌准则和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在情绪和表达之间构筑一道屏障。每当我们想说“我认为那真是愚蠢至极”的时候,我们应该予以克制,将其调整为“你的想法很有趣,但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最佳策略。你可以再详细介绍一下吗?”
有了礼貌准则,我们并不会因此而不再生气、恼怒或受伤。它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延缓情绪的表达。行为规范会阻止我们草率地做出判断。在做出任何决策之前,礼貌准则和行为规范有助于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信息浮出水面,并减轻怒火。它所带来的时间滞后,使我们得以确定事实的真相。它给予我们更多的空间,让我们明白怒火背后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之后,就不会如此震怒了。
礼貌准则能让我们在打退堂鼓的同时保持尊严。事实上,让我们放弃制高点的原因只有一个,即承认自己败北了,在更为强大的力量面前只得俯首称臣。但是在礼貌准则的作用下,我们之所以宽恕他人,并不是因为自己是软弱无能的懦夫或失败者,而是因为比起混乱,我们更看重平静。礼貌准则让人们更易于向他人赔不是,因为道歉并不是纯粹的让步而已。

理解

焦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未知的恐惧,这一点在《Factfulness》里面也有强调。

令人奇怪的是,其背后的原因平淡无奇。要提高效率,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一些事情可能会由于某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原因而变得异常复杂。我们时不时地就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要想做到泰然处之,其根本就在于理解。由于对世界和历史的深度了解,我们得以对未来做出预测,并了解其原因。
但是“反复修改稿件”这一例子揭示了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试图了解自身要经历漫长且复杂的阶段,中途可能会有许多的修修补补,需要重新排列组合材料,最终我们才能了解自身。

接纳

这几个月喜欢看up主“罗兰朵”的装修视频,翻车中带着平静的看透人生的苍凉,这种境界恐怕就是她说的——“装修的终点是接纳”。

普天下的困境,大抵都是悲伤的。几乎每个人在离开人世时,都尚有很多潜能未得以开发。许多原本可以做到的事,就此被搁置了。也许与世长眠时,你心中还乞求着他人的认可,或是为那些你未能做到之事而背负着失败感。但这不应成为我们感到遗憾的原因,我们应意识到这是最为平常的事情,是所有人必须共同面对的命运。它令我们悲伤,但悲伤的人不止你一个。人们的想象总是会超越其潜能,这种想法令人悲痛,但也会让人感到特别宽慰。人人皆是壮志未酬,这只是我们大脑进化方式奇怪的结果。
某些时刻,人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外在事物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看到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橱柜,平静和喜悦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傍晚时分,到公园或是海滩闲庭信步,也能给人以深深的慰藉。人们在独处时,非常容易注意到眼前的所见之物对自身的影响。
夜空中的景色有宁神静气的效果,原因在于人们的麻烦事、失望或希望都与之无关。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事情,或是我们的一切作为,于宇宙而言,都不会产生影响。
历史的一大重要用途便是,人们可以将其作为治愈焦虑和恐慌的解药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接受。第一要务就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我们是焦虑的而感到焦虑。出现这种情绪不代表生活出现了问题,它仅仅证明我们是活生生的人。

爱情的真相

《Relationship》

微小的幸福

不同于前面,这一册是一些零散的“小确幸”的集合,比较适合文思不顺的时候用来寻找灵感。我也随机选了一些让我有感触的句子。

外婆和蔼友善,她的陪伴安抚人心,能够让人敢于接触那些也许会带来痛苦的想法,即这个世界十分辽阔,有着庞杂的过往和无数的陌生人。
也许,只有她会仅仅希望你快乐。她总是擅长温暖人心
因为,她的爱是无条件的,很可能会疯狂到忽视你真正的美好品质,而这些品质又是你自己关注的,是你对自身的认同。外婆只想抱紧你,帮你掖好被子,跟你一起玩拼图。
父母都迫切盼望孩子健康成长,恋人都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友人都渴望一起冒险的旅伴,而外婆什么都不要,只要你的出现。这种没有算计也没有欲望的天真令人困惑。她似乎毫不理会你生命中的任何动力,这并不是因为她从不了解这些,而是因为这些动力无法再对她产生多少震撼。

读到这里非常想念大洋彼岸的我的外婆。希望她一切都好

理想的一见钟情是意识到我们脑中描绘的美好形象只是我们自己的创造,体现的是我们自己的幻想,而不是他人的真实模样,而幻想本身才是至关重要的。一见钟情令我们看清自己的理想标准,我们或许无法恰当地认识别人,但是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性感的核心不过是一种企图,一种希望能够进入他人生活的企图,尤其是一直不被准许时,这种企图尤为强烈。性感源于禁止与准许之间形成的反差,是被允许随意触碰后获得的一种宽慰与感激
你碰到了对方的髋骨或腿,脚趾相抵着,虽然一会可能会以此挑逗对方,但是此刻意不在此。此间有其他的幸福,这种幸福少了一分高歌猛进之感,却在此刻真真实实地被我们感知着。

因为是很敏感的部分,所以准许对方触碰的时候所给予的信任是莫大的。能把彼此脆弱的部分交出来,我的价值观里,那核心也超过了一时的欲望。

生命消逝的随机性愚蠢得惹人痛哭。

大数原理里我们都只是随机的分子

深度的隐私是一种真正的解放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向朋友借一条围巾

围巾有那个人特有的味道,可能是洗发水,可能是香水。

在干洗机旁

搬出大学宿舍之前,洗衣房是每周必造访的地方,时常抱怨洗衣机总坏,但是那其实也是很多观察人性的地方,等待时的神情,选择时的心态,非常微妙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