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与摘抄合集(2022年第一季度)

前言

2021上半年2021下半年

单独列出的读书摘抄和读后感:语言哲学魔鬼辞典工艺全书故事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走出唯一真理观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白板匆忙的文学十三邀3 我们都在给大问题做注脚成长的边界原则最好的告别

一共29本

那些活了很久的树

这本书正如其名,讲了各种不同的树,既有客观的表面的,也有很多背后的文化意义,相比熟悉西方文化的人读起来会更有感触。文笔算是优美富有诗意,偶有句子发人深省。

红豆杉的毒性广为人知,这种树的每一部分都有毒,只有小小的红色假种皮除外。紫杉醇在1992年被批准用于化疗。红豆杉突然从死亡之树变成了生命之树。

其实这只是理性地承认安全场所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所以,城市街道和居住区里的那些观赏树与偏僻的苏格兰山丘上的野生花楸树并没有太大区别。难道不是每个人都想要一个秘密的藏身之处吗?这个地方没有任何威胁,一切都得到滋养,并被充满爱意地照料,孩子可以玩耍,爱人可以相约,而祖父母可以安安稳稳地晒太阳。谁会想要拔除一棵花楸树,去毁掉这一切呢?

即使一棵橄榄树被烤焦烧毁,它仍然能够抽出新鲜的枝条,开始一段新生命。油橄榄树的英文名字olive源于拉丁语单词oliva,可以拆成介于命令和恳求之间意味的一句话:“O live!”(“噢,活下去吧!”)

在意大利,人们种植柏树是为了让炎热夏日里有时略显陈腐的空气变得新鲜一些,但是伴随着香气而来的,是一种快要被遗忘的东西,一种许久之前的悲伤。意大利柏木的拉丁名Cupressus sempervirens ,意为永生,但它是一种殡葬用树。
浪漫主义时期,柏树变成了忧愁的代名词。

橡树是英国文化中如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它就在那里,在我们的家里、公园里、公共建筑里、插画和画框里、奖章上、邮戳上、商标和汽车贴纸上。橡树是恒久的存在,与世间的一切都有着无形联系。
德里(Derry)就更不用说了。所有这些地名都来自“Doire”(或derw)这个爱尔兰语单词,意为橡树。

白蜡树被称为森林中的维纳斯,而且似乎会在那些凝视其优雅外形的人心中激起强烈的感情

冬青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鲜艳的浆果,只属于雌树,但这种树一直是男子气概的象征。

“铁轨上的落叶”,美国人称之为“滑铁轨”,至今仍然季节性地时不时出现在政党会议上。每年秋季,一阵阵潮湿的树叶落在轨道上并被轧实,变得光滑的铁轨会导致火车打滑。清理工作耗费时间和金钱,却是必须的,否则火车就无法安全运行。通勤者已经面临着乏味、昂贵、日复一日的火车旅途,自然不乐意回家的旅程变得更长。于是,“铁轨上的落叶”变成了一句英国的习语,形容无法有效应对天气的异常

一种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取决于它的实用性呢?为什么一定要依其衡量它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呢?

“二战”后,一棵在阿姆斯特丹生长多年的七叶树抢去了“钉子树”的风头。这棵树是安妮·弗兰克从小窗户里能看到的,当时她和家人藏在密室里躲避纳粹占领军。对这棵树衰亡的愤慨,不只是对安妮·弗兰克记忆的见证,还揭示了七叶树的本质意义。这种看上去无法驯服的树木本身就代表着健康、能量和生命力。它是如此顽强,即使叶片落下,也不会平躺在地上。它们健壮的叶脉沿着古铜色的叶脊相聚,仿佛是被下降的气温所鼓舞。在严重的霜冻中,它们会卷曲成羽毛笔,作势要记下自己某个令人惊叹的秘密。

榆树的形象无可争议地象征着失去。在爱丁堡的皇家植物园,也有一圈栏杆将一棵榆树的遗迹围在里面。风神亭是它的纪念馆,不像史托尼斯特拉福那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名牌,这里面存放着有形的遗迹——一台巨大的凯尔特式风琴,由那棵在2003年死于荷兰榆树病的老山榆制成。这棵树已经消失,花园也变得空荡了一些,而风拨动着奥西恩风格的琴弦,演奏出哀伤的安魂曲。
榆树如此动人的地方在于,人们意识到它的传统意义终究与它自己的命运相符。

实际上,很少有苹果树是从种子长成的,因为苹果树作为杂合子,幼苗一般会和亲本大不相同。尽管玛丽·安·布雷斯福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用种子培育的树不太可能长成一棵健康的、能结果的成年树

美辞典

包括《海之辞典》《空之辞典》《星之辞典》《色之辞典》分别是对海、天空(主要是云)、星座和颜色的日语词汇的解说。我个人比较喜欢海和色两部分,可能因为看的海多,对颜色(和染料)也有一些兴趣,而且因为最近想着染新发色,所以也想要寻觅新的颜色。中间两部就非常快地略读了。

几年之前发现过一个介绍日本传统颜色的网站,被很多颜色的词汇吸引,第一次知道了群青、浅葱、御納戸,颜色在物理上是对太阳光线的反射,化学上存在的对应的分子或者金属离子,生物上是视网膜上接受的信号,信息/计算机上是RGB的组合,在农业时代和植物紧密联系(许多花草也有对应的花语),在工业时代又紧扣生产加工。如果要我单独推荐一本,我会推荐《色之辞典》,无论有没有日语背景的朋友应该都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海之辞典

“红海くれないのうみ”

“绀碧コンべき”
太阳光几乎无法抵达的深海中,泛黑的深蓝色。
群青色是带有紫色调的深蓝色
海洋反射出的晴朗澄澈的日空的颜色,就是群青色

“真舻 まとも 从船后方吹来,推着船前行的风。”

“油凪 あぶらなぎ 像油流动时一样平缓的海面,风平浪静的状态。”

“男波(巨浪)おなみ 在高低不同的波浪中,较高较强的那一层波浪。”
“女波 めなみ 在男波到来前较低较弱的波浪。”

“白木棉波 しらゆうなみ 像棉花一样的白色波浪。”

“忘潮 わすれじお 涨潮时涌来的海水在退潮时残留在岩石中,形成的小水塘。也叫作“海水洼子”。
我从小就喜欢观察海水洼子。我也常常为了寻找海螺、海参、海葵这些东西而忘记了时间。或许这也是海水洼子被叫作“忘潮”的原因吧。”

想起来大庆赶海的时评

“岸边游戏(磯游)いそあそび指在落潮时的海岸边,找寻小生物、捡贝壳等游戏”
“荒矶 あらいそ 岩石被波浪拍打得七零八落散落一地的海。”

以前知道叫磯原的人,但是不知道这个姓氏是什么意思,这才了解。

“濑户 せと” 岛与岛之间狭长的海域。

蒭(chú)藁(gǎo)增二

色之辞典

“一斤染(いっこんぞめ)指用一斤(旧制,约六百克)的红花染一匹布呈现的、稍带黄色的淡粉色。一斤染也是日本十二单(1)代表性的色彩搭配中自古就有的颜色,即便是级别不高的官吏也可以使用这种颜色。”

“今样色(いまよういろ)今样色意味着“现在正流行的红花染成的颜色”,也就是平安时代的“流行色”。对于今样色,有认为其是淡粉色、深紫红色等多种说法,但一般指比红梅色深一些的颜色。”

“踯躅色(つつじいろ)Azalea 踯躅(9)色是杜鹃科落叶灌木踯躅花的颜色,是鲜艳的紫粉色。日本传统色名中并没有“踯躅色”,然而踟躅色却是属于日本春季衬袍的颜色。西方国家踯躅花的颜色“Azalea”是更加明亮、更接近粉色的颜色。”

“朱华色·唐棣色(はねずいろ)指蔷薇科灌木唐棣花的颜色,是泛黄的浅橙色。日语中的“はねず”是庭梅的古称,《万叶集》中亦有出现,也有说法同是石榴花的古称。平安时代,唐棣色因和黄袍使用的黄丹色相近而被当作一种禁色。”
“C 40/M 60/Y 40/K 30

减赤(けしあか)减赤是带有灰色的红色。在日本的传统色名中,通常会在色相较弱的颜色色名中加入“锖”“钝”“减”等形容词。如果色彩给人枯萎颓败的感觉,便会在色名中加入“减”字,“减赤”就是如此。”

“那不勒斯黄(Naples Yellow)那不勒斯黄,是略微暗沉的深黄色。公元前2500年前后,人们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发现含铅的锑化合物燃烧后可以得到黄色颜料。直到19世纪,铬颜料出现之前,那不勒斯黄都是黄色颜料的代表。”

“日出黄(Sunrise Yellow)日出时分,太阳展现出的带有橘色的黄色就是日出黄。欧美用黄色或白色来表现太阳,因此就有了“Sunshine Yellow”和“Sunlight White”。“Sunset”(日落红)这种颜色带有很艳的红色,它所表示的不是太阳本身,而是日落时分天空的色彩。”

但是添加剂里面好像是叫做“日落黄”


关于“绿(みどり)”的语源,有说法称其是由 “瑞々しい(みずみずしい)”中的“みず”演变而来的,也有说法称其来自翠鸟的古称“そにどり”。在日语中,“翠”“碧”和“绿”都读作“midori”,都可以用来形容青绿色,不同的是,“碧”只用来形容海或其他不属于植物的颜色。

我一直知道瑞々しい这个词,但是一直以为是和“水”的关联,没想到是和“绿”的关联。

“麴尘(きくじん)像麴菌一样的灰黄绿色,是在刈安和紫草中加入灰质后媒染成的颜色。麴尘是天皇日常服装中使用的颜色,因此也是一种禁色。说到天皇日常穿的袍服的颜色,《延喜式》中记载了名为“青白橡”的禁色和其染色技法,此外,取自山鸠翅膀颜色的“山鸠色”也是一种禁色。”


“藍(あい)”,也有说其来自仰望天空的“仰望(あほぐ)”在古希腊,海洋的颜色被描绘成“带有绿色的葡萄酒色”,天空的颜色则没有具体词汇来表示。《旧约·圣经》中也没有与蓝色相对应的词汇,表现海洋和天空颜色的词一般是“深绿”和“浅黑”。即使是在西方绘画中,直到中世纪还在用绿色描绘海洋。蓝色登场,用来形容水的颜色,是15世纪以后才有的事情。

学了这么多年日语才知道藍是あい。

“瓶窥(かめのぞき)盛满水的透明瓶子,看上去是极淡的蓝色,这种颜色就是“瓶窥”。江户时代,出现了专门从事蓝染工作的染色匠人“绀屋”,瓶窥这个用来描述最浅蓝色的词,就来自“绀屋”。瓶窥也称为“窥色”。”

“褐返(かちがえし)揭色是看起来发黑的深蓝色。“揭”在日语里读作“kachi”,和“胜利”的发音一样,所以在日俄战争时期,揭色作为“胜色”“军胜色”而流行。在已经染上了其他颜色的基础上加染一层蓝色,呈现的颜色是“褐返”。”

“群青色(Ultramarine)将青金石研磨成粉末后制成的颜料颜色,中世纪时由威尼斯商人带入欧洲。在此之前,蓝色颜料天青石被称为“海的倒影色”,与之相对的群青色则代表“超越海洋的蓝色”。”

“埃及蓝(Egyptian Blue)石英和硅酸铜的混合物,是人类已知最早的合成颜料。埃及蓝是浓烈鲜艳的蓝色。埃及壁画中常常使用这种颜色,埃及蓝由此得名。公元10世纪前后,埃及蓝的制作方法失传,直到最近,这种梦幻颜料的制作方法才被重新找回。”

“天青色(Celeste)带有紫调的、明亮的空色,语源来自于拉丁语的“Caelestis”,意为“有神存在的天空”,因此天青色也被称为“Heavenly Blue”。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最后的审判》中天空的颜色即为天青色”


像紫罗兰一样带有蓝调的紫色被称为“Violet”,而带有红调的紫色才叫做“Purple”。红色意味着“动”,蓝色意味着“静”,而由这两种颜色混合而成的紫色,自然也继承了这两种矛盾性,在含有“高贵”“神秘”“崇高”意义的同时,也代表着“下贱”“动荡”“淫邪”。紫色是能让人感受到二元对立性的颜色。

“浓色(こきいろ)浓色即浓紫色,也被称为“深紫”和“浓紫”。原本“浓色”是表现所有深色的词语,但因为日本自古以来级别最高的官服颜色就是紫色,紫色也因此成为颜色的代表,故用“浓”“淡”特指紫色。此外,“浓色”也可以表示带有深灰色的深红色。”

“江户紫(えどむらさき)带有蓝调的暗淡紫色。”

“京紫(きょうむらさき)带有红色调的深沉的紫色。”

“杜若色(かきつばたいろ)杜若是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杜若花成熟后的颜色即杜若色。杜若色是比菖蒲色更红一些的紫色。”

“紫丁香色(Lilac)丁香是原产于东欧的木犀科落叶植物,如同丁香花一般带有红色的淡紫色就是紫丁香色”

茶色是以日本的6个基本色名(白、黑、红、黄、绿、蓝)为基准使用的色名。茶色是各种颜色的混合,是一种中间色。

“伽罗色(きゃらいろ)伽罗在日语中是“沉香”的意思,用伽罗染制而成的颜色就是伽罗色,也叫“沉香色”,是泛红的黄色。平安时代,伽罗是香木中的至宝,非常珍贵。而将“伽罗”用作色名,是平安时代之后的事情。用酱油调味的日式小菜“伽罗蕗”和“伽罗牛蒡”的颜色就很像伽罗色。”

英语中用“Amber”形容琥珀的颜色,其与茶色系的“Umber”从颜色到来历都不相同。

“卡其色(Khaki)“Khaki”来自梵语,指“泥土”“灰尘”的颜色。卡其色的颜色范围很广,原本指带有暗黄的红色,但现在普遍指带有些微绿色的茶色。此外,卡其色还是军服颜色的代名词。”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一言以蔽之,作为科普读物,我个人给予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无论是文学性还是科普性。

历史与冲突

虽然我本人是理工科学生,但是我对量子力学的概念停留在高中选修课本里从面包葡萄干到概率云的论述,以及大学化学中看到吓人的薛定谔方程,但是万幸不需要考。前半部分从牛顿到薛定谔部分都是在我的知识范围内,或许这部分似乎就会很没意思,但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人物和冲突,把波动vs粒子的冲突作为贯穿前半部分的主线,后面则是哥本哈根vs德国,再来就变成五代十国一般的、对量子论背后哲学的大混战。是的,科学是要经历无数的辩论,推倒然后重新建立,失败然后东山再起,这似乎才是科学发展的路。

还有其中鲜活的人物,他们踌躇满志年少有为,多情的种子薛定谔,早年颇负盛名万年却因为量子论而挣扎的爱因斯坦,扎根哥本哈根的波尔,等等等等,他们之间的交织也让看似生硬枯燥的知识后面有了许多生机勃勃的色彩。

作为科普读物

我从中学到现在读了不少科普读物,印象深刻的是中学时候读的《阅读物理》《阅读化学》(这一套印象里是叫这个名字,一位中学老师写的有物化生三本的三十二开小册子)以及《化学家传》,慕名经典而阅读的《从一到无穷大》到后面对我而言其实没有那么有趣,《无言的宇宙》虽然包含了很多公式但是对于我又更亲切,还有更多。我觉得在人均fina/cs的世界里,我还在物理化学生物的世界徜徉着,一部分源于我的家庭,另外部分也要多亏了这些优秀读物点燃了我对自然世界的兴趣。

话说回来,这本书不仅帮我厘清了很多以前学过的概念(量子纠缠、测不准定理),介绍了很多新内容(贝尔不等式、超弦理论),在普及一些看似深奥的概念上,是非常成功的。

因为前段时间看了哲学的书,玻尔提出相对论之后,只是一个数学和模型上符合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背后的哲学仍然没有找到方向,这或许就是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认知不光受限于科学,更加受限于哲学,因为哲学的界限决定了人的认知。从整数的不连续性再到连续性,最后又回到量子论的不连续性,我想这一代哲学家们需要经过长久的努力才能和丰富的理论自然科学共洽。

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和经典热力学(加上统计力学)形成了物理世界的三大支柱。

芝诺悖论

两种体系都是正确的,但都只在各自适用的范围内才能成立。当我们的眼光从原子范围逐渐放大到平常的世界时,量子效应便逐渐消失,经典的电磁理论得以再次取代h常数成为世界的主宰。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何时,两种体系都存在一个确定的对应状态。这就是他在1918年发表的所谓“对应原理”( The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她又不像任何一位已知的薛定谔的情人。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这位神秘女郎极大地激发了薛定谔的灵感,使得他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惊异地始终维持着一种极富创造力和洞察力的状态,并接连不断地发表了6篇关于量子力学的主要论文。薛定谔的同事在回忆的时候总是说,薛定谔的伟大工作是在他生命中一段情欲旺盛的时期做出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还要小小地感谢一下这位不知名的女郎。

《薛定谔的女朋友》一剧中调笑说:“到底是波-粒子的二象性难一点呢,还是老婆-情人的二象性更难?”
p×q ≠ q×p,这不是说,先观测动量p,再观测位置q,这和先观测q再观测p,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吗?
p和q就像一对前世冤家,它们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处在一种有你无我的状态。不管我们亲近哪个,都会同时急剧地疏远另一个。这种奇特的量被称为“共轭量”,我们以后会看到,这样的量还有许多。

“从量子力学中可以计算,哪怕在到达绝对零度的时候,任何振子仍然保有一个极其微小的能量:E=hν/2,也就是半个量子的大小,你再也无法把这个内禀的能量消除。打个比方,就像你的银行账户里还剩下半分钱,你永远也无法用现金把它提走!所以说,你无论如何不会变得“一无所有”。
这种内禀的能量早在1912年就由普朗克在一个理论中提出。虽然这个理论整体上是错的,但是E=hν/2的概念却被保留了下来,后来更进一步为实验所证实。这个基本能量被称作“零点能”(zero-point energy),它就是量子处在基态时的能量。我们的宇宙空间,在每一点上其实都充满了大量的零点能,这就给未来的星际航行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也许,科幻作家对此会充满兴趣吧?”

事实上我也不关心大自然‘本来’是什么,我只关心我们能够‘观测’到大自然是什么。
所有的属性都是与观察联系在一起的,让“本来”见鬼去吧。
换言之,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物理学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它能够揭示出自然“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明确,关于自然我们能“说什么”。

剃刀原理是说,当两种说法都能解释相同的事实时,应该相信假设少的那个。

玻尔认为,当没有观测的时候,不存在一个客观独立的世界,所谓“实在”只有和观测手段连起来讲才有意义。在观测之前,并没有“两个粒子”,而只有“一个粒子”。A和B“本来”没有什么自旋,直到我们采用某种方式观测了它们之后,所谓的“自旋”才具有物理意义,两个粒子才变成真实,变成客观独立的存在。但在那以前,它们仍然是互相联系的一个虚无整体,对于其中任何一个的观察必定扰动了另一个的状态,并不存在什么超光速的信号,两个遥远的、具有相反自旋的粒子本是协调的一体,之间无须传递什么信号。其实是这个系统没有实在性(reality),而不是没有定域性(locality)。

智慧生命不需要上帝的魔法,只需要恰好撞到一个合适的排列方式就是了。

这就是量子论的“多世界解释”(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简称MWI)。

为了各位容易理解,我们假想一种没有维度的“质点人”,它本身是一个小点,而且只能在一个维度上做直线运动。这样一来,它所生活的整个“世界”,便是一条特定的直线。对于这个质点人来说,它只能“感觉”到这条直线上的东西,而对别的一无所知。现在我们回到最简单的二维平面:假设有一个矢量(1, 2),我们容易看出它在x轴上投影为1,y轴上投影为2。如果有两个“质点人”A和B,A生活在x轴上,B生活在y轴上,那么对于A君来说,他对我们矢量的所有“感觉”就是其在x轴上的那段长度为1的投影,而B君则感觉到其在y轴上的长度为2的投影。因为A和B生活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所以他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事实上,“真实的”矢量只有一个,它是A和B所感觉到的“叠加”!

退相干理论(decoherence theory)而是在高维的空间中,我们随便取两个切片,其互相正交(垂直)的程度就很可能要比2维中的来得大。因为它比2维有着多得多的维数,亦即自由度,彼此在任一方向上的干涉程度自然大大减小

“科学”的命题必须“可证伪”

玻姆在不惜一切代价地恢复世界的实在性和决定性之后,却放弃了另一个同等重要的东西:定域性(Locality)。定域性指的是,在某段时间里所有的因果关系都必须维持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而不能超越时空来瞬间地作用和传播。简单来说,就是指不能有超距作用的因果关系,任何信息都必须以光速这个上限而发送,这也就是相对论的精神!

“贝尔不等式”(Bell’s inequality)

按照哥本哈根的解释,这是因为在具体地回答问题(观测)前,两个人(粒子)合为一体,处在一种“纠缠”(entanglement)的状态,他们是一个整体,具有一种“不可分离性”(inseparability)
麦卡锡时代是一个疯狂和耻辱的时代,2000多万人接受了所谓的“忠诚审查”。上至乔治·马歇尔将军,中至查理·卓别林,下至无数平民百姓都受到巨大的冲击。人们神经质地寻找所谓共产主义者,就像中世纪的欧洲疯狂地抓女巫一样。

定域实在性(local realism)从我们的宇宙中被实验排除了出去,现在我们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要么放弃定域性,要么放弃实在性。

爱因斯坦有一次说:“虽然上帝神秘莫测,但他却没有恶意。”

“而“概率”也一样。在概率的“频率主义派”(frequencists)看来,“单个事件”是没有概率的,讨论它的概率毫无意义。比方说,我们从马路上随便拉来一个小伙子,请问他身高的最大概率,或者说“身高期望”是多少?显然,你会发现,要想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把他归类到某一个“集合”,或者“系综”里面去。如果你把他定义为“地球人”这个集合中的一员,那他的身高期望可能是1米62(也就是所有地球人,包括男女老幼身高的平均值,当然这个数字是随便写的,仅用来举例);如果你把他定义为“男人”中的一员,那他的身高期望可能就是1米69;如果你把他定义为“中国北方20岁青年”中的一员,那他的身高期望可能就是1米73……
所以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身高期望”是多少,这取决于你把他归类到哪个集合,而不取决于他本身。”

世界只有一个,但历史有很多个!

因为描述一只猫具体要用到1027 个粒子,而我们显然没法区分这1027 个粒子的每一种细微的不同状态,因此只好省略掉绝大部分信息,简单把它们分成“猫死”和“猫活”两种(就类似于量子联赛中的“夺冠”“没夺冠”)。由于省略了大量的信息,这两个“极粗”的历史也就彻底退相干了。

哥本哈根、多宇宙、隐变量、系综、GRW、退相干历史6条道路

“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每一种力都是被相同地创造的。
We hold the truth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forces are created equal.”

但当我们不再把粒子当作一个点,而是看成一条的时候,我们就得以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绕过那条苦心布置的无穷大防线,从而第一次深入到引力王国的纵深地带。超弦的本意是处理强作用力,但现在它的注意力完全转向了引力

树上的男爵

另外一种生活,好比一个医生世家里面出来一个诗人,或者一个音乐世家出来一个工程师,其实都是在“树上”,看得见但是似乎不理解,但是又能看到他在好好生活,或许在树下的人的眼里荒诞又真实。这个故事带给人的回味比故事本身要精彩。

题外话是,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故事,也是说的主角和一个从波罗蜜树上下来的女孩子的故事(所以起名叫做《波罗蜜物语》,灵感是中学校园里的波罗蜜树),或许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但是肯定远远没有卡尔维诺深刻。

卡尔维诺自己写的后记也算得上是内容充实的读后感了。

在这个时候柯希莫没有考虑迫在眉睫的人身危险,他想的是那个布满了只属于他一个人的道路和住所的广阔无垠的王国可能毁于一旦,这才是他所担心的事情。

集体会使人更强大,能突出每个人的长处,使人得到替自己办事时极难以获得的那种快乐,会为看到那么多正直、勇敢而能干的人而喜悦,为了他们值得去争取美好的东西(而在为自己而生活时,经常出现的是相反的情形,看到的是人们的另一副面孔,使你必须永远用手握住剑柄)。

“你希望自己配得上你拥有的姓氏和爵位吗?”
“我将尽一切努力以更配得上‘人’这个称号,我将具备他的一切品质。”

我想我们大家同我的父亲一直都是相距很远的

总而言之,他染上了讲故事人的那种瘾头,分不清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和杜撰出来的故事之中到底哪个更美。真事使人回忆起许多属于过去的时光、细腻的感情、烦扰、幸福、疑惑、虚荣和对自己的厌恶,而故事中可以大刀阔斧,一切显得轻而易举。但变来变去,最后发觉自己在回头去讲真实生活中体验过或发生过的事情。

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入天空

我想使它们成为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的三部曲: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同时我希望它们是三篇如人们所说的“开放性”的小说,首先遵循人物的发展逻辑,它们作为故事是站得住脚的,但是我希望在读者中引发的未曾预料的提问与回答过程中开始它们真正的生命。我希望它们被看成是现代人的祖先家系图,在其中的每一张脸上有我们身边人们的某些特征,你们的,我自己的。

魔鬼数学 读了一点弃了,中学生看还可以,但是已经学完微积分线性代数统计学的大学生看就有点没意思了。中文译名里面的副标题的“大数据”纯粹是一个吸引眼球的词汇罢了。

清醒思考的策略

这是《明智行动的艺术》《清醒思考的艺术》的同一系列书,因为我没搞明白书名,本来是想第一个看《清醒思考的艺术》,阴差阳错先读了这本。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类鸡汤。我并不是同意书中的所有的观点,比如说书中强调我们要再自己的能力圈内行动,但是我现在同样需要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因为世界本身是复合的。

还有就是坐着似乎对查理·芒格情有独钟,屡次引用他的明珠,虽然不是说芒格先生没有智慧,但是单一的引用源让作者的知识可信度和内容丰富度下降了很多。

要注意很多情况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社会,需要辩证看待。


钱无法给人带来快乐,这是个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我还是想劝你一句,不要总是翻来覆去地琢磨几块钱的得失。一杯啤酒是比平时贵了两块钱还是便宜了两块钱,这种事我已经逐渐看淡。我省下的不是这笔钱,而是由此引发的不安。

总而言之,你虽然无法追回那些已经失去的时间和金钱,但却可以重新解读它们。你可以提前准备一套心理账户策略,来帮助自己应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你会发现,你越是能熟练地避开思维误区,就越会觉得每一次故意踏进误区都很有趣——我们可以下意识地利用这些思维误区,从而让自己获益。

正确的做法是以一种预设开始,然后不断修正自己的预设。世界越复杂,你的起点越无关紧要。所以,无论是在职场里还是在生活中,请不要把资源都用在制定完美的预设上,相反,你应该当机立断、毫不愧疚地调整那些不顺利的方面。通过不断调整,你将练习运用修正的艺术。

请坚守自己的誓言,毫不妥协。100%的坚持,会比99%的坚持更加简单。

凭借极端固执而完成了长期目标。为什么会如此?原因有两个:首先,谁如果在每一个情景中都要重新做出选择,那他便会丧失意志力。这种现象的专业名词是“选择疲劳”。一旦大脑由于之前做了太多的抉择而感到疲惫,那它则会选择最容易的方案
飞机方形机窗的缺陷:机窗的尖角引发了细小的裂纹,这些裂纹会沿着机身延展,最终会导致客机解体。所以,如今的乘客只能透过圆形的机窗来看风景了。

“航空领域中的所有知识、所有规则、所有程序,它们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曾经有飞机在某个地点坠毁过。”每次坠毁事故都会令之后的航行更加安全。这个可被称为“黑匣子思维”的原则,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工具,并且可以被应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
伯特兰·罗素曾说:“铲除滋生自我欺骗的土壤,是获得稳定、持续的幸福的前提

如何才能做到对缺点、失败和打击的彻底接受?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那我们会觉得吃力。我们看别人往往比看自己更加透彻,所以,我们常常会对他人失望,却很少对自己失望。要想把自己看得更清楚

正如上文所述,除了彻底接受以外,你还需要一个“黑匣子”。请为自己打造一个“黑匣子”,并在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候将头脑中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包括假设、思考过程以及结果。如果你的决策最终被证明是失败的,那你便需要查看一下自己的“黑匣子”

“此时你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即便面临的问题没有如此棘手,你也应当在脑海中回想一下上面的场景。亚历克斯·哈利曾警告过我们:“如果你不去应对现实,那么现实就会对付你。”

你要接受现实,而且要彻彻底底地接受,包括那些你不喜欢的方面。即便目前接受现实对你来说十分艰难,你也要这么做,它会给予你回报。生活不易,即便身处美好的生活之中,你也必须让自己能够应付诸多失败。偶尔跌倒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找出跌倒的原因,并在今后排除这些因素。”

“消极面”总会比“积极面”更具体,它如同花岗岩一般坚硬、可触碰、有存在感,而“积极面”则形如空气。
美好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避免说胡话、做蠢事或者跟风行动,而不是对极致幸福的追逐。令你生活富足的因素并不是添补,而是节省。

“既然这个世界并没有时时刻刻强求我们遵从自身的感受,跟随自己的心灵,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那我们其实可以同这种缺陷和睦相处。我的建议是:不要试着探究自我,不要让个人感受成为自己的指南针。如果要将内心深处比作指南针,那它则是一个由几十根指向四面八方的、摇摆不定的小磁针组成的。你愿意带上这样一个指南针漂洋过海吗?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你也不应该用它来为自己导航。

你无法通过探究自我来获得美好的生活。心理学家将这种错误的想法称为“内省错觉”,即相信通过纯粹的自我反省便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渴望发掘的元素,如生活的目标、生命的意义,以及幸福的核心等。很多作家将我们的感情世界比作一片深邃的森林。事实上,如果你跟着自己的感受踏进这片森林,那你必将迷失方向,最终身陷情绪、思维碎片和躁动感的泥沼。”

我们更应当努力与自己的内心保持一种有距离感、充满怀疑却轻松随和的新型关系。
“真诚”的行为就好比是放弃了自己心理层面的那道隔离墙。这么做恰恰是在促使他人借你之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不仅会让自己显得可笑,还会令自己易受攻击。

金钱能否让你快乐将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从本质上讲,一旦你摆脱了贫困线,并拥有了一定的资金保障,那么决定你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便不再是金钱,而是其他一些因素。因此,我们更应该专注于这类因素,而不是囤积金钱。正如本书最后一章将讲的一样,真正的成功,绝非经济上的成功。

“每个人都必须清楚自己的才华所在。有件事我几乎可以保证,如果你试图在自己能力圈外的事情上取得成功,那你的职业生涯将会非常糟糕。”

人们将这些书称为“长期畅销书”,没有哪家出版社能抛开这些书运营下去。

“持之以恒”背后的秘密就在于此:长期的成功就像是用发酵粉做蛋糕,这个过程很缓慢,很无聊,很冗长,但它却带来了最好的结果。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写道:“精神即将崩溃的症状之一,便是相信自己的工作极端重要。”把自身和自己的工作看得太重,这恰恰就是使命的危险所在。
所以我们应当怎么做呢?不要听从你内心的声音。使命仅仅是你的一个职业愿望而已。
无论别人是把你捧上了天,还是向你泼脏水,这对你生活造成的实际影响,都会远远小于你的自尊心或羞耻感所带来的影响。所以请将自己从这种情绪中释放出来吧。这么做有几个原因。第一,你可以避免“情绪过山车”。从长远的角度看,你不可能一直都将自己的名声经营得很好。菲亚特汽车公司曾经的掌门人乔瓦尼·阿涅利说过一句话:“当你老去的时候,你便会拥有自己应得的名声。”他想说的是,你可以暂时愚弄他人,但这出戏演不了一辈子。第二,过于关注自己的威望和名誉,会使我们对那些真正能令人快乐的元素产生扭曲的看法。第三,过度关注名声会令我们精神紧张,而这对于美好生活是有害无益的。

先说好消息:你能够为自己个性的改变施加些许影响,但影响的幅度却有限,因为人格变化极大程度上是由基因程序决定的。尽管如此,你还是应该抓住一些改变自己的机会。
坏消息是:你无法改变他人,甚至连你的爱人和孩子,你都无法改变。只有来源于内心的动力才能促成性格的改变,外界的压力或理性的论证对此都是无效的。

“雇用看态度,技术靠培训”

从根本上来说,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你也不必再寻找“生命的大意义”了,这只会浪费你的时间。
“记忆自我”会比“体验自我”更开心一些。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你一定听说过记忆的“有色眼镜”吧:很多事情过后看来都会更美好。

“这些事只有在回忆中才是精彩的经历,而在完成的那段时间里,一切都只是折磨而已。极限运动正是以牺牲每时每刻的快乐为代价来滋养回忆的。

所以,话说回来,你的“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呢?很明显,两个都重要。没有人愿意失去美好的回忆。然而,我们却倾向于过分重视“记忆自我”,并生活在对回忆的收集之中,而不是专注于当下的生活。遏制这种冲动吧!好好想想,究竟哪一个对你更重要:是一段美好充实的生活,还是一本装满照片的相册?”

我们总是怀揣着一个错误的自我印象。真实的自己,一定会比我们脑海中的那个自己更加复杂、矛盾、荒谬。所以在别人“错误地”评判你的时候,请不要惊讶,因为你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要想了解自己最真实的形象,你必须要求助于那些多年来一直都很了解你,并且敢于直言不讳的人,比如你的爱人或某一位老朋友。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坚持写日记,并时不时地品读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相信那个时候,你一定会对自己若干年前的样子感到震惊。

比拼“谁能活得更久”是件很无聊的事。美好的人生旅程比美好的离去更加重要。请为第一件事好好花些心思,但不要为第二件事浪费任何心思。
不要在自我怜悯的泥塘中打滚,是“心理卫生规范”中的原则之一。生活并不完美,你和他人的生活都是如此,请接受这个现实。
追逐“高尚快乐”的行为称作“实现论”。自打这个空洞的辞藻出现以来,人们便开始争辩一件事:诠释“实现论”的最佳方式究竟是什么。
请将乐趣和意义进行适度的混搭,避免极端。因为在你走向某一个极端时,边际效用会出现递减。

“But if not”(即或不然)

请明确划定自己的尊严圈。当金融病毒试图渗透价值观的免疫系统时,请不要让自己被病毒感染。无论何时,无论别人出多少钱,尊严圈内的事物都绝无商量的余地。

第一,留出固定的时间,专注于你的焦虑
第二,购买保险
第三,专注于工作,是应对胡思乱想的最佳疗法。令人着迷的、内容充实的工作,胜过沉思冥想,而且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能转移我们的注意力。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蕴藏着各种意见的火山,它会不断喷发出各式各样的观点和想法。无论问题重要与否、是否有解,也无论问题是复杂还是简单,答案都会像五彩纸屑一般从大脑中喷发出来。

我们会因此犯下三类错误。”
第一,我们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第二,我们会对无法回答的问题发表意见。
第三,我们还倾向于对复杂的问题(比如本章开头的那些问题)做出草率的回答
“我并非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这种暗示会让你的内心平静下来,并让你活得更加洒脱,而这些都是构成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

无为而治

“困扰我们这个时代的并非信息爆炸,而是观点泛滥。你要亲自选择感兴趣的话题。”
如果真的想要持有某种观点,你该怎么做呢?抽出一点儿时间,心平气和地将它写下来。写作是整理思路的理想方式。

这便是嫉妒的有趣之处:我们越是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就越容易产生嫉妒之心。我们尤其容易嫉妒那些在年龄、职业、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方面与我们相仿的人。

智慧就是预防措施
绝大多数人为的灾难,比如冲突、战争或恐怖主义,都会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复杂得多。所以,没有人能预见到事件的进程,这造成了事件持续的时间总会比预期的要长。就算你不是军事领导学的博士,你也肯定能明白,绝大多数冲突都不可能通过纯粹的军事手段来解决。
能够让你付出的金钱发挥更大的力量。所以你应该做的是努力工作,然后把你的钱交到专业人士的手中。

专注力、时间和金钱,这三者对我们而言是最重要的资源。
在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中,你应当占据主动,而不是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他人将某件事贸然地摆在你的眼前,你就会自动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或者用统计学的话说,通过在阅读生涯的前1/3了解足够多的样本,你将会对图书门类和流派有一个全局印象,你评价的眼光也会因此变得尖锐
我要告诉你一个关于作家写作的大秘密:最好的想法都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在思考的时候。

角色转换是迄今为止最有效、最快速、最划算的方式,其效果远胜其他方法

“从本质上看,世界历史有时是无序的、偶然的、不可预测的。倘若你为研究历史文献花费了足够的心血,就会发现,所有重大的变革中,都会包含一些偶然因素。此时你便会明白,哪怕是历史上那些最为杰出的人物,也要受自己所处的时代限制。

请正确解读“伟人理论”,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拥有美好生活。”
同样的道理,那些尖端技术的突破也绝不依赖某一个人。只要测量仪器能够达到必要的精度,新的发现早晚都会浮出水面。

“当然,人们也确实应当将我遗忘。

对于美好生活而言,最有价值的策略之一就是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
在真正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之前,请不要盲目模仿他们的行为。
如今,时移世易。“军备竞赛”不仅会在职场中发生,哪怕在个人生活中,只要稍不小心,也会很快陷入“军备竞赛”的泥潭。
你都要先将任务、目标和期待清晰地区分开

所谓“军备竞赛”就是现在的内卷。

本书中的52种思维工具是从哪里来的呢?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过去40年来的心理学研究
第二,斯多葛学派,也被称为坚忍克己主义。
第三,有着悠久传统的投资类著作。

何为良好生活

陈嘉映老师的作品中,这本书是我个人比较失望的一本,因为没有很系统的解释,感觉像是充满了鸡汤和说教,陈嘉映还是搞回他哲学那一套比较好。看了一半多就看不下去了。

伦理学所关注的,一般说来总是与目的相连的人类活动。

伦理学中常见到的“总目的”,快乐、幸福、自我实现,这些我们后面再行讨论,这里只提一句:谈论整体人生的目的或人生的意义与谈论做某件事的目的和意义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坚持从目的来谈论整体人生,那么,人生的总目的大概应当被理解为各种行为所含诸目的之间的协调一致。

与其说我们为了赢棋去下棋,不如说我们是为了要下棋才设置了赢棋的目的。哪怕你下棋总输,你还是想下棋。我们甚至该说,下棋不是为赢棋服务的,相反,赢棋是为下棋服务的。

“道德的全部效果一定都来自快乐和痛苦。

不过,把快乐等同于善好似乎走得太远了”
欲望得到了满足,我们会快乐,但我们本来是被欲望驱动去满足它,而不是追求欲望满足后的快乐。快乐主义这种初级反思把快乐当成了行为的结果,再进一步当成了生活的目的,由此产生了不少似是而非的议论。还是尼采说得好:“快乐并不发动任何事情。”
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就到了马斯洛所列的最高一层需求: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或类似的理念到处都能见到,尤其在西方思想家那里,即使他们之间倾向各异。

家庭生活

好久没有这样认真地看小说了,头两篇中篇就把我吸进去了一般,很喜欢姚鄂梅的这部中篇小说集。

第一篇《基因的秘密》是讲“我”、“我”的姐姐姐夫孩子还有“我”的父亲一家人的生活。说实话是我其实不喜欢这样消极的无处可逃的故事,像是《活着》一般走投无路,我喜欢阳光的温暖的叙事,但是作者的论述不是要可以让黑暗笼罩,正如书名《家庭生活》,就像是家长里短唠嗑一样把这些事情唠出来了。

第二个故事《外婆要来了》说的是妇产科清洁工李南由看到走廊上一个孕妇展开的关于李南自己的国王,还是一样的恋爱堕胎分开,但是这个情节很抓住我的是,每次我都看到作者给了一点希望,比如老鲍就像是李南生活的一个希望,但是最后这个所谓的希望也“破灭”了,意料之外但是又情理之中。恋爱中陷入疯狂的男女让人抓狂,再一次让我恐男恐恋爱了。男的不带套都是垃圾!都是垃圾!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读的一些让人看了就不想恋爱结婚的小说,像是《桥声》

第三篇《柜中骷髅》是偷情文学,目前为止是我读起来最中意一篇,读起来很刺激,对方是医生,“我”同时还是对方儿子的书法老师,而且儿子对“我”也有好意。虽然其中有纯情的部分,对方很多表现都很真挚,也说了很多真情实感的话语,但是最后PUA年轻女性这个还是让所有的纯情变成泡影。因为看前两篇知道作者不会给什么好结局,所以看到最后两个章节紧张得很,最后收尾依然是冷峻,但是又把人从紧张中解放了。

第四篇《游刃有余》讲述了一家三口在父亲赌博欠债而卖房之后选择放弃固定住所过的“周末家庭”生活。这让我对自己的家庭开始有所反思——家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我自己的母亲特别强调一家人每天一定要一起吃饭这个概念,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分开的时候也要彼此关心的部分才是家人的内涵。
其中还有提到共享经济,这种出租的经济对我来说是有点难以置信的,可鞥是因为我是一个界限感特别强的人,是不愿意轻易地把自己的东西借给一个不认识的人。
除此之外,母亲几乎被认为“出轨”到“我”同学爸爸家做饭这件事,让我又想到做饭的含义。做饭本身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也是一个家庭的烟火气息的集中体现,看偶像的综艺的时候,一起生活做饭的环节也十分喜闻乐见。我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一个人住了大半年之后,我仍然会想念我爸给我做的饭,尽管在一起住的时候我并不是那么喜欢和他一起吃饭这件事(他话太多了)。

>

江水始终如一的平静,它不介意多少人投向它的怀抱,带着愤怒和委屈,挣扎和绝望,甚至带着阴谋和敌意,它无边无际的巨人之胃,不动声色地吞噬着一切,消化着一切。

不要盯着他不放,也不要急着把他救出来,只有盐才能清洁伤口,只有眼泪才能安慰痛苦,只有发疯才能弥补无法弥补的错误。

她把这种状态的友谊称之为顺手,这么顺手的男人,她是不舍得把他变成床上人的,在她看来,男女之间,有上床之日,必有下床之日,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下不了床,或是下床下得不够友好的,不是冤家就是大麻烦,如果把老鲍变成那样的人,那她就连个说话逗趣的人都没有了。

命运到底是什么东西?
命运就是你想摆脱又摆脱不了的东西,对我来说

别说傻话了。我肩上的担子太重,医院里有两千多号人,身后还有一大家人,你程姐身后也有一大家人,还有孩子,工作上也是一言难尽,太沉重了。天天面对这么沉重的我,你会厌烦,还会被传染,而我只想让你活得轻松些。

满满一瓶,装在大号念慈庵枇杷膏的玻璃瓶里

念慈庵枇杷膏笑得我想死,广东人懂的都懂。

她赞赏他的理智,只有糊涂虫、失败者,才会控制不住自己

紧张有紧张的妙处,当把一切声音压低到刚够对方听见的程度时,真的非常非常性感,因为那时他们必须放慢语速,必须把平时不堪启齿的词语说得缓慢又清晰

一想到他来这里,其实是用尽了过人的心智,克服了重重困难,她就很感动,有种被他压缩了藏在心窝窝里的感觉

眯着眼睛看她在镜前跑来跑去换衣服,撑开眼皮戴隐形眼镜,梳头,描眉,扑粉,涂口红。最后,他灭掉烟,走过来,搂着她的肩,她仰脸看他,皱皱鼻子:突然发现自己真的爱上我了,是不是?
难道不应该有人站出来中断这个循环吗?这样的循环对女孩们来说公平吗?到底会有多少女孩默默怀抱相同的幽怨,而她们的丈夫一无所知?谁又关心她们在婚姻里是否孤独和不幸?

我其实很喜欢《柜中骷髅》描线两个人偷腥时候的情景,道德上最恶劣的情景里面居然却蕴藏着温情,抛下世俗和柴米油盐,好感人。

“这里气氛好,适合读书,宾馆那地方,多少人住过,气场杂乱,不利于学习。我妈跟我轻声唠叨。这正是我妈比我爸强的地方,我爸光想到,你在宾馆睡个懒觉,起来写写作业,看看书,吃点东西,随便玩点什么,一天就过去了,他不会想到当我做这些的时候,我应该置身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环境对我有没有影响,也不会想到,我写作业,需要什么样的桌椅和光线,我看书,是要躺着还是坐着,当我想要站起来走一走时,如果三步就能碰到墙是种什么体验。他觉得介意这些事,就是娘,就是没有男人气。”

同意,大部分男人是真的不懂这个。

家庭能有什么模式?不就是早出晚归,互相讨厌又互相牵制吗?

生活不是由周末串起来的,生活是每天每时每刻。

休假的时候尤其能感受到这句话的意义。

鹿川有许多粪

在豆瓣颇受好评的韩国的短篇小说集。事实上我对韩国的小说有一种偏见,就是那种几乎是必然的赤裸裸的残酷和对现实的绝望,作为一个自我认为比较积极向上的人来说会主动避开这种文字,但是读下去发现,这些现实的部分就只是我们生活的另一面,就像硬币的两面。

文中大部分主人公都有民主运动的背景。我对民主运动的看法比较不直接,因为我对煽动性的情绪持有负面评价,再加上我本人在两年多之前经历的种种,使得我很难对一些一腔热血和狂热有正面评价。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在阅读的时候心里多少是有些俯瞰的角度——好好的大学生为什么要搞运动,好好的人为什么要去参与这些。我总觉得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读书太少见识太少,因为学生顶多是做几个小实习,根本不懂得社会的残酷,所以对一些事情有着天真的妄想,以为凭借几个理论就能撞倒庞然大物。(这也是我努力读书的原因之一,多读书总归是能让自己见到更多,避免狭隘)

回到小说上,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绪,令人想起最近热播的《雪滴花》。

2000年以来的西方

刘擎老师的另外一本著作,和之前的讲稿形式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本书是一些社论合集,所以在读之前需要对每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还有一些政治经济形式有所认识,问题基本都是一些全球热点问题——美国大选、难民问题、性别问题,其中对于我个人来说最切身体会也最有启发性的是关于“优绩制”的利弊讨论。

多重身份

我持续关注的第三个方面,是身份或认同问题。我认为这对中国的公共讨论也有参考价值,包括社群和族裔的认同问题。在文化上和政治上,我是谁?我属于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对哪个共同体是忠实的?多重身份将引起怎样的分裂和自我矛盾?在宽泛意义上,这涉及“身份政治”和“政治文化”,这也是一个持续出现的焦点。

大学教育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文和科学的分化日益严重,C.P.斯诺曾提出“两种文化”的问题,引发关注。后来一些学者致力于弥合自然科学和人文学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提出第三种文化的概念,试图把人文与自然科学融合起来,像edge网站,有一批像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这样的思想家,特别注重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视野结合起来,我认为这很重要。
我们需要把被现代学院体制割裂得越来越细的学科交叉融汇起来,这不仅能帮我们获得更开阔的眼界,而且可能带来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甚至形成新的范式。

幸福感

经济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收入多少,还与人们的相对获得感与相对剥夺感有重要关联。

作者与作品

应当如何对待有性侵问题的作者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些重要甚至经典性的学术作品,其作者的性操守堪忧甚至不可接受,他们本人应当受到谴责或惩处(如果仍然在世),但“赞颂思想”要与“赞颂人生”脱离。基于作者的道德操守来查封他们重要研究的做法可能是有害的

所谓“沉默的大多数”是一个杜撰

在每个国家内部,经济断层与文化裂痕彼此交织,却并不完全重叠。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倡导“全球主义”、“文化多元主义”、“身份政治”和“差异政治”等论述,欧美左翼和自由派的政治家与知识分子致力于推动“包容他者”和文化多样性,使平等与尊重的价值得以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实现。但与此同时,这种进步主义的论述和政策逐渐获取了文化霸权的地位,原本挑战正统的道德事业变成了一种新的正统。“政治正确”在媒体与教育界造成某种禁忌,一些保守主义倾向的人群感到自己在文化上被边缘化,受到规训与压制。2016年,大西洋两岸遭遇到保守主义文化强劲的反弹。

如果要过一种充分的伦理生活,我们就应当尽己所能去做最大的善事。而要发现怎样才能做最大的善事,我们需要运用理性和证据。

西方正在应对日益混乱的世界,而最大的危险恰恰来自那种无根据的信念——“历史在自己这边”。
皮凯蒂的研究结论则挑战了这个公平游戏的神话。他的著作通过对经济史长期数据的分析表明,资本收入增长总体上高于经济增长,其含义是资本(股票、债券、土地及现金)收入超过劳动工资收入,这就意味着“自由公平竞争”的资本主义体制实际上具有“承袭制”的内在倾向,这违背了现代社会的核心道德原则:人们的命运不应当被自己无法掌控的先天因素(种族、性别、血缘或家庭出生等)所决定。
“是什么给了美国这种代表自由世界秩序来行动的权利?”他的回答直截了当:“实际上没有什么,除了那种信念——自由世界秩序是最为公正的。”

again,大学教育的意义。

大学时代应当是年轻人自由探索和思考的旅程,去发现“什么才值得追求”,去塑造自己的个性与灵魂。而当下精英大学被商业精神同化,催促学生完成就业履历所要求的一个个项目,表面上将他们塑造为“成功人士”,但在相当程度上使他们陷于“畏惧、焦虑和沮丧,以及空虚、盲目和孤立”,最终变成目光狭隘、缺乏独立思考、人生目标迷茫的“僵尸”。所谓的成功实际上是成为“卓越的绵羊”:失去了对人文思想的激情和求知的好奇心,也没有健全的社会使命感,只是一门心思追逐金钱与特权。
精英大学的体制从招生录取到就业导向,都在向富裕阶层倾斜。“这个体制正在加剧不平等、阻滞社会流动性、延续特权,造就了一个与社会隔离的精英阶层。”
大卫•布鲁克斯辨析了大学教育的三种目标:商业目的(启动职业生涯)、平克的认知目标(获得信息并学习如何思考),以及德雷谢维奇的道德目标(确立一个完整的自我)
经济活动中,我们会发现竞争增进整体利益的例子(比如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有利于整个消费群体),但也可以找到相反的案例。比如,父母都想让子女就读好的学校,纷纷购买好学校附近的住宅,于是导致优质学校周边的房价飞涨。父母们为此更加辛苦地工作挣钱,来提高自己家庭的购买力。但是,当众多家庭都卷入这场竞争,最终付出的努力就会相互抵消,仍然只是少数人能进入优质的学校,而整个群体却付出了高昂的代

这就是所谓内卷吧。

人生的意义

这是牛津通识读本中的一册。人生的意义是个大问题,但是本书只是本小册子,却从哲学到伦理的方面都概括了。本书并不是一本鸡汤,而是系统地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讨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本书的角度是哲学的,是为每个人理解这个人生问题提供了一个方法论。

甚至还可以这样来设想: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正是人生意义

有些道德问题也没有答案。因为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美德,比如勇气、怜悯、正义等,这些美德有时无法互相兼容,有可能引发悲剧性的冲突

悲剧乃是诸多无乐观方案的人生意义问题中最有力的之一。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悲剧最彻底、最坚定地直面人生的意义问题,大胆思考那些最恐怖的答案。最有力的悲剧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句,刻意撕掉所有观念形态上的安慰。

宗教

宗教和神话在那里,在那些具有根本重要性的事项上指导你。你有专属于你自己、迥异于别人的人生意义——这种观点没有多少支持者。大致来说,你个人的人生意义就在于你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发挥的作用。

爱、宗教信仰以及对家族血缘与文化的眷恋:很难找到比这些更为根本的生命理由。
现在人民的鸦片不是宗教,而是体育。

宗教原教旨主义有一种神经质似的焦虑,觉得如果没有一种所有意义背后的终极意义,意义就根本无以立足。这不过是一种轻率的虚无主义。

“意外”不等于“不可理解”

这样看来,人生的意义就变成了你的生活方式问题,而非实际内容问题。

在叔本华眼中,这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物种身上有种荒谬的东西,其中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具有至高价值,追逐一些会在瞬间化为乌有的启迪性目标。

如果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那么,绝望就是不可能的。一个模糊不定的现实必然要留些许空间给希望

弗洛伊德相信人生的意义在于死亡——爱欲或生存本能的全部努力是为了回到死亡一般的静止状态,使得自我不再受到伤害。

玛丽·塞勒斯特号是1872年12月在北大西洋发现的一艘保存完好的美国弃船,船员去向及弃船原因始终是个谜。——译注

笔者曾提及心电图仪之类的物体自身不可能有意义,因为意义是在语言层面产生的,而不是物体自身产生的。但是,心电图仪不像卷心菜,它是一件人工制品,所以,我们当然可以说它具有被植入的意义和意图。

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本质是由语法来表达的”

如果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能就会受制于具体的物质条件。你也可以说自己无视这些条件而感到幸福,这接近于斯宾诺莎或古代的斯多葛派的状态。

本该用于在某种程度上将人类从劳动的迫切需求当中解放出来的资本,现在却被用来积累更多的资本。

如果死亡充当人生的意义过于令人沮丧,欲望则过于狂热,那么精神上的沉思呢?从柏拉图和斯宾诺莎,到新保守主义的权威列奥·施特劳斯,把反思存在的真理当做人类最高尚的目标

人生的意义与其说是一个命题,不如说是一种实践。

“宇宙以抚慰疾患为中心。这么做的时候,你就在分享那铸就满天繁星的爱。按照这种方式度日,不仅是在拥有生活,而且是拥有丰富的生活。

这种行为叫做“agapē”,即爱,它与情欲甚至是柔情无关。爱的律令完全是非个人的:这种爱的原型是对陌生人的爱,而不是去爱那些你欲求或欣赏的人。它是一种生活实践或生活方式,而不是心理状态。它无关温暖的热情或私密的温存。那么,人生的意义是爱吗?许多敏锐的观察家,尤其是艺术家,无疑认为这是最佳的答案。爱像幸福一样,是某种基础,可以充当自身的目的。爱和幸福大约都属于我们的本性。很难解释你为什么要费心把饮用水递给口渴的人,尤其是在你知道他们将在几分钟内死去的时候。”

爱表示为别人创造发展的空间,同时,别人也为你这么做。每个人自我的实现,成为他人的实现的基础。一旦以这种方式意识到我们的本性,我们便处于最好的状态。
现代性的一个特征是,几乎没有任何重大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

文心

这本书是九十年前的写作辅导书,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辍学进厂的人们体现出来了时代。叶圣陶并不似乎采用说教,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入了一些关于写作的观点。最大的收获应该还是要多写,要带着逻辑写。

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面的经验,一种是内部的经验。外面的经验是景物的状况,内部的经验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

我们的心的作用,普通心理学家分为知、情、意三种。知是知识,情是感情,意是意欲。

失业像伤风病一样,一会儿就碰到了;什么时候才得同它分手,却难以预料。

他们商界里,这样说话的人很多:不把‘词’的意义辨认清楚,就胡乱使用起来。这使旁人听了觉得好笑,有时竟弄不明白他们说的什么。岂止商界,便是学界和政界,也有犯着这样的毛病的。
我怎么会是呢?‘国学’是一个异常不妥当的名词。文字学是‘国学’,历代各家的本体论、认识论是‘国学’,《尚书》和《左传》是‘国学’,诗、词、歌、赋也是‘国学’。好比不伦不类的许多人物穿着同一的外衣,算什么意思呢?

什么地方的木樨花开了。

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

小说的本质是作者所看出的意义,我们很能够明白了。没有这种意义的便不成其为小说。
可是还有一点必得注意,须是把这种意义含在故事中间的才是小说。什么叫做‘含’呢?一碗盐汤,看不出一颗盐来,呷一口尝尝,却是咸的,于是我们说盐味含在这碗汤里。小说的故事含着作者所看出的意义就像这样一碗汤。如果在故事之外,另行把意义说明,那就不是‘含’了。

叙事文好比照相,只须把景物照在上面就完事了;小说却是绘画,画面上的一切全由画家的意识、情感支配着的
原来在解放前,知识分子的境遇大多不怎么样,只是一群受损害的、自己无法掌握命运的可怜虫。

法制的细节

罗翔老师久闻大名,他的法制讲座有趣生动而真挚,网上大多数都是片段考点,我看过的完整的讲座应该是《性侵犯罪中的同意问题》,我曾经以为法律只是工具,但是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本身又是对道德伦理社会公义的探索。

本书中的罗翔老师又不像是侃侃而谈的段子手,而是一个充满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关怀、知识渊博的法学学者(这应该也是他的形象的一部分)。我很欣赏这样的学者,不仅有专业的见解,还有独立思考形成的三观。

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因此,这起案件的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生命的价值比较,而是必须践行尊重生命的道德规范。如果无视道德规则的指引,在法律中只是进行功利的价值比较,那么整个道德秩序可能崩溃,社会也会瓦解。

向死而生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无法找到一个为之而死的信念,我们也不可能拥有一种信念为之而生。

人世间并非黑白分明

第一,我们必须承认人们个体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有许多隐秘的事情我们并不知晓
因此个人对于正义的理解一定是片面的。凭借个体对正义的有限理解去匡扶正义很有可能出现可怕的后果。
第二,复杂的社会并不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有时善与善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但人是目的,不是纯粹的手段

正义的局限性,世界并不完美。

人类是有限的,所以人类所追逐的正义一定也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接受一个有缺陷的程序正义。当然我们要在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中寻找一种平衡,或者说我们是通过程序正义来追求实体正义

即便穆勒也坚决反对“自愿卖身为奴”这类契约的有效性,穆勒提醒人们:“自由原则不允许一个人有不要自由的自由,而允许一个人让渡自己的自由,也不是真正的自由。”
很多时候,我们对现实不满,转而在书籍中追求圆满。但这种圆满不可能是完全虚构的,头脑中任何的假设都是以现实世界的存在作为基础。也许对完美的追求就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出厂设置,每当我们遇到不完美,就会激活这种本能,在书籍中想象和营造一种完美。可是,想象毕竟只是想象,我们在书籍中获得的完美,在现实世界中依然不完美。当你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进书籍的沙土之中,这个世界并不真正变得完美。这种营造的美并不真实,而且带有强烈的虚伪和自我欺骗。

远藤周作在《沉默》一书中有一句话很扎心:“罪,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如盗窃、说谎。所谓罪,是指一个人通过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在那里的雪泥鸿爪。”
我们无知,所以我们读书,我们读书,所以越承认自己的无知。

斯蒂芬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如此清澈地洞察了根植于人道教的博爱是一种完全不容于自由的价值,可能酿成巨大的恶果:那些对人类怀着无私的爱,却对具体的人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他们会用自己对全人类的大爱,变成对具体人采取一切暴力行为的理由。正如斯蒂芬告诉我们的,传统并非一无是处,进步也不是永远正确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自认为万事皆知的人只是最大的愚昧,知识分子的傲慢不过是不学无术的另一种表达。

对人类的“大爱”和对某个人具体的爱。罗翔老师以卢梭为例,大爱天下的人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残忍无情。

因为我在爱人身上找到了一种抽象的爱。又因为这种抽象的爱,我要顺着爱的阶梯不断地往上爬,以使自己能够变得更好。
“1.灵魂与肉体,到底哪个更重要?
2.自足与缺乏,两者具有怎样的张力关系?
3.抽象和具象,哪个更值得去爱?”

真正的关系都需要投入时间,需要在芸芸众生中找到一种固定的关系。

如果你的爱是一种泛化的爱,有爱天下之人的大爱,但是你唯独没有对你身边的人的爱,那是一种虚伪的爱,一种自恋的爱,一种伪善的爱。

孤独的150个信念

松浦弥太郎的鸡汤刚上大学的时候很喜欢读,现在倒是不那么需要寻找共鸣了。

人与人的关系,并非天然生就,而是亲手栽培才能茁壮成长。

即便可能迷失方向,先自己思考看看吧

未知的才叫作未来

经历得越多,学习得越多,得到的对你而言贵重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可能在某一刻突然感到迷惘——“我是不是丢失了自己?”“我到底做了些什么?”——突然失去方向。筑起一处属于自己的“立足之本”吧!那是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无论何时、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能回去的地方

不妨先问问自己:这究竟是出于欲望还是愿望?如果答案不是愿望,那说不定只是出于贪心。怀着愿望做事是美好的,但贪心不也是人的特征之一,同样是一种可爱的情绪吗?这么看来,欲望说不定也是愿望的一种。

正视对方的眼睛。不管看法有多么大相径庭,在目光交接时进行语言交流,会让彼此都感受到尊重

相互渴求的爱让人彼此束缚,相互给予的爱让双方都获得自由

“我本来……”这种话,真心想要解决问题的人是不会说的

““顾虑”是个性的种子。

有些东西,羞于启齿,甚至想要遮掩起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顾虑”吧?但是,当你鼓起勇气直面它的时候,它也能够成为个性的种子。耻于自己的无知,才会想到去学习;不擅长人际交往,才会去锻炼交流的能力。别急着摆脱“顾虑”,它能够成为让自己奋发向上的动力。种下名为“顾虑”的种子,能收获一个成长的自己。”

尝试做一些“积极的自我否定”吧!“这里还有缺陷,这样改善的话能够变得更好”,去发现这样的地方吧。学会积极地自我否定,无论何时都能让自己重新开始,从零开始。

“诚恳地道歉。“这么亲密的关系,这点儿小事儿总无所谓吧?”这种想法无疑是一个误区。正是因为亲近,有些事才更不得不做。诚恳地道歉就是其中之一。把亲密当作娇纵,关系就容易变味。请直视对方的眼睛,诚恳地道歉吧”

提起勇气,放下无谓的尊严,卸掉这身铠甲吧!以赤诚的自己,去拥抱这个世界吧!从无谓的尊严中将自己解放出来,这时候,你将得到超越“自我”的自由。
长久来看,要让对方获得幸福,不应当通过给对方更强烈的喜悦,而应当细水长流,不是吗?

依赖让人迷失自我。朋友圈、兴趣圈、公司、家庭……人会因为自己找到归宿而感到安心。但如果沉浸于此,放弃属于自己的时间,就会对这种归属感产生依赖。过度依赖很可怕,它让人迷失自我。无论归属于什么群体,请给自己留一些属于私人的时间。

不能因为身心受到煎熬,就以“我身负伤痕”“我是痛苦的人”为由,将苦痛作为武器。要知道自己有苦痛,对方也有伤口。人,毕竟是独立而生的。
等待也是爱的表现。

爱,就是让对方活出自己的价值。不要束缚你爱的人,不要强迫他过你设定的人生。不要以爱的名义,去扭曲他的个性。如果你爱他,请让他闪耀出自己的光芒,帮助他在属于自己的辽阔天空里,悠然地飞翔。在他消沉的时候鼓励他,在有风雨的时候为他遮挡。就算要分隔两地,也请在心中为他祈祷,希望他能够永远保持自己的个性。所谓爱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我其实很久没有看小说的习惯了,所以面对长篇小说还是比较恐慌(害怕记不住人),但是这一篇读下来还是大概能够理清结构。

读完之后才发现作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201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读的时候想起了《百年孤独》还有《平凡的世界》这种,或者还有一点余华的《活着》,都是在描写苦难。

本来以为是架空场景,但是发现还是有现实背景(二战),可能这就是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后来这祷告逐渐变成了战争的画面——简单又乏味


这个世界与其他的人和动物的世界相似,是昏暗的,充满了痛苦,有如一个混浊的长满了浮萍的池塘。


“干吗我得躺在你的下面?我跟你是平等的。”她宁愿靠在一棵树上,或者靠在小酒店的木头墙上,她把裙子往自己背上一撩。她的屁股在黑暗中发亮,像一轮满月。”


她觉得自己小得就像一粒咖啡豆,正落入一个其大无比、宛如地主府邸般的磨子漏斗里。她滚进了黑暗的深渊,掉到正在转动的磨齿上。疼痛。她的身子在变成粉末。